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萬輛車里面大概有80萬輛汽車是政策驅動?!眹倚畔⒅行母敝魅涡扉L明在解構過去銷量,分析政府各項支持政策后,做出如此判斷。
這種情況什么時候到頭?他預測說,“政策推動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大概在100萬輛左右,最多到125萬輛。”
9月16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的全球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創(chuàng)新大會在南京舉行。會上,徐長明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數(shù)據(jù)以及消費者行為做了深度剖析。
徐長明認為,新能源汽車進一步增長,需要給消費者帶來比油車更大的價值,或者是不一樣的價值,“要么是產(chǎn)品比油車更加有吸引力,要么是綜合費用比油車更低,才有可能讓新能源汽車快速的發(fā)展。”
1
“政策推動市場上限125萬輛”
徐長明對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數(shù)據(jù)進行了拆解。
資料來源:徐長明PPT
新能源商用車銷量是14.3萬輛,基本上就是政策推動;乘用車銷售了85.7萬輛,其中營運車輛是39.3萬輛,私人需求49.4萬。徐長明認為,營運車的需求基本上是政治意識。限購城市向私人消費賣掉了20.8萬輛,但只有4萬輛的銷售是非政策因素驅動。
非限購城市銷售了25.6萬輛,但是非限購城市里面買A級車的人,像北汽EU5,絕大部分買過去之后是做網(wǎng)約車。
所以整體來看,100萬輛車里面大概有80萬輛汽車是政策驅動。
對于未來的市場,徐長明也進行了一個簡單的測算,去年的商用車形成商用車是14萬輛,今年1~8月份是5萬輛,他預計到2025年,如果按目前的政策,最高也就能達到30萬輛左右。
營運市場去年是39萬輛,“今年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因為疫情的問題,大家不坐網(wǎng)約車了,或者很少坐網(wǎng)約車?!?-7月份,網(wǎng)約車賣了11萬輛,估計到2025年,網(wǎng)約車需求高線能達到60萬輛左右。
資料來源:徐長明PPT
在徐長明看來,營運車輛,也是政策性市場。
從限購城市新能源乘用車私人市場來看,2018年是24萬輛,2019年21萬輛,今年1-7月份是13萬輛。徐長明預測,在目前政策下,隨著產(chǎn)品的好轉,2025年有可能達到35萬輛左右。
“那么這三個需求加在一起是125萬輛,我覺得這是一個上限了?!?/p>
2
“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不僅是2萬元”
雖然只有125萬輛的規(guī)模,但是政府給出的優(yōu)惠可是不少。
以2019年發(fā)布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補貼政策為例,此次政策首次提出僅限補貼前指導價在30萬元以下車型(不含換電)。
資料來源:徐長明PPT
也就是說30萬元的新能源汽車,最多可以獲得2.25萬元的補貼,但還有最多減免車購稅2.65萬元,減免消費稅大概是2.3萬元,這幾項加起來,新能源汽車享受的費用優(yōu)惠最多在7.2萬元左右。
這種補貼和優(yōu)惠下,不僅政府財政難以支撐,其拉動的市場規(guī)模也不能再擴大了。
3
吸引力和經(jīng)濟性總要占一個
今年1-7月份,在非限購城市賣的銷量中,有很大一部分是B級車,占大約40%,主要是Model3;還有40%是A00,例如奇瑞在小螞蟻這類車,中間級別的車是很少。
但整體上來看,在非限購城市,10萬元錢以下的車還能夠占到32%,10-15萬元的車,占到34.7%。
那么非限購城市看,消費者選購不同級別的新能源汽車的理由是什么?
先來看B級車,在中國新能源汽車中特斯拉最為暢銷。
徐長明曾長途乘坐過特斯拉的Model X,他坦言,如果從乘坐舒適度來看,特斯拉跟傳統(tǒng)的油車相比,要差得太遠了。“短期之內怎么也做不到傳統(tǒng)油車乘坐舒適性。 ”
因此,人們購買新能源B級車肯定有些別的原因。
徐長明表示,通過調研他們發(fā)現(xiàn),在非限購城市人們自愿購買B級車,主要考慮產(chǎn)品的吸引力,例如,動力好加速反應快、外觀內飾有吸引力、品牌吸引,具備高級自動駕駛功能,技術先進性等等。
徐長明看來,如果要在非限購城市,讓大家自愿買新能源汽車高端產(chǎn)品,其產(chǎn)品吸引力就不能夠跟傳統(tǒng)車一樣,“一樣你就賣不動。”
非限購城市的消費者為什么買經(jīng)濟型的A00的新能源汽車?
根據(jù)調研,徐長明認為,消費者購買原因主要是經(jīng)濟性,要么就是車便宜,要么就充電便宜。
資料來源:徐長明PPT
徐長明最后總結說,將來的新能源汽車在非限購城市搞市場化,有兩條路徑:一個就是產(chǎn)品的吸引力,一個就是經(jīng)濟性。“總得占一個才行,兩個都占是最好?!保ㄍ辏?/p>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電動汽車觀察家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kol/127061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wǎng)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yōu)楸疚牡恼鎸嵭院椭辛⑿载撠?,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本文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ǎng)(www.medic-health.cn)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wǎng)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lián)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fā)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