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前最后一天,北京車展展館已經被第一批放假的群眾擠爆!趁著大部分群眾還在上班,車東西對北京車展最后來了一次全覆蓋式逛展。
這是普通觀眾能夠入場的第二天,相較于前兩天車企密集的媒體活動轟炸,現(xiàn)在這個時間點,能夠更好地從車企的車型發(fā)布、位置安置中獲知一家車企的產品策略,也能更好地觀察到普通消費者的態(tài)度,以及,我們能夠借此更好地分析汽車行業(yè)市場競爭的態(tài)勢,以及技術發(fā)展的趨向。
那么,今年的北京車展,有哪些特點?
新造車走出PPT,傳統(tǒng)車企造新車回應,大家共同奔向新能源汽車,要在智能網聯(lián)上定輸贏。
沒塊大屏都沒臉參展。智能網聯(lián)早已成為車廠們角逐的重點技術。為便于理解,車東西在本文中將其拆解為自動駕駛與車內的網聯(lián)、交互予以討論。從這屆車展上所見,我們認為智能網聯(lián)技術正在成為車企們面向未來的戰(zhàn)略高地。
車東西看到的趨勢有如下幾點。
1、高等級自動駕駛遲緩落地戰(zhàn)集中至自動泊車
在本屆車展上,激光雷達一哥Velodyne領頭在車展新館內設立了一個自動駕駛專區(qū),智行者、Roadstar.ai、景馳、禾多進駐,這四家公司的業(yè)務都聚焦于高等級自動駕駛。但就目前來說,高等級自動駕駛的落地情況并不理想。
由于政策限制,奧迪新A8L主打的L3級自動駕駛功能——擁堵輔助已經成為期貨。而凱迪拉克CT6所搭載的自動駕駛功能——能夠在高速路上實現(xiàn)自動變道的Super Cruise,也要到明年才會引入中國。
傳統(tǒng)車企在自動駕駛上秀的第一波肌肉,在中國市場都被打了回去。于是,實現(xiàn)難度不那么高的、目前不會被政策卡脖子的自動泊車,成為了車企們在自動駕駛功能量產落地上新的爭奪焦點。本屆車展上(包括展前發(fā)布),小鵬汽車、長安CS75、榮威Marvel X都打出了自動泊車牌乃至無人泊車牌。
雖然無人泊車也很厲害,但給人感覺離自動駕駛總還差那么層意思。車展上,車東西偶遇了一位中國航天工業(yè)集團的老爺子來考察自主品牌的自動駕駛功能,他表示他們是做航天設備自動駕駛的,希望把他們掌握的技術和民族企業(yè)合作開發(fā)。軍民融合這條路子,想要在自動駕駛技術上升級的車企可以多考慮一下。
2、大屏再加大、交互語音化、OTA普及化
目前汽車市場的語境下,一款新車如果不是新能源車,這不會有任何問題,但是如果不能聯(lián)網、車內沒有塊8寸以上的屏,那簡直會被開除車籍。消費者對汽車智能網聯(lián)屬性的需求明顯要強得多,在北京車展上,可以看到車企們在這方面顯得更加努力。
首先在交互邏輯上,車內屏幕還保持著“大一點,再大一點”的升級邏輯。現(xiàn)場情況證明這一招在吸引消費者注意力上很好使,靠著49寸的超大屏幕,拜騰的展臺前人流從來沒斷過。
而奔馳新A級的MBUX雙10.25寸屏和大眾新途銳的29寸拼接巨屏,也圍攏了人群。
另外還有比亞迪新一代唐的大屏,車東西聽到好幾個觀眾在旁邊發(fā)出了“臥槽”的感慨。除了大,唐的屏幕還很流暢,并且會隨著應用的橫豎版式自動翻轉。
除了屏幕尺寸變大,中控屏位置的挪動也很重要。車東西觀察到,與駕駛員水平視線相近的懸浮屏在今年的新車型上非常流行,可以說是霸榜的存在。這種形式的屏幕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駕駛的安全性——如果一定要看屏幕,至少不要低頭。
不過觸控屏被認為并不完全安全,因此車內語音交互越來越流行。比如長安的語音助手“小安”,奇瑞的語音助手“小虎”等等。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都由科大訊飛提供技術支持。
