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在博世中國2022年度新聞發(fā)布會上,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針對復工復產、芯片供應、中國市場策略等相關問題,一一作出回應。
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博士在博世中國2022年度新聞發(fā)布會上;圖片來源:博世
“5月產能肯定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一輛車差一個零件可能就沒法生產。
在回答媒體問題的過程中,陳玉東多次提到博世的“保供任務很重”。
他指出,在中國市場,博世20%是ToC業(yè)務,80%是ToB業(yè)務,而ToB業(yè)務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保供,保障主機廠不要停線。
“這里面有一個放大效應。如果公司是ToC,少生產一臺冰箱,可能就是少掉1萬塊錢的銷售額,但如果公司是做ToB的汽車零部件,少生產一個1千塊錢的汽車零部件,放大到汽車廠,就可能導致少生產一臺10萬塊錢甚至50萬塊錢的車,它帶來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對于我們這類ToB的供應商來說,竭力保供是重中之重?!?/p>
陳玉東表示:“我們做了非常多的防護,也通過員工駐廠來保證供應,我們所有的工廠基本上都做到了閉環(huán)生產,為保供也是不惜血本,包括用巨貴的物流、巨貴的零件等等,為了保供大家可以說是竭盡全力了?!?/p>
閉環(huán)管理期間上海華域工廠員工操作AGV;圖片來源:博世
不過即便如此,目前由于疫情的持續(xù)發(fā)展和物流因素,博世在中國各地的生產仍面臨著不同程度的原材料供應短缺,從而產能有所限制。
眾所周知,近期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上海市經信委已經發(fā)布了兩批復工復產“白名單”,約涉及到2000多家企業(yè)。陳玉東表示,博世和博世的一級供應商大都在“白名單”里,但博世供應商的供應商卻不一定在“白名單”中,這樣他們就無法復工,而供應鏈不能形成鏈,最終是無法生產出產品。
“我們有一家涂層供應商,這家公司在上海,規(guī)模又特別小,這種情況下是難以復工的,但這家供應商不復工,就會影響了整個鏈條的生產。后期我們也是通過各種協(xié)調才幫助這家公司實現(xiàn)了復工。”
據(jù)悉,博世的直接供應商約有40多家,間接供應商有上百家。目前,博世的直接供應商中已經有30多家實現(xiàn)復工復產,其余的直接供應商正在陸續(xù)復工之中。
“目前來講,他們這些工廠只是產能不足,沒有把我們完全弄停。可能我們要一百,他們能提供五六十,這就造成我們蘇州工廠、無錫工廠、上海工廠斷斷續(xù)續(xù),不可能產出100%?!?/p>
陳玉東透露,目前博世復工復產后的產出能力大概在30%-75%之間,各個產品和各個工廠的情況不一樣,很難完全講清楚復產的比例?!拔覀兊墓S沒有完全斷線,但肯定是產出不足的,5月,我們是肯定滿足不了市場需求的。但是供應鏈當中的各個伙伴,我們都做了最大的努力?!?/p>
“5月的芯片供應情況不樂觀”
一直以來緊缺的芯片供應問題目前仍沒有緩解。在上海疫情之下,芯片供應的壓力也在進一步擴大。
陳玉東坦言,目前的芯片供應沒有恢復到芯片危機之前的狀態(tài),現(xiàn)在尤其是這個月,芯片還是供不應求。至于原因,其一是接二連三的“黑天鵝”事件影響了芯片的供應;其二是芯片的需求增多,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汽車芯片的需求量在不斷提升;此外其他產業(yè)也在和汽車產業(yè)搶產能。
陳玉東表示:“3-4月,因為疫情的原因,主機廠‘催芯片’的節(jié)奏緩了一些,但進入5月之后,主機廠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催芯片’。坦白來說,5月的芯片供應情況不會樂觀,整個芯片供應情況會很艱難?!?/p>
而與其他汽車零部件一樣,芯片作為汽車的零部件之一也具有“放大效應”。
陳玉東表示:“一片10塊錢的芯片,通過我們的ECU可能會放大到幾百塊錢的產品上,進而可能會導致10萬-50萬塊錢的汽車不能下線。尤其像我們的ESP產品,它是相關安全的,是不能缺陷下線的。”
據(jù)其透露,為保障芯片供應,博世做了多方面的努力。
一方面,作為芯片供應商,博世正在積極擴產。例如在今年2月,博世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為了應對全球持續(xù)的芯片短缺,該公司將再投資2.5億歐元(合2.825億美元),擴建德國羅伊特林根(Reutlingen)工廠的芯片生產設施。據(jù)悉,羅伊特林根工廠的進一步擴建將主要滿足汽車和消費行業(yè)對MEMS和碳化硅功率半導體日益增長的需求。
