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交付越來越近的人 ID.3,開始透露更多細節(jié)了
作為首款搭載大眾集團全新一代軟硬件架構的電動化量產車型,ID.3 在發(fā)布之后就成了整個汽車行業(yè)關注的「明星車型」。
不過在最近一段時間里,我們見到的有關 ID.3 的消息幾乎都是負面的。
特別是在軟件層面,大眾集團寄予厚望的 vw.OS 表現不佳。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由于軟件問題,數萬輛 ID.3 只能在停車場,等待工程師手動完成系統(tǒng)升級修復漏洞。
在向新一代軟硬件架構轉型的道路上,大眾集團和 ID.3 好像都不那么順利。
不過目前為止,大眾集團對于 ID.3 的順利發(fā)布依然保有信心。根據大眾官方的說法,他們會按照之前的計劃在今年夏天開始進行交付。首批交付數量將會是 30000 輛,交付前的最終測試也將按計劃進行。
換句話說,目前為止的各種軟硬件 bug 都還沒有影響到他們的既定規(guī)劃。
或許是為了提振市場信心,也是減少外界對負面信息的關注,大眾集團前幾天發(fā)布了 3 個短視頻來介紹 ID.3 的科技特性。
可能是最棒的一套 HUD?
先說看起來最有科技感的部分,也就是 AR-HUD。雖然這套系統(tǒng)在之前就有過一些曝光,但這次視頻的展示更為官方,很多細節(jié)也有調整。
作為一個不太新奇的概念,AR-HUD 的量產進度其實很慢,目前為止依然沒有真正搭載上市的車型。
背后原因不難解釋,一項新技術產品化的進程中,如何把成本、體驗做到平衡才是關鍵。車企貿然加上一些新功能,一旦用戶體驗不佳反而起到反作用。而具體到 AR-HUD 上,其中的顯示效果、內容以及供應鏈搭建以及成本等等問題,其中大多數都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官方一直強調目前還是接近量產前的原型,不過 ID.3 上的 AR-HUD 確實在科技感和觀感上非常優(yōu)秀。
首先是尺寸,雖然官方沒有透露具體數據,但是這絕對是我目前為止看到的已量產的最大尺寸 HUD。在基礎的導航詳情、車速以及駕駛輔助等信息呈現上,這套系統(tǒng)和普通的 HUD 沒有太多區(qū)別,不過視覺風格比較討好。
而在幾個特定場景下,這套 HUD 就做了一些特殊設計。 大眾為貼合路面的導航信息做了放大處理,還增加了動效,車內氛圍燈也會配合提示用戶轉向方向;在駕駛輔助狀態(tài)下,ACC 跟車時會標注前車的狀態(tài)來提示用戶;到達目的地時也會對地標進行特別標注。
總的來看,這樣的 AR-HUD 充滿了科技感,并且沒有給人一種科幻片中遙不可及的感覺。能做到這一點,也證明大眾在這套 HUD 系統(tǒng)上確實花費了不少心思。
現在剩下的疑問,就是實際效果、應用地區(qū)、選裝價格以及何時能夠正式交付了。
至于其余兩個視頻,則是展示了大眾 ID.3 在智能座艙以及智能燈光系統(tǒng)方面的特性。例如燈光系統(tǒng)能夠根據車輛狀態(tài)和外界進行交流,例如提示車輛鎖定狀態(tài)、來電信息等等,也能夠提示用戶駕駛輔助的信息等。
總之,作為代表未來的車型,這類科技功能會成為未來汽車的標配。在汽車的原本功能之外,如何把科技體驗做好且做出品牌特色,會是所有車廠都需要長期思考的問題。
視頻不長,看完也費不了太多流量,我就不贅述了。
總之,作為大眾集團轉型的代表作,ID.3 的意義不僅僅在產品層面,還體現在傳統(tǒng)車企應對這一波變革中,到底能夠交出怎樣的答卷。這不僅僅代表了大眾集團一家車企,也代表了被「外來者」不斷沖擊的傳統(tǒng)汽車行業(yè)。從 ID.3 已經暴露的各種問題中,我們也能發(fā)現大眾的應對其實并不優(yōu)秀。
好在,大眾依然還有糾錯的時間。無論是在底層電子電器架構、操作系統(tǒng)以及更細節(jié)的產品功能層面,我都很期待能看到 ID.3 的優(yōu)秀表現。
來源:極客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carnews/xinche/113269
以上內容轉載自極客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medic-health.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