比亞迪剛喊完「在一起」,長城 CTO 就表態(tài)要「先打一架」?
兩家曾卷入公開舉報事件的車企再生摩擦,這應該是車圈今日最熱門的話題了。
事情的來龍去脈,還要從 8 月 9 日晚,「比亞迪第 500 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的發(fā)布會說起。
當日,比亞迪在發(fā)布會場館外擺放了 13 臺新能源車,分別是蔚來 ES8、長城哈弗梟龍 MAX、奇瑞捷途大圣 i-DM、紅旗 E-HS9、極氪 X、小鵬 G6、理想 L9、比亞迪漢 EV、上汽飛凡 F7、東風嵐圖追光、長安深藍 SL03、廣汽昊鉑 GT、比亞迪海豹 DM-i。
13 臺車背后,是一句巨大的 Slogan :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
當晚發(fā)布會上,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追憶比亞迪 20 年發(fā)展史,細數曾經的艱難時刻,一度哽咽。他指出,「這是比亞迪造車的故事,也是中國品牌造車的縮影。」
而后,他由比亞迪的發(fā)展史延伸至中國汽車發(fā)展史,以具體可感的數字,來講述中國汽車的發(fā)展進程。
「從 2005 年到 2015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用了 10 年,滲透率才突破 1%;從 2016 年到 2019 年三年多的時間,提升到了 5%;從 2020 年起,中國新能源的滲透率連續(xù)兩年實現了翻倍增長,到今年的上半年,新能源的滲透率已經達到 32.4%?!?/span>
王傳福認為,屬于中國汽車的時代已經到來,「中國必將誕生一批世界級的品牌,我們都有機會成為令人尊敬的世界級的品牌。」
講出這句話時,他背后的大屏幕上,是一汽、東風、長安、吉利、比亞迪、蔚來、小鵬等諸多車企的 logo。
當晚,比亞迪汽車在微博上發(fā)布了一條以「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為主題的 VCR,其中歷數了中國汽車的發(fā)展史。
發(fā)布會結束后不久,理想 CEO 李想當即轉發(fā)視頻,「大好時代,一路同行」。
隨后,小鵬何小鵬、蔚來李斌都相繼轉發(fā)了這條視頻。何小鵬表示,「團結才是質量」;李斌也稱,「中國汽車,一起加電!」
他們之外,還有大批車企官博下場,轉發(fā)視頻,為中國汽車點贊。嵐圖、深藍、奇瑞、埃安、昊鉑、合創(chuàng)、一汽紅旗......不勝枚舉。
截至目前,這條視頻已獲 2.3 萬轉發(fā),1600+ 評論及 3.3 萬點贊,可以看出,它確實感動到了不少人,情緒拉得很滿。
但也有人注意到,自始至終,有一家車企,從官博到高管個人博,都沒有人站出來,跟大流一起點贊比亞迪。
就在其樂融融之際,不一樣的聲音出現了。
今早,長城汽車 CTO 王遠力在個人微博轉發(fā)了一條相關文章,并給出了自己的態(tài)度,博文開頭就是:「在這樣嚴峻的時刻,中國汽車怎么在一起?」
事實上,不止這句開頭,王遠力這條短短兩百字不到的微博,每一句都非常之直接、尖銳。
「我們不要被裹挾著在一起,我們不要“我跟你談法律,你跟我談感情”的在一起?!?/span>
「如果只是口頭上強調在一起,那一定是嘴上蜜糖,內心砒霜,那還不如先打一架再在一起吧?!?/span>
相比「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這句話傳遞出來的滾燙的、頗具感染力的情緒價值,王遠力的表態(tài),是對車企之間共生與競爭關系的另一種思考。
怎么理解尖銳態(tài)度之下的具體內容?這需要細看一下他所轉發(fā)的這篇文章,它的標題是「賈可:什么才是中國汽車在一起的正確姿勢」。
這篇文章發(fā)表于今天早上 7 點,在短短兩個小時后,就藉由王遠力的微博,掀起了整個車圈的軒然大波。
文章指出,中國汽車還是處于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階段。雖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已經進入了世界汽車的第一陣營,但這種地位并不穩(wěn)固,稍有不慎,仍可能滿盤皆輸。
針對標題中「什么才是中國汽車在一起的正確姿勢」的發(fā)問,作者也在文內給出了答案:
「只有和優(yōu)秀的時代動力在一起,只有和自己心服口服的在一起,只有這樣的在一起,才是能成就真正中國汽車的在一起,否則只能是虛幻的在一起。那樣的在一起,就是費厄潑賴的緩行,只會導致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那樣的在一起,就不是格局打開,而是同歸于盡;那樣的在一起,不過是不能相互成就的同床異夢,誰會要這樣的在一起?」
有意思的是相似觀點引發(fā)的對立情緒。
我們看到,雖然王遠力的微博正文和原文章表達了同樣觀點,但原文章的評論區(qū)大多是支持的聲音:
「讓市場的歸市場,技術的歸技術,情懷的歸情懷,商業(yè)的歸商業(yè)?!?/span>
「中國汽車工業(yè)不需要裹挾輿論,談法律就實事求是,想談感情就真情實意?!?/span>
「用民族情結的宏大敘事來掩蓋內心蒼白。」
而在王遠力的微博下,評論區(qū)則是幾乎一片倒的嘲諷。
「你們就這點格局,銷量差是有原因的」
「打一架?請問長城拿什么跟比亞迪打?」
「牛逼,中國車繼續(xù)內訌!」
......
這樣的對立,還牽扯出舊事。
論及長城與比亞迪兩家車企,相信不少人都了解雙方此前的矛盾,長城汽車曾公開舉報比亞迪常壓油箱污染物排放不達標。就在今晚,王遠力再次發(fā)博回應此次事件,重申態(tài)度的同時,也直接挑明了此事。
「2023 年 6 月 25 日,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已就長城汽車 4 月 11 日向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工業(yè)和信息化部舉報比亞迪秦 PLUS DM-i、比亞迪宋 PLUS DM-i 采用常壓油箱涉嫌整車蒸發(fā)污染物排放不達標的問題,展開聯合調查,讓我們拭目以待!」
矛盾直接攤開來,反而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這一條微博的評論區(qū),氛圍和上午截然相反。
「情是情,法是法;先守法,再講情」
「我期望看到的國內汽車市場,首先絕不能是一團和氣,那樣必然演變成沆瀣一氣,吃虧的只能是消費者」
「做好本分,再講情分。企業(yè)應在堅守底線的基礎上向上發(fā)展?!?/span>
不過,也有聲音指出,「王總有沒有思考過,新能源車銷量遠遠落后于同行深層次問題?」
這條評論其實還比較溫和,早在上一條王遠力被炮轟的微博時,不少評論都傳達出了類似的意思,「你們就這點格局,銷量差是有原因的」。
汽車博主 @ 德鹵愛開車 也注意到了這點,「大家似乎都喜歡用賣的好,去倒推,感覺做的所有事就是正確的,比如電影《孤注一擲》里面反派的賺錢方法,確實很賺錢也賺到很多錢,這是不是意味著大家都去干呢?」
這背后又藏著效果主義與過程主義之思辨。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也很引人深思,大家怎么看?
回到矛盾原點,著眼中國汽車的長足發(fā)展,到底是要「在一起」,還是「先打一架」?
在高度內卷的車圈,關于情懷、價值觀和競爭,究竟有沒有所謂的「正解」?
歡迎在評論區(qū)留下你的看法。
(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kol/20805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