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智駕君參加了理想汽車舉辦的新車試駕會,第一時間對理想ONE的科技配置進行了全面解讀。(試駕理想ONE準量產版,增程器電動足夠“理想”,但這些細節(jié)尚待工程師加班優(yōu)化)
時隔半年多,再次見到理想ONE,新科技帶來的興奮感已經沉淀下來,從用戶的角度來體驗車輛本身的基本素質就顯得更有必要了。
理想ONE是造車新勢力中的一個獨特車型,它選擇了與眾不同的技術路線——增程式電動車,這也是理想ONE與普通插電式純電動車最大的不同。
然而,智駕君必須要強調的是,理想ONE是一輛電動車。即便搭載了汽油發(fā)動機,它也是純電驅動的電動車。
理想ONE的1.2T三缸汽油發(fā)動機只是用來發(fā)電的,并不直接驅動車輪,因此發(fā)動機被稱作“增程器”,這也是它被稱作“增程式電動車”的原因。
理想ONE的動力電池有40.5kWh的容量,單純依靠電池電量行駛的續(xù)航里程是180km(工信部數據)。動力電池通過充電樁進行插電式充電,這意味著只要你的行駛里程不超過180km,同時充電很方便的話,就可以把理想ONE當作普通的純電動車來使用。
快速充電樁只需半小時就能充到80%的電量,慢充6小時可以充滿。
那么,超過180kn之外的里程如何行駛?這時就將依靠“增程器”來發(fā)電,再用電來驅動車輪行駛了。理想ONE有一個容積為45L的油箱,加滿95號汽油之后,可以通過1.2T發(fā)動機(增程器)轉化為160kWh的行駛電量。
因此,理想ONE的綜合續(xù)航里程超過600km是不成問題的。
簡單說來,就是理想ONE的行駛電量由兩部分組成,其中一小部分來自充電樁,而大部分則來自增程器的“自發(fā)電”。
說到這里,智駕君之前提過的第一個問題就已經有答案了,結論就是理想ONE不存在里程焦慮的問題。只要有汽油可加,理想ONE就永遠有電可供行駛。如果你嫌充電太麻煩,甚至可以一直依靠增程器來行駛,就像開汽油車一樣。
換言之,理想ONE在使用習慣上相當于是電動車與汽油車的結合體,既可以“充電”,也可以“燒油”,哪個方便用哪個,當然也可以二者兼顧來實現最大續(xù)航里程。
如果換成用車場景,就是既可以實現純電城市通勤,也可以高枕無憂地跑長途。在試駕理想ONE的幾天里,智駕君再也沒有因為“焦慮”而去關注過“剩余里程”數據,反正加油站到處都是。
至于駕駛感受,智駕君也可以肯定地告訴你,理想ONE與純電動車沒有區(qū)別。這主要是因為其發(fā)動機只是用來發(fā)電的,驅動車輪的始終都是電動機,因此并不存在“介入驅動”時的過渡問題。
發(fā)動機起動時,動力的連貫性不會有絲毫影響,沒有有中斷,也不會像渦輪增壓器那樣突然加力。只有特意去分辨,才能聽到十分輕微的發(fā)動機噪聲傳進座艙。而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其噪聲水平低到足以被忽略。
由于裝備了前后雙電機,理想ONE的操控平順性與四驅SUV也沒有區(qū)別。雖然整備質量達到了2300kg,但操控靈活性并沒有因為車身高大而受到影響,可見其底盤調校功底是過硬的。車輪的顛簸會被過濾掉絕大部分,那種四平八穩(wěn)的扎實感很符合豪華定位。
行駛過程中,理想ONE的整體駕控感受很像美系SUV,舒適性很強,轉向力度較輕。駕駛者可以很放松地控制車輛,一切都以駕乘舒適為第一要務,同時也保留著足夠的精準性,像是一個70%美系與30%德系的結合體。
在動力性能方面,理想ONE雙電機的總功率為240kW,總扭矩為530Nm,數據水平已經算得上是高性能SUV了。就實際駕駛感受來講,理想ONE并不是一款拼加速性能的車,加速夠快,但不會像特斯拉Model X那樣刺激。
按照官方數據,理想ONE的百公里加速時間為6.5s,智駕君的實際感受與之相符。對于一款中大型SUV來說,這已經足夠了,起步加速或是變道超車,都能帶來足夠的爽快感。同時,也不會顯得太“暴躁”。
理想ONE畢竟不是運動車型,也沒有特斯拉Model X那樣昂貴的身價。
關于智聯大屏的問題,智駕君的觀點一直比較“中立”。一方面,我承認大屏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同時也是智聯出行必需的配置,但也并非熱衷于推廣大屏的“粉絲”。
