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內,蔚來汽車、理想汽車成功在美國上市,小鵬汽車也于近日向紐交所提交IPO文件,擬募資5億美金。顯然,相比傳統(tǒng)車企謀劃多年的上市路,造車新勢力上市敲鐘的步伐真是不一般的快。為何造車新勢力都熱衷于跑步上市?上市對于造車新勢力真是有百利而無一弊嗎?
新勢力三強的跑步上市路
上市對于任何一家公司而言,都是里程碑一樣的事件。對于傳統(tǒng)車企來說,上市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強悍如廣汽集團,當年也是通過收購已上市的湖南長豐汽車來借殼上市的。再看看一汽集團,由于同業(yè)競爭問題,至今未能登陸國內資本市場。但對于蔚來、威馬、小鵬這樣的造車新勢力來說,情況卻似乎不是這樣。
2014年,李斌創(chuàng)立蔚來汽車。2017年12月,蔚來ES8上市。2018年9月,蔚來在美國上市。從成立到上市,滿打滿算不過4年。
至于理想汽車的情況也差不多。2019年4月,理想汽車首款車開賣。2020年7月3日,李想帶領這家新勢力在美國上市。
相比之下,小鵬汽車的上市之路反而是最慢的。2017年10月,小鵬汽車首款車上市。2020年8月,李小鵬才提交在美上市IPO文件。
用最簡單的話來說,造車新勢力忙于上市,都是為了緩解資金的壓力。造車行業(yè)的投入之大眾所周知,以剛剛上市的理想汽車為例,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車凈虧損分別為15.32億元、24.38億元和7711萬元。這些虧損找誰來彌補?顯然上市之后從全世界的投資人手中拿錢才是最快的。
在當前銷量不可能得到快速提升的情況下,依靠賣車來獲取利潤的方式對于蔚來、小鵬來說已經(jīng)不可能做到,即便前期從投資機構獲得了大量的投資,但長期虧損下來,再多的錢也會用完。
以小鵬汽車為例,天眼查信息顯示,其最近公開的兩輪融資規(guī)模為C輪的4億美元(約為27.86億元人民幣)和C+輪的5億美元(約為34.84億元人民幣)。顯然,這些投資人也不是在做善事,他們的這些錢都需要這些新勢力連本帶利的還回來。
車企本身都在虧損,拿什么還?當然是借新錢補舊賬。每一家造車新勢力上市的背后,都是無數(shù)早期投資人的順利退出。散戶入場了,機構拋掉了,這就是資本市場的真相。
股票市場的投資者希望這些車企的股票能夠增長從而獲得利潤,而早期的天使投資人卻在上市時就能夠獲得巨額回報。所以說,造車新勢力上市,是必須進行的一場游戲。不能上市融資,早期投資人就得虧本,創(chuàng)始人手里的股份也一文不值。
在美上市就有利無弊嗎
簡答來說,造車新勢力忙于上市,都是背后的資本推動所致。上市成功,投資人賺大錢,創(chuàng)始人名利雙收,員工也可能喝湯。但問題是,美國的投資人就就這么看好中國的造車新勢力嗎?
當然,海外投資人的信心也是有一定理由的。在威馬、小鵬上市之時,基本打著中國版特斯拉的旗號,海外投資人也會主動將這些新勢力與特斯拉進行對標。
公開資料顯示,特斯拉2010年上市時,發(fā)行價為17美元,如今,這家美國電動車企業(yè)的股價在1554美元左右。十年時間,特斯拉漲了將近一千倍。那些早期投資特斯拉的人,賺的錢海了去了。所以在海外投資者看來,既然特斯拉這么能漲,中國的造車新勢力為什么不行呢?拋開投資人的心理預期不談,我們必須指出的是,在美國上市,并未毫無壞處。理想、小鵬要享受美國資本市場的熱錢,也得承擔來自美國證券市場嚴格的監(jiān)管。
乘聯(lián)會秘書長崔東樹坦言,在特斯拉的帶動下,造車新勢力普遍受到美國資本市場的認可。同時,中國新能源車企產(chǎn)業(yè)在全球處于較先進的位置,在美股上市能夠獲得較高估值。但在IPO之后,需要時刻把合規(guī)經(jīng)營擺在重要位置。
這方面,今年的瑞幸咖啡就是最好的例子。當年,陸正耀操盤的這家企業(yè)風光無限,但可惜很快被美國人曝光存在財務造假,然后就是一地雞毛。所以,蔚來也好,理想也罷,今天的風光背后照樣有無數(shù)的風險。
中國市場會產(chǎn)生國產(chǎn)特斯拉嗎
造車新勢力最大的風險,可能在于當前的環(huán)境下,中國根本無法誕生國產(chǎn)版的特斯拉。
特斯拉為什么股價一路走高?首先在于其十年來銷量水漲船高。今年上半年,特斯拉更是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冠軍。不但賣得貴,還能賣得好,這一點蔚來、小鵬、理想能夠做到嗎?
支持特斯拉高估值的,還有特斯拉強大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光伏發(fā)電、電動卡車等領域,特斯拉都展現(xiàn)了自己強大的實力,也就是說,特斯拉不僅僅是一家電動車公司??纯蠢硐?、蔚來、小鵬,他們三家除了造電動車,還有什么技術?
第三個問題,在于特斯拉是一家全球化的企業(yè),中國市場對特斯拉來說當然很重要,但其在歐洲和美國都有著同樣巨大的銷量。離開國內市場,中國的造車新勢力要把車賣給誰?而造車新勢力前三強的銷量,加起來也不是國產(chǎn)版特斯拉的對手。
中國市場需要國產(chǎn)特斯拉嗎?當然需要。但問題在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三家都沒有特斯拉的實力和底氣。此外,一個更為關鍵的問題是,在豪華品牌市場,國人對于海外品牌的追捧,從來都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而一個更加殘酷的事實是,2020年中國的汽車銷量在1700萬輛到2000萬輛之間,而今年新能源車整體銷量預計只有100萬。如果新能源車的市場規(guī)模不能大幅度擴容,那么造車新勢力要想依靠賣車來獲得穩(wěn)定的利潤,恐怕是遙遙無期。如果那樣的話,蔚來、理想的股價會一直上漲嗎?
來源:車友頭條
作者:彭科峰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news/shichang/123747
以上內容轉載自車友頭條,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www.medic-health.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