圖片來源:博世
另一方面,博世也需要向外采購芯片?!拔覀兠磕戤a出的ECU量是非常巨大的,每個ECU里面有非常多的芯片,因為芯片的短缺可能會影響到很多主機廠的生產?!瓣愑駯|表示,博世一直在積極保供,“只要是芯片從封測廠一出來,我們物流等相關團隊就會不計成本地將其運輸?shù)轿覀儑鴥鹊墓S,并迅速轉化成控制器等產品來供給客戶。我們的客戶也是蹲守在我們蘇州工廠和上海工廠,希望這些產品能夠迅速地運輸出去?!?/p>
他還指出,半導體產業(yè)是極為全球化的產業(yè)之一,“我們希望全球的半導體供應鏈能夠更加多地在國內國產化,我們呼吁大家能夠到中國來做這些車規(guī)級的芯片,因為車規(guī)級的芯片通常制程不是太高,一般都是48納米以上的需求。”
此外,被問及“為緩解芯片供應壓力,博世是否會采用國產芯片廠商的產品?”時,陳玉東表示,“肯定會,我們有專業(yè)的團隊一直在跟蹤,有些會首選國產的芯片,能用我們肯定用。不過一些高精尖的產品,尤其是我們ESP、EPS產品的關鍵芯片,因為是博世參與設計,短期還沒辦法替代?!?/p>
“總之,希望芯片供應今年下半年能有好轉,明年能夠有根本的好轉?!标愑駯|如此表達了自己的預期。
“博世會堅定不移在中國”
4月下旬,有關“安森美外遷”的消息引起了行業(yè)轟動,盡管安森美隨后否認了外遷且已正式復工,但這并沒有消除業(yè)界對于外資企業(yè)可能暫緩在華投資或進行產能轉移的擔憂。
那么,博世是否會因此次疫情影響而調整在中國的策略呢?
陳玉東直言,博世不是把中國作為制造中心來服務全球其他市場的,而是把中國市場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來深耕,“中國這么好的市場在這里,我們肯定是需要擁抱這樣一個市場,擁抱這個市場的需求,所以我們會堅定不移在這里。”
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博世在華業(yè)績保持增長,銷售額達到約1286億人民幣(約169億歐元),較2020年同比增長9.6%,并創(chuàng)下在華銷售額新高。在陳玉東看來,這便有賴于博世在華長期堅持本土化戰(zhàn)略,持續(xù)投資和加強本土研發(fā)能力建設。
據(jù)悉,近十年來,博世累計在中國市場的投入超過500億人民幣。在汽車領域,僅以博世智能駕駛與控制事業(yè)部為例,其中國區(qū)員工總數(shù)已超過1200人,其中研發(fā)人員占比近88%,分布于上海、蘇州兩地的研發(fā)中心。在2021年,該研發(fā)團隊人員規(guī)模同比增長超過23%,聚焦智能座艙、輔助與自動駕駛兩大技術領域。
而總體來看,2021年博世中國員工增長近3000人,其中約1/3增長來自研發(fā)人員,主要涉及自動駕駛、軟件服務和汽車工程等領域,這對開發(fā)符合本土需求的創(chuàng)新產品和為客戶提供靈活的響應至關重要。陳玉東表示:“今年我們將新增超過4000個崗位,為本土人才提供廣闊的創(chuàng)新和具有全球視野的發(fā)展平臺?!?/p>
博世強化本土研發(fā)團隊;圖片來源:博世
在博世中國2022年度新聞發(fā)布會上,博世集團董事會主席史蒂凡·哈通博士亦表示:“中國繼續(xù)保持博世集團最大的單一市場。長期而言,博世將繼續(xù)堅持本土化發(fā)展,積極布局包括電氣化、氫能、燃料電池、人工智能和物聯(lián)網技術創(chuàng)新等戰(zhàn)略重點領域?!?/p>
“整體車市增速+5%是奮斗目標”
正如前文所說,盡管面臨嚴峻的市場環(huán)境,2021年博世在華業(yè)績仍保持穩(wěn)健增長。
不過從2022年來看,博世所面臨的挑戰(zhàn)增多,疫情反復、芯片短缺和供應鏈壓力仍將持續(xù),同時伴隨著原材料、能源和物流價格上漲所帶來的成本壓力。
博世在其官方新聞稿中指出,2022年的開端充滿挑戰(zhàn),博世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從而很難對今年未來的整體表現(xiàn)作出準確的預期。
陳玉東在回答媒體提問時則表示,目前來看,今年博世有信心在中國市場保持微增長,但要同比超過10%,還比較難。“我們追求的目標是,滿足客戶需求的情況下,一定要快于行業(yè)的平均增長率。整體車市的增長率加上5%,就是我奮斗的目標?!?/p>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Mina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news/qiye/174772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medic-health.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