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驀然認知·萬物賦聲”,這家初創(chuàng)公司的slogan有點文藝。
12月20日,驀然認知“萬物賦聲”全球首次發(fā)布會在北京召開。驀然認知CEO戴帥湘認為,在全新的AI歷史機遇下,驀然認知要主動承擔起兩個使命:通過一系列AI核心技術讓機器更好地認識世界;利用AI創(chuàng)造更自然、高效的交互方式,助力傳統(tǒng)產業(yè)智能化升級。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我們之所以叫‘驀然’,和‘百度’是有關系的。百度是搜素引擎,搜索一個東西你自己挑選,而我們做的是決策引擎,幫你找到信息并篩選出來,”戴帥湘說,“決策引擎可以通過對話的方式和人交互,任何設備都可以互相連接起來?!?/p>
創(chuàng)業(yè)前,戴帥湘曾任百度主任架構師、百度Query理解方向負責人,獲得過百度語義技術的最高獎。2016年5月,他選擇離職創(chuàng)業(yè),驀然認知是他從大公司離開后,為實現(xiàn)語音交互真正落地而開拓的一片新天地。
經過研發(fā)團隊共同努力,驀然認知推出“信號處理+語音識別+語義理解+服務自動對接”的智能交互及決策引擎Mor,驅動設備與人交流近而逐步智能化。交互方式的變化使得整個應用形態(tài)也發(fā)生了變化,對此,驀然認知提出“對話即應用”的產品理念。在未來IoT時代,語音交互將跨越軟件及硬件的邊界,應用于不同場景和不同設備,驀然認知將用戶常用的應用及服務置入智能決策引擎Mor,借助Mor,用戶將不再需要安裝任何的應用,未來所有的服務都只需要語音對話來觸發(fā)。
為了給用戶帶來更好的交互和產品體驗,驀然認知使語音對話交互具備多輪對話、多場景融合、多設備關聯(lián)、多服務閉環(huán)的產品優(yōu)勢,以及類人對話、自動服務對接、通用對話模型、個性化精準推薦等技術優(yōu)勢。
聯(lián)網為設備智能化提供了必要條件,語音對話的交互方式為設備帶來的革命性發(fā)展,以電視為智能中心的家居場景和以車機為智能中心的出行場景,將會是智能硬件發(fā)展最重要的兩個部分,而智能出行正是筆者所關注的。
如果說語音識別是感知智能的化,那么驀然認知要做的就是認知智能。
驀然認知的Mor引擎對標的是Alexa這類語音助手,但與Alexa不同的是Mor目前主要專注于中文語義理解上,是一款面向B端、主打語音交互和決策的引擎。將Mor引擎的SDK跟汽車進行連接后,它就可以幫用戶實現(xiàn)導航、訂外賣、訂機票等功能。由于這些任務通常非一句話所能完成,所以這就需要 Mor 能根據(jù)不同場景的上下文來實現(xiàn)語言理解和多輪對話,不斷修改需求,直至完成任務。而其難點就在于多輪對話的語義理解上。多輪對話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在單輪對話的基礎上引入了上下文,因此它當前的狀態(tài)不僅取決于上文,而且還可能取決于上上文或者更遠的上文。
場景演示
Q:小驀,現(xiàn)在去公司堵不堵?
A:[展示路徑規(guī)劃] (需要提前寫入公司地址)
Q:中途去一趟附近星巴克。
A:[增加中間點—星巴克咖啡(北京金碼大廈店),重新規(guī)劃路徑]
Q:把路線發(fā)送到車機
A:好的,已將路線發(fā)送至車機
通過Mor,人機可以實現(xiàn)自然語言的多輪對話,這在處理復雜任務的時候尤其重要。它讓語音交互不僅僅是指令控制的單向交互,而是讓語音可以真正地落地用戶的剛性需求。像差旅出行這樣的復雜任務中,在滿足用戶需求的前提下,Mor完成了最優(yōu)的決策:以用戶的歷史行為為參考,為用戶推薦最優(yōu)的行程規(guī)劃。
在中國,做智能語音交互系統(tǒng)的公司有很多,科大訊發(fā)、思必馳,還有驀然認知。而對于驀然認知的定位及未來發(fā)展,戴帥湘有清晰的認識。目前,驀然認知主要提供以軟件為主的解決方案,但最后輸出的產品一定是軟硬件一體的,技術形成的壁壘終歸會被時間打破,唯有與傳統(tǒng)產業(yè)結合,將技術落地產品,才能幫助驀然認知走得更遠。
不久前,驀然認知曾為某國際知名豪華汽車品牌提供智能語音交互系統(tǒng)。除了提供軟件方案,驀然認知也在研發(fā)一款軟硬件結合的前裝車機產品,只是產品形態(tài)暫時還處于保密狀態(tài)。年底,驀然認知在上海建立的研發(fā)中心,全力推動旗下產品進入主機廠前裝名單。
技術終將平庸,在技術的基礎上做出完整的產品和平臺才是驀然認知眼中的盈利模式。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阿彌諾斯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news/qiye/59993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medic-health.cn)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