另外,一款越來越像智能手機的車機,以及越來越像智能手機操作系統(tǒng)的車載系統(tǒng),也在愈發(fā)成為車企們爭奪的關鍵,而智能手機的最重要能力是聯(lián)網OTA。
據(jù)車東西了解,除了新造車企業(yè)紛紛表示支持遠程升級(OTA),像長安、北汽、吉利等自主品牌都在努力將OTA作為其車載系統(tǒng)的標配能力。而更加急切的品牌——比如雪鐵龍,則發(fā)布了旗下首款搭載斑馬智行車載系統(tǒng)的SUV云逸。
支持系統(tǒng)級OTA的斑馬智行車載系統(tǒng)有和智能手機同樣流暢、同樣扁平風格的界面,同樣內置語音交互,目前很是流行。斑馬網絡CEO郝飛告訴車東西,北京車展上搭載斑馬智行車載系統(tǒng)的車已經達到了15款。
1、新能源車進一步推廣參展車輛破百
據(jù)資料統(tǒng)計,2016年北京車展上的新能源車不過20款,而在2018年北京車展上,參展新能源車達到了百款之多。要知道,北京車展上總計展出車型也才剛剛突破1000款。這意味著,今年的北京車展新能源車參展比例已經逼近10%。
而在2017年,中國新能源車總銷量約78萬輛,而汽車銷量總計約2888萬輛,新能源銷量占比約2.7%。
參展的車型代表了汽車生產廠商的未來規(guī)劃。我們可以看出,盡管目前的市場現(xiàn)狀是燃油車占據(jù)絕對優(yōu)勢,但整車廠們都篤定了新能源的趨勢,在新能源車型規(guī)劃上比市場的需求更加超前。而這可能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在中國舉辦的車展將共有的特性。
這屆車展上值得關注的一點是,寶馬在北京完成了其純電動SUV概念車iX3的全球首發(fā)。這款基于X3新打造的車型將于2020年在中國投產。
中國汽車行業(yè)曾經有一句老話是“用市場換技術”,現(xiàn)在這句話有新的涵義了。中國政府強力推廣新能源車的策略,在中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勢能加持下,撬動了全球汽車動力技術的轉向。
2、新能源路徑的分化:一步到電還是先用混動?
從北京車展上,我們也觀察到雖然新能源車的大方向被普遍認同,但各家車廠對新能源形式的具體選擇也有顯著的不同。總地來說,傳統(tǒng)車企更傾向于從混動過渡到電動的路徑,而新造車公司,則是一水的純電動車型。
除了北汽新能源,大多傳統(tǒng)車廠在新能源的路子上都采用了先混動再純電的路徑。而今年北京車展上最火的混動車型,是PHEV。蒙迪歐混動、別克Velite 6、本田雅閣銳、沃爾沃全家的插混、比亞迪秦唐宋全系,以及上文提到的WEY P8和領克01 PHEV,都是插電混動版本。
為何傳統(tǒng)車廠熱愛插混?原因很直接,雙積分的壓力下,所有車廠都不得不生產新能源車,但重新開發(fā)純電動車平臺的時間周期和技術需求切實存在,此時PHEV是一個很不錯的折中存在。同時,插電混動車型又兼具了環(huán)保省油和長續(xù)航的優(yōu)勢,在電動車里程焦慮仍然普遍存在的情況下,對消費者來這是一類不錯的產品。
另外,從中也可以看到傳統(tǒng)車廠們在轉型中所背負的包袱——其燃油車體量的業(yè)務已經那么大了,越積極地發(fā)展純電動車就越是在主動觸動自身利益,而PHEV則是一種折中選擇。今年,就連HEV混動的開創(chuàng)者豐田,也在北京車展上發(fā)布了卡羅拉和雷凌的PHEV版本??梢灶A見的是,盡管政策對插混車型的支持并不那么高,但在純電動車解決里程焦慮和充電問題之前,PHEV車型作為對應車廠雙積分需求和消費者需求的優(yōu)秀解,將獲得相當?shù)姆蓊~。
