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小馬智行官方宣布,其與豐田中國、廣汽豐田的合資公司“騅豐智能科技(廣州)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成立。
圖源:小馬智行
官方還未透露公司名的具體含義,不過就字面意思來看,“騅”的本意是一種寶馬,“豐”無疑就是指豐田,二者應該分別代指小馬智行和豐田。
小馬智行與豐田的合作淵源已久,雙方在2019年成為自動駕駛戰(zhàn)略合作伙伴,去年8月,小馬智行與豐田中國、廣汽豐田已宣布將共同成立合資公司的計劃,三方共同出資超10億人民幣,合力推動Robotaxi規(guī)?;慨a和服務落地。此次合資公司注冊成立,終于塵埃落定。
推動Robotaxi規(guī)?;慨a的新模式
自2015年以來,多家L4級別的自動駕駛公司成立,他們將Robotaxi作為發(fā)展的終極目標之一。隨著技術的逐漸成熟,Robotaxi開始從概念走向現實,逐步進入公眾視野。
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立法工作為Robotaxi的測試和運營提供了法律基礎。近段時間,Robotaxi的熱度明顯提高,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政策的逐漸放開,頭部Robotaxi企業(yè)在道路測試和運營方面已取得不小突破。
但規(guī)?;允腔\罩在各大Robotaxi玩家頭上的一朵陰云。
目前,行業(yè)玩家正在嘗試不同的發(fā)展模式,以期找到能夠實現Robotaxi規(guī)模部署并能夠穩(wěn)定運營和盈利的方式。
小馬智行與豐田中國、廣汽豐田這種由車企與自動駕駛公司成立合資公司來推動Robotaxi規(guī)模化量產的方式,是一種新鮮的嘗試,但也并非個例。
前不久,滴滴自動駕駛與廣汽埃安宣布合資公司——廣州安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滴科技)獲批工商執(zhí)照。該公司同樣聚焦Robotaxi領域,首款車型已完成產品定義,正在進行設計造型的聯合評審,計劃明年實現量產。
就現實效益來看,成立合資公司的模式,對于自動駕駛企業(yè)和車企雙方來說,應該算是一種雙贏的合作。
車企通過與自動駕駛技術公司的深度合作,來提升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市場競爭力,并可以借助合作伙伴的技術優(yōu)勢和市場渠道,進入新的Robotaxi服務市場,增強傳統(tǒng)車企在智能出行領域的品牌形象。
而對于自動駕駛公司,小馬智行和滴滴等企業(yè)將進一步深入掌控Robotaxi從自動駕駛前裝量產到運營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更為重要的是,自動駕駛的研發(fā)和量產需要巨額投資,成立合資公司不失為有效分攤研發(fā)和生產成本,降低單家企業(yè)承擔的風險的一種有效方式。
就拿小馬智行與豐田來說,據悉,小馬智行與豐田從產品定義出發(fā)共研首款Robotaxi車型,將以正向設計和驗證流程推進自動駕駛系統(tǒng)及車輛平臺整體設計,從而控制硬件的BOM成本。
其合作除了Robotaxi車輛軟硬件領域的合作研發(fā),也在同時布局和搭建配套的自動駕駛運營價值鏈,包含自動駕駛車輛保養(yǎng)維修、充電補能、清潔等。
4月25日,小馬智行與豐田中國、廣汽豐田于北京車展宣布,計劃第一期將向中國市場投放千臺規(guī)模的鉑智4X自動駕駛車輛,產品下線后將接入小馬智行Robotaxi運營平臺,在國內一線城市開展規(guī)?;娜珶o人駕駛出行服務。
圖源:小馬智行
小馬智行,行不行?
小馬智行于2016年由前百度自動駕駛事業(yè)部首席架構師彭軍和樓天城創(chuàng)立,自成立以來備受市場關注。
天眼查信息顯示,截至目前,小馬智行共獲得9輪融資,累計公開融資金額超11億美元,目前估值高達85億美元。背后的投資方不乏紅杉中國、IDG資本等知名機構,還有來自中東的資本支持。
能夠履獲資本青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走在行業(yè)前列的L4相關業(yè)務。
在國內,小馬智行是首家在北京、廣州開展全車無人自動駕駛出行服務的企業(yè),也是國內首批在四大一線城市落地自動駕駛無人化測試的公司。
去年以來,小馬智行明顯加快了發(fā)展步調。除了在北京亦莊和廣州南沙實現“無人駕駛”車輛的商業(yè)化運營外,其在上海和深圳也推進到不同階段的無人化測試和運營。
今年2月,搭載小馬智行第六代L4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tǒng)的豐田賽那Robotaxi獲準在北京開啟“車內無人,車外遠程”的自動駕駛載人示范應用。
此次北京車展期間亮相的鉑智4X Robotaxi概念車,則計劃搭載小馬智行第七代自動駕駛乘用車系統(tǒng)方案。
與此同時,小馬智行正在加快海外布局。
今年3月,小馬智行宣布與盧森堡大公國政府簽署諒解備忘錄,計劃在盧森堡建立起區(qū)域性研發(fā)中心。同月,小馬智行宣布與韓國科技公司GemVaxLink成立合資公司,面向韓國市場打造領先的自動駕駛出行技術與服務。
圖源:小馬智行
在此之前,小馬智行已先后在中國、美國、沙特、阿聯酋、韓國多地開展了自動駕駛研發(fā)布局和車隊運營。其全球技術布局版圖已拓展至歐洲、北美、東亞和中東。目前,小馬智行正在將其技術研發(fā)、投資建設、產品落地的成熟經驗向外復制推廣。
小馬智行進一步完善自身在L4級別自動駕駛領域的拼圖之際,也在奔向美股敲鐘。
4月23日,中國證監(jiān)會發(fā)布《關于Pony AI Inc.(小馬智行股份有限公司)境外發(fā)行上市備案通知書》。
上市備案通知書顯示,小馬智行通過境內運營實體廣州小馬慧行科技有限公司提交的境外發(fā)行上市備案材料收悉。小馬智行擬發(fā)行不超過98,149,500股普通股并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或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通過上市獲取資本市場的支持,以支撐長期的投入,是持續(xù)燒錢的自動駕駛公司獲取資金的良策。
除了小馬智行,文遠知行等企業(yè)也有上市規(guī)劃。值得注意的是,去年8月文遠知行,也在證監(jiān)會網站通過了境外發(fā)行上市備案,但遲遲未能完成上市。小馬能否上市成功還有待商榷。
小馬智行雖然在L4自動駕駛領域已有所建樹,但距離完全商業(yè)化落地仍有差距。為了更快走向產品商業(yè)化,小馬智行已成立了乘用車輔助駕駛(POV)業(yè)務,包含輔助駕駛軟件方案“小馬識途”、自動駕駛域控制器“方載”、數據閉環(huán)工具鏈“蒼穹”等產品。不過,小馬智行的根本目標還是L4級別自動駕駛。
盡管Robotaxi的普及,短時間內恐怕無法實現,不業(yè)內普遍還是對其抱有期待,包括特斯拉也已明確將于8月8日推出Robotaxi。
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4)上,小馬智行聯合創(chuàng)始人、首席執(zhí)行官彭軍表示,新技術的發(fā)展都會經歷波峰和波谷,GPT現在就正在曲線的波峰上,而自動駕駛在經歷泡沫破裂的最低谷后,發(fā)展趨勢開始呈現整體上行趨勢。
此次合資公司的成立是小馬智行探索Robotaxi商業(yè)化路徑的一次嘗試,能否成為行業(yè)的一種參考,值得期待。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news/shichang/228815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medic-health.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