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認為,人均GDP超過4萬美金的國家采用無人駕駛技術,是更為合理的,因為它能顯著減少昂貴的勞動力成本,市場需求更大。”PerceptIn創(chuàng)始人兼CEO劉少山對36氪表示。
深圳普思英察科技有限公司(PerceptIn)成立于2016年8月,總部在深圳,主要研發(fā)以視覺為主的低速無人駕駛技術方案,產品包括 DragonFly+無人駕駛FPGA計算平臺、DragonFly Pod無人駕駛園區(qū)車、DragonFly Bus無人駕駛觀光車等。
劉少山是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計算機工程專業(yè)博士,研究方向包括智能感知計算、系統(tǒng)軟件和體系結構,曾在百度硅谷研發(fā)院擔任高級架構師,研發(fā)無人車項目的操作系統(tǒng)和硬件交互。
劉少山告訴36氪,PerceptIn的業(yè)務重心是海外市場,目前已經在美國、日本和歐洲等市場落地幾十臺自動駕駛園區(qū)車和觀光車,可以實現(xiàn)去掉安全員和駕駛員的L4級自動駕駛,車型包括8座和2座,今年計劃在日本和美國落地100臺以上的無人車。
之所以能做到低成本,是因為Perceptln采用了以視覺為主的傳感器融合方案,其傳感器配置包括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 GPS和攝像頭,沒有激光雷達。劉少山表示,車速小于20英里/小時的無人車行駛所需要的感知距離較短,以視覺為主的方案已經可以處理眾多復雜場景,而且,不需要提前繪制高精地圖,只需基于現(xiàn)有的電子地圖進行路線標注和部署,半天即可完成。
此外,劉少山提到,他們落地的場景大多是地廣人稀的小城市,超過5英里的出行服務已經由Uber和Lyft等公司提供,小于1英里的出行服務可以通過共享單車和滑板車解決,而占據(jù)60%份額的1-5英里出行服務尚有空缺,即使政府的公交系統(tǒng)也難以覆蓋,且雇傭司機的成本高昂。這正好成為Perceptln無人駕駛方案的切入點。
2019年,Perceptln向美國普渡大學、印第安納州Columbus市、中國西安智慧房地產項目、日本福岡市提供了無人駕駛園區(qū)車方案,還向美國華納影城、日本奈良市世界文化遺產平城宮跡提供了無人駕駛觀光車方案。同時,PerceptIn中標了美國印第安納州Fishers市城市交通方案、瑞士Freiburg市校園無人駕駛園區(qū)車方案、日本濱松市無人駕駛城市交通方案。
2020年1月, PerceptIn與日本軟銀集團旗下的自動駕駛出行運營公司SoftBank Drive建立了戰(zhàn)略合作,將接入后者的運營平臺。而在美國,Perceptln也正在與汽車工程解決方案公司LHP合作,為客戶共同提供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PerceptIn曾獲得華登國際領投的天使輪融資、經緯中國領投的A輪融資、三星(Samsung Ventures)的A+輪投資。
來源:36氪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news/shichang/117356
以上內容轉載自36氪,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medic-health.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