而另一方面,我也認為大屏、多屏的使用價值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現階段所體現出來的價值并不算高。
以理想ONE來說,四塊大屏是其智聯系統(tǒng)的核心賣點。其中,數字儀表屏為12.3英寸,中控屏為16.2英寸、副駕娛樂屏為12.3英寸,三塊屏幕占滿了整個駕駛臺,很是搶眼。
此外,還有一塊10.1英寸的車輛控制屏位于它們下方。
這套“屏幕組合”,在目前量產交付的智聯車型中是最“豪橫”的。同時,對于追求新科技的年輕消費者來說,這四塊大屏可能也是最有誘惑力的。
就操作感受而言,這些大屏的使用手感是當前的一流水準,屏幕對手指的感應精準,操作起來很順暢。車機系統(tǒng)的菜單設置也比較直觀,即便是第一次使用,也能自如地完成。
有了這些觸控屏,車里的物理按鍵已經最大限度地取消了。除了多功能方向盤上的按鍵之外,中控臺已經徹底實現觸控化。
*儀表顯示屏
這帶來了兩個好處:第一,觸控屏中的按鍵是“軟件”性質的,意味著菜單的設置可以通過OTA升級不斷優(yōu)化,未來可以更加方便地呈現新功能;第二,座艙更容易保證豪華感,取消大量物理按鍵也就減少了很多工藝上的“煩惱”,接縫是否整齊、手感是否細膩的問題已經不再需要向理想ONE提起。
不過,如此多的大屏也帶來了一個新問題:我們到底需不需要這么多的屏幕?尤其是副駕娛樂屏,有多少人會去用它?用它的頻率能有多高?
*副駕娛樂屏
從功能上看,理想ONE的副駕娛樂屏目前可以看電影、查資訊,并且與愛奇藝達成了深度合作,可以提供當下最熱門的影視資源。理想ONE的設計師希望用它來滿足副駕乘客旅途中的“追劇”需求,尤其是行車途中。
強調“行車途中”很重要,這關系到副駕娛樂屏到底需不需要存在的問題。因為在停車狀態(tài)下,中央觸控屏也是可以看電影的,主駕和副駕完全可以用這一個屏來追劇。只有在行車過程中,中央屏幕出于安全的考慮將停止顯示電影畫面,此時副駕乘客用自己的“專屬屏幕”還能繼續(xù)觀看。
*中央觸控屏
副駕娛樂屏能在行車時追劇,但也要看乘客有沒有能力享受這個福利。反正對于智駕君來說,行車時看屏幕10分鐘就會有頭暈惡心的感覺。這并不是車或者屏幕的問題,而是人在運動中的汽車上本就不太適合長時間看屏幕,很多人就連看手機都會頭暈。
那么這是否意味著副駕娛樂屏就沒有意義?倒也未必。即便不能長時間追劇,副駕用它來查查資訊倒也挺方便,停車時看電影也不用再扭頭去看中央屏幕了。
*車輛控制屏
況且,當汽車進入智聯時代,為乘客提供更多的娛樂性也是大勢所趨。智駕君認為,當智聯汽車實現高級別(L3級以上)自動駕駛的時候,車內的娛樂屏幕將會有更大的使用價值
既然如此,現在就先行一步加上一個屏幕,倒也無可厚非,年輕消費者對這種很酷的座艙環(huán)境也喜聞樂見。
還剩下最后一個問題:理想ONE的品質配得上32.8萬元的身價嗎?
答案也是肯定的,以理想ONE達到L2+級自動駕駛輔助的能力、順暢的人機智聯交互體驗,智駕君認為它的性價比是足夠高的。即便從車輛本身的品質來看,它的座艙豪華感夠強,整車工藝夠細膩,座艙也沒有任何異味,這些都配得上豪華的定位。
此外,理想ONE的乘坐空間很寬裕,尤其是六座版本,第二排獨立座椅的舒適性堪比商務MPV,第三排乘客上下車也比較從容。與那些勉強提供第三排座椅、實用價值卻很低的“偽七座SUV”相比,理想ONE的空間實用性明顯高出不少。
作為一個初創(chuàng)品牌的第一款車,能達到這個水平是不簡單的。
對于理想ONE的四個問題都有了答案,下一階段的最大挑戰(zhàn),就在于理想ONE是否足夠可靠、能否在長年累月的使用中經受住考驗。相信這不僅是我個人的疑問,也是很多關注者都會提出的問題。
理想ONE的第一步算是平穩(wěn)邁出來了,接下來的挑戰(zhàn)將更加關鍵。
來源:AutoR智駕
作者: 張鑫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carnews/xinche/113478
以上內容轉載自AutoR智駕,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medic-health.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