當然,也有燃油車業(yè)務體量小,轉身包袱小得多的車企,對純電動車有更高的熱情。這個陣營中包括北汽新能源、比亞迪、上汽乘用車。
而在市場上一窮二白、一心賭未來的新造車勢力,自然是全身心投注于純電動車型中。
3、高檔電動車市場空白將被填補
車展上,關于新能源汽車市場另一個重要的風向是,高端電動車的市場空白將很快被填補,一場激烈的競爭將在30萬以上的市場展開。
號稱特斯拉殺手的純電動SUV I-Pace與保時捷的純電動跨界轎跑Mission E雙雙亮相北京車展,兩者確認了一些豪華電動車的起碼參數(shù):500公里左右的續(xù)航,低于5秒的百公里加速性能。而I-Pace還給出了價格——68萬起。
值得新造車公司慶幸的是,這個售價還是比他們中最高的蔚來ES8(創(chuàng)始版本55萬,補貼前)高多了。而在北京車展完成國內首秀的特斯拉Model 3,雖然引得觀眾們排隊“朝圣”,但還在艱苦的量產爬坡過程中,國內建廠的事宜也不會那么快。
然而,榮威Marvel X的推出則相當于一顆行業(yè)炸彈。同樣是4秒的百公里加速,至少370公里的續(xù)航、更新的斑馬智行車載系統(tǒng)、無人泊車與無線充電,再加自主品牌一貫的性價比,榮威Marvel X被認為能在40萬以下拿下這些功能。而它今年9月就將交付。
如果Marvel X能準時交付,那么對于定位相同區(qū)間的新造車公司來說,其成功的窗口又被掩上了一些。
去年4月19日上海車展時,新造車勢力將車輛——哪怕是概念階段的量產車——搬到展臺上的,屈指可數(shù),真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蔚來ES8,捎帶上奇點iS6與云度π3,另外的前途、正道與長江,都是看過就忘的名字。彼時,大部分新造車公司的量產車都還在PPT上。一年之后,情況就大為不同了。
1、十家新造車公司集體秀車
而今年北京車展,可以說是“第一屆新造車實車集體展示活動”。其中蔚來、奇點、云度繼續(xù)活躍,蔚來新推了ES8的六座版本,奇點發(fā)布第二款車型im 8,云度汽車推出了新車型π7。而拜騰的Byton Concept、威馬的EX5、愛馳的U5 ION、新特的DEV1,也完成了其車展首秀,其中大多還是明年就要量產的(雖然有些目前還是概念量產車)。
另外,今年推出了量產型號G3的小鵬汽車,雖然沒有參展,但是也借著展前發(fā)布的熱點公布了售價,算是“云參展”了一下。
新造車公司的身影還借北京車展的熱潮活躍到了場館之外。北京車展期間,拜騰上了一條微信朋友圈廣告,而奇點的廣告則出現(xiàn)在了知乎,希望通過社交網絡的影響讓更多普通民眾了解,作為新造車公司,他們要出車了。
雖然稍微邊緣化一點的前途、正道、長江,今年仍在用概念車抓人眼球,但總地來說,到2018年,已經有相當數(shù)量的新造車公司用量產或者接近量產的車型,反駁了PPT造車的說法,為新造車正名。
2、量產之路尚有多道坎
但是,量產車走下PPT并不代表走下產線,就目前來說,除了有福田汽車背景、有現(xiàn)成產線的云度π3,其他新造車公司不管多有錢,產品推出得多早,量產都是他們目前面臨的最大難關。
除了長江汽車獲得資質,威馬汽車通過收購解決SUV生產資質,其他公司目前都沒有生產資質,這意味著就算產品定型、廠房搭好、工人招齊,他們也沒辦法以自己的力量將車造出來。為此,新造車公司找到的解決辦法是請傳統(tǒng)車企代工,于是蔚來找上江淮、小鵬找上海馬。
而在北京車展期間,隨著更多新造車的量產計劃提上日程,第二波代工潮又涌來。4月19日新特發(fā)布DEV 1,宣布由一汽代工;4月25日在北京車展上,奇點宣布iS6將由北汽代工;而拜騰也在4月23日的展前發(fā)布會上公布一汽將戰(zhàn)投拜騰,生產資質問題將有望解決。
