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國內無人駕駛領域又有新動作:北汽跟百度合作了;百度無人車要上路了;富士康騰訊傳聞跑路了;谷歌有重大進展了;京東的無人車團隊又擴招了……
今年9初,京東集團曾對外宣布,其自主研發(fā)的無人配送車已經(jīng)進入道路測試階段,10月份即將開始試運營,明年有望進行大規(guī)模商用。主要用來為城市環(huán)境下辦公樓、小區(qū)便利店等訂單集中場所進行批量送貨,節(jié)省人力花費。
京東物流體系的重資產一直被馬云明嘲暗諷,因為它不如阿里的輕資產來的誘人。強東歐巴雖然咬牙堅持,但顯然心里動了改變現(xiàn)狀的小九九。當載人的Uber 都想淘汰司機,實現(xiàn)無人駕駛突破時,載物的京東顯然也覺得司機和配送員是時候得到“解放”了。
當時,京東為其無人車設計了整套流程:6個不同大小的載貨艙、具備路徑規(guī)劃、智能避障、車道保持、智能跟隨等功能;遇到障礙物可以自動啟停;連紅綠燈都能自覺辨識,到達目的地后會通過京東APP、短信等方式通知用戶收貨。妥妥的黑科技~~
但隨后,京東快遞無人車疑抄襲同行90%以上的消息放出,去年2月份,國外紐約開始交付一種6輪送貨機器人Starship,通過3G技術自動巡航到客戶家中,速度3公里/小時,一般不到30分鐘就能從當?shù)爻兴拓浀郊摇R坏┯腥嗽噲D搶走它時,它會及時通知監(jiān)控人員,并拍下小偷的照片,感覺萌萌噠~~而且,長這樣:
BAT近來也動作不小。就在百度無人駕駛如火如荼、四處建立親切友好伙伴關系的時候,去年下半年,騰訊也成立了自動駕駛實驗室,阿里雖然尚未像樂視那樣“全情投入”,但與上汽的深度合作表明其仍然不會放棄這么大塊蛋糕。
雖然馬云談無人機送快遞時揶揄到:“更應想想怎么把貨送到火星”。但事實上,京東無人車上路的可能性還是相當大的。畢竟跟生命相比,送貨的試錯率還是允許的,京東想在無人車上趕超BAT,這個機會難能可貴。
因為就目前看來,BAT的無人駕駛雖然炒的沸沸揚揚,但對于“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的無人駕駛來說,就算做到99.99%仍然不敢掉以輕心,更不用說現(xiàn)在的短板還備受詬病。
放眼全球,曾一度以“無人駕駛”標榜的特斯拉雖然在技術、產品上遠遠領先,但仍然在流年不利后乖乖重拾自動駕駛標簽。2016年12月31日,馬斯克在Twitter上發(fā)文,表示已開始將旗下汽車搭載的無人駕駛系統(tǒng)由第1代Autopilot升級為 Autopilot2.0,為實現(xiàn)完全自動駕駛鋪路。但媒體與業(yè)內人士卻早已從內心屏蔽,以更保守的心態(tài)面對馬斯克的自信了。
而2017CES雖然成為了自動駕駛的盛宴,但各家產品仍然停留在概念、輔助、雛形的階段,真正商業(yè)化的運作遠未可知。
因此,從無人駕駛送貨車、掃地車、播種機等固定用途、特定場合出發(fā)的無人駕駛無疑會率先實現(xiàn),而那些立志推出無人駕駛上路汽車的企業(yè),在量產之前不妨先親身體驗下,消費者其實并不介意多等它幾年。
來源:汽車智能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news/qiye/48402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智能,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www.medic-health.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