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繼推出Model S、Model X兩款車型的特斯拉,如何收回高投入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好在,“走量”車型Model3有望成為特斯拉的“回本”利器。然而,產能瓶頸導致的延期交車,成為特斯拉面臨的一道坎。
近日,據CNBC報道,多名特斯拉員工稱,特斯拉超級工廠生產Model 3電池的部分工作仍然由手工完成。同時,特斯拉不得不從電池供應商——松下“借用”大量員工,幫助完成手工組裝任務。事實上,從特斯拉Model S開始,隨著新車訂單的不斷增長,特斯拉就一直面臨著產能不足帶來的交付難題。而在相比Model S售價低一半的Model 3推出后,目前接近50萬張的訂單量已經壓得特斯拉超級工廠有些喘不過氣。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Model 3的周產量降為約2500輛,而這僅是原計劃產量目標的一半。
作為一家汽車制造領域的新生力量,特斯拉為行業(yè)注入了新的造車理念和方式。而Model 3能否成功,也將完成特斯拉從小眾車輛制造商向大規(guī)模生產廠商的轉變,并打破傳統(tǒng)車輛制造行業(yè)的發(fā)展規(guī)律。然而,Model 3的產能瓶頸,不僅為特斯拉的盈利前景蒙上陰影,也給了傳統(tǒng)車企再次超越的機會。
目前,全球純電動汽車市場份額還不到1%。但是,據預測,隨著電池成本的逐漸降低,以及共享出行領域投放純電動汽車數量的增多等,到2030年,全球純電動汽車市場份額將提升至14%。事實上,眾多傳統(tǒng)車企已經準備全面發(fā)力新能源車市場。今年,主打電動高性能的SUV車型——捷豹I-PACE有望投放市場。該車型百公里加速時間僅為4秒左右,單次充電續(xù)航里程超過500公里,快充90分鐘便能達到80%的電量。明年,奧迪e-tron quattro量產版和奔馳EQ C也有望進入市場銷售,續(xù)航里程也將超過500公里。此外,通用汽車也計劃2023年前推出至少20款電池電動車。
應該說,特斯拉在內部對抗產能瓶頸的同時,外部正在面臨傳統(tǒng)車企的挑戰(zhàn)。與特斯拉相比,傳統(tǒng)車企擁有規(guī)?;a能力,即便出現產能瓶頸,也能通過強大的整合能力進行化解。同時,成熟的銷售網絡、更大的市場覆蓋率,也是特斯拉所不具備的。當然,特斯拉正在想辦法努力走出“產能地獄”,但真正走出時,面對的競爭格局又將怎樣?
來源: 北京商報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news/qiye/61903
以上內容轉載自 北京商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medic-health.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