不過找到代工方或者合作生產方,并不代表量產之路就萬事大吉了。對生產流程的管理,保證新工藝的良率,與生產合作伙伴的磨合,都是他們需要解決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對于新造車尤其是那些沒有汽車生產經驗的新造車公司來說,需要更多的時間。
比如由江淮代工的蔚來ES8,雖然立下了今年上半年大規(guī)模交付的Flag,卻遲遲不見實質性的交付動作。而小鵬汽車也同樣未能交付。
小鵬汽車董事長更是發(fā)話,認為在今年新造車勢力中將不會有公司實現(xiàn)成規(guī)模的交付。
到底普通消費者能不能在2018年開著ES8、EX6們在街上溜達,還是個謎題。
當然,除了各路資本支持催出的新造車勢力,傳統(tǒng)車企尤其是中國的自主品牌,其實也在以力推新品牌、學習新造車的打法來鞏固、提升自己的地位。首先在力推新品牌上的兩個代表是長城的WEY,與吉利的領克。去年的WEY VV5/VV7與領克01都有著不錯的風評,成為傳統(tǒng)車企獨立品牌的代表。而在北京車展上,這兩個傳統(tǒng)車企的新造車品牌開始進一步完善產品線。
在北京車展上,長城發(fā)布了VV6,定位在VV5與VV7之間,添加了四驅車型,將于今年第三季度上市。
而領克則拿出了一款今年6月就會上市的產品——領克02,定位轎跑SUV。與領克01長相略有區(qū)別的它將于前者組成領克的產品雙子星。從現(xiàn)場圍觀的觀眾來看,大家對領克02的期待也挺高。
除了這里兩款全新的車輛,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兩個品牌都發(fā)布了主打車型的插電混動版,WEY抬出了剛剛上市的“插電混動豪華SUV”P8,而領克則推出了領克01 PHEV。另外,WEY還發(fā)布了一款續(xù)航超過500公里的純電動SUV概念車WEY-X。
從開推新能源車型可以看出,在用燃油車走了一波銷量后,WEY與領克開始擁抱電動車。從領克由PHEV(插電混動)到HEV(普通混動)再到BEV(純電動)可以看出,領克在新能源發(fā)展節(jié)奏上較為從容,畢竟吉利已經有一大波新能源車銷量。相較之下,歸屬于此前沒有電動車型的長城的WEY,在北京車展上的對電動化表現(xiàn)得更為積極。
而另一條路徑——借用新造車的打法,則是把新造車勢力強調的電動化、智能化、強大的互聯(lián)體驗化為己用。這方面的兩個例子則是比亞迪新一代唐,與上汽榮威的Marvel X。前者百公里加速4.9秒,配上了一塊可以下載大量應用的大屏,碰到應用橫豎版式不對,還會自動翻轉。
而榮威Marvel X正如上文所言:4秒的百公里加速,至少370公里的續(xù)航、更新的斑馬智行車載系統(tǒng)、無人泊車與無線充電。
回顧北京車展開幕這幾天,車東西獲得的直觀感受是,新老玩家在汽車的新能源、智能網聯(lián)技術上爭奇斗艷,特別是新造車玩家們提出更多思維跳脫汽車圈的玩法。
一位行業(yè)人士告訴車東西,雖然目前還沒有一家新造車公司取得完全意義上的成功,但他們的思維,成功地攪動了行業(yè),“汽車圈在自己的思維中沉溺得太久了”。
而從新造車公司選擇與傳統(tǒng)車廠共同生產的例子,又可以發(fā)現(xiàn)雙方也存在一定的合作空間。
我們可以看到,在這種競爭-合作的態(tài)勢下,車廠們對新技術的擁抱更加迅速而徹底了。
來源:車東西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news/shichang/67738
以上內容轉載自車東西,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medic-health.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