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汽車電子芯片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擎科技”)舉辦“龍鷹一號”量產發(fā)布會,正式宣布中國首款7納米車規(guī)級SoC芯片“龍鷹一號”的量產和供貨。蓋世汽車從此次發(fā)布會上了解到,搭載“龍鷹一號”的多款國產車型將于今年中期開始陸續(xù)面市。
圖片來源:芯擎科技
國產高端車規(guī)級芯片迎突破
“龍鷹一號”的量產,意味著國產高端汽車芯片迎來新的突破。按照芯擎科技的說法,“龍鷹一號”開辟了國產高算力車規(guī)級SoC的先河,在產品設計、工藝和性能方面對標目前國際市場最先進的產品。
據官方資料,“龍鷹一號” 采用行業(yè)領先的多核異構架構設計。高性能算力集群,擁有8核CPU、14核GPU,以及8 TOPS AI算力的獨立NPU,可支持豐富的智能駕駛功能開發(fā),可為智能座艙計算平臺提供高算力基礎。
同時,其強大的音視頻處理能力最多可支持7屏高清畫面輸出和12路視頻信號接入,并在行業(yè)內率先配備了雙HiFi 5 DSP處理器。“龍鷹一號”還內置獨立的功能安全島、信息安全島,不同的處理器集群獨立服務于不同的功能域,滿足ASIL-B等級的系統(tǒng)安全功能,極大程度提高了系統(tǒng)的實時性、安全性以及數據隱私。
圖片來源:芯擎科技
芯擎科技董事兼CEO汪凱表示,憑借高性能、低功耗、高集成度的優(yōu)異特性,“龍鷹一號”可支持多維度的成熟應用和單芯片艙泊一體解決方案,為智能座艙應用提供了全方位的算力支撐。
搭載“龍鷹一號”的中國知名車企工程樣車在本次發(fā)布會上亮相,從中也可以看到,在高性能異構計算架構之下,其可支持多維度和多視角的人機交互,提供更佳的座艙應用體驗。
業(yè)界周知,芯片國產化在智能汽車發(fā)展浪潮中的戰(zhàn)略意義不言而喻。芯擎科技特別強調,“龍鷹一號”內置符合國密算法的信息安全引擎,可滿足中國市場對車規(guī)級芯片的高安全性和可靠性需求,為汽車的信息安全保駕護航。
圖片來源:芯擎科技
據悉,芯擎科技已取得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ISO26262 ASIL-D等級功能安全流程認證,標志著芯擎科技在汽車功能安全流程方面已經達到國際一流開發(fā)體系標準。與此同時,“龍鷹一號”已通過AEC-Q100可性驗證及ISO26262功能安全品認證。
值得關注的是,“龍鷹一號”不僅可以用于智能座艙。據此前消息,該芯片也可進一步用于L1、L2輔助駕駛。此次芯擎科技也明確指出,“龍鷹一號”有著廣泛的應用場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主要覆蓋三大關鍵領域:智能座艙、輔助駕駛以及工業(yè)市場。
此外芯擎科技透露,其著眼于產品的代和升級并進行前瞻性布局,加快新產品的研發(fā)及產業(yè)化,正在研發(fā)的產品包括下一代智能座艙芯片、自動駕駛芯片和車載中央處理器芯片,未來還有多款新品進行流片面市。
量產進程將持續(xù)加快
在過去的三年多時間里,芯擎科技完成了“龍鷹一號”從研發(fā)到流片,再到嚴格的測試和驗證,并順利實現量產和出貨。
節(jié)奏如此之快,自然要有研發(fā)實力的支撐。芯擎科技表示,其創(chuàng)新實力源于具備國際化戰(zhàn)略視野的管理團隊,和兼具傳統(tǒng)汽車處理器芯片和高端服務器芯片開發(fā)與成功流片經驗的研發(fā)團隊,能夠完整提供從傳統(tǒng)汽車電子架構到下一代智能網聯汽車電子架構中的全部核心處理器芯片。截止目前,公司已獲得超過40項發(fā)明專利。
與此同時也得益于充足的資金支持,以及與吉利、億咖通科技等諸多合作伙伴的通力合作。
今年2月,芯擎科技宣布,其已于2022年四季度順利完成總額近5億元的A+輪融資。參與本輪融資的投資機構包括泰達科投、海爾資本、浦銀國際、武漢創(chuàng)新投、桐曦資本,以及現有股東國盛資本、越秀產業(yè)基金和嘉御資本等再次加注。
據悉,本輪所融資金將用于芯擎科技現有成熟產品的量產供貨,以及產品迭代相關的研發(fā)、流片和量產市場投放。汪凱當時表示,本輪融資完成,對于保持和提升芯擎科技在先進技術、品質、市場和服務方面的競爭優(yōu)勢,加速“龍鷹一號”在多款量產車型上的部署,打造完整產品體系至關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芯擎科技在2022年度內實現的第三輪融資。
該年7月,芯擎科技宣布完成近十億元A輪融資。據悉,本輪融資資金計劃用于現有產品的批量供貨以及下一階段車規(guī)級、高算力車芯的研發(fā)和部署。值得注意的是,芯擎科技本輪融資覆蓋汽車、半導體全產業(yè)鏈資本,由紅杉中國領投,東軟資本、博世旗下博原資本、中芯聚源、嘉御資本、國盛資本、弘卓資本、沄柏資本、越秀產業(yè)基金、工銀國際等跟投參與。
圖片來源:芯擎科技
此前3月,芯擎科技獲得一汽集團數億元戰(zhàn)略投資,用于更先進芯片的研發(fā)和部署。據悉,雙方將在車規(guī)級、高算力芯片領域展開合作,提升一汽集團旗下品牌汽車在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等領域的自主創(chuàng)新,共同推進汽車芯片國產化進程。
由此也可看到,芯擎科技并非單打獨斗。事實上,芯擎科技正在持續(xù)拓展與海內外汽車品牌、零部件供應商,以及生態(tài)伙伴的合作。
就在今年2月,億咖通科技與芯擎科技共同宣布,將與中國一汽深化戰(zhàn)略合作,聯合研發(fā)基于“龍鷹一號”芯片打造的智能座艙平臺。
基于“龍鷹一號”芯片的億咖通科技自研硬件計算模組;圖片來源:億咖通科技
具體來看,中國一汽將基于嵌入了芯擎科技7納米制程車規(guī)級芯片“龍鷹一號”的億咖通科技高性能智能座艙計算平臺,與億咖通科技共同打造下一代智能座艙。預計將有兩款搭載該智能座艙計算平臺的一汽紅旗品牌車型在2023年下半年量產。
前文提到,搭載“龍鷹一號”的多款國產車型將于今年中期開始陸續(xù)面市。結合相關消息,“龍鷹一號”將首發(fā)吉利主力車型,且接下來吉利旗下的熱門車型,包括領克在內的子品牌都會搭載芯擎科技的芯片。而很明顯,基于相關合作的展開,“龍鷹一號”的適配和部署正進一步加快,且不僅僅應用于吉利旗下車型。
或許也正因如此,芯擎科技定下了看起來有些激進的量產規(guī)劃。汪凱此前透露,“龍鷹一號”2022年的量產規(guī)劃為50萬片,2023年100萬片,計劃實現年年翻番。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解全敏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news/qiye/198715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medic-health.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