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xù)航1000公里的新能源汽車,是時下最火熱的話題,主打增程電動車的賽力斯也來湊這個熱鬧。
1月25日晚, 2021STC賽力斯技術大會舉行,賽力斯SF5自由遠征版發(fā)布。該車采用增程式混合動力技術,其續(xù)航里程超過1000公里,而其售價卻僅需要25.98萬元。
賽力斯以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來湊1000公里的熱鬧,難免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但不論是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賽力斯的打法,或許還真有可能歪打正著。
1
華為電驅系統(tǒng)加持
賽力斯SF5自由遠征版作為增程式混合動力系統(tǒng),驅動車輛前進的機械部件與純電動汽車相同,為電機和與之配套的電驅動系統(tǒng)。
而這臺車的最大特點是,前軸采用了華為DriveONE電驅動系統(tǒng),配置有永磁同步電機。后軸則延續(xù)采用賽力斯自研的感應電機。
通過配置前置永磁同步電機,后置感應電機的組合,賽力斯SF5自由遠征版的0-100km/h加速成績<4.8秒,而其續(xù)航里程更是達到1000公里。
華為DriveONE電驅動系統(tǒng),是在2020年秋季發(fā)布的,賽力斯SF5自由遠征版,就是其配套的第一個車型。
華為智能電動領域總裁王超
在賽力斯發(fā)布會現場,華為智能電動領域總裁王超助陣演講。
演講中王超透露,華為賽力斯2019年2月項目立項,僅用時兩個半月,電驅平臺冬季測試全部指標,一次性通過測試。同時通過仿真平臺、整車替代性測試、加速測試等方法, 華為DriveONE電驅系統(tǒng)極大的節(jié)省了整車測試周期和費用。
而華為DriveONE系統(tǒng)本身的特點,可以歸納為融合極簡,安全可靠,卓越體驗,AI云智四大核心體系。
華為和賽力斯雙方初次合作的SF5自由遠征版,盡管在前后軸上采用了不同的電驅動系統(tǒng),但這臺車經過了極寒、沙塵、低氣壓、酸雨等極限環(huán)境考驗,并在新西蘭、黑河、牙克石、火焰山、唐古拉山口、318國道等地進行了耐久性測試,因此在安全性上得到了可靠驗證。
賽力斯SF5自由遠征版,在日常行駛中,主要依靠前軸的DriveONE電驅系統(tǒng)驅動,而在急加速等工況下,則由前軸DriveONE電驅系統(tǒng)以及后驅上賽力斯自研的駝峰系統(tǒng)配合,共同發(fā)力。
駝峰系統(tǒng),則是賽力斯的獨家秘笈。
2
駝峰2.0,解決里程焦慮
之所以被稱為駝峰系統(tǒng),是因為駱駝?chuàng)碛性谏衬羞B續(xù)行走的能力,這種超級續(xù)航能力,是賽力斯增程式混合動力系統(tǒng)最好的象征。
賽力斯SF5自由遠征版,是在前一代SF5基礎上,優(yōu)化升級而來,其所搭載的駝峰智能增程系統(tǒng)已經發(fā)展到2.0版本。
相比1.0版本,駝峰2.0系統(tǒng)的綜合性能有所提升。
在動力性能方面,搭載駝峰2.0系統(tǒng)的SF5自由遠征版,效率更高。前后電機最大總功率達405KW, 最大扭矩達820N·m,0-100km/h的加速時間<4.8秒。
而其前作,搭載駝峰1.0系統(tǒng)的SF5初代車型,盡管動力系統(tǒng)總功率達到510kW,但0-100km/h加速時間與駝峰2.0系統(tǒng)的SF5自由遠征版相同。
更為高效的是,SF5自由遠征版在滿油滿電時的續(xù)航里程達到1000公里,這一成績在同級別車型中,屬于佼佼者。
在車型定位方面SF5自由遠征版定位于5座中級SUV車型,長寬高分別為4700/1930/1625mm,軸距為2875mm。
在外觀方面,該車采用生命自然美學設計理念。而在內飾層面上,17英寸多點觸控中央控制系統(tǒng)+12.3英寸液晶儀表+HUD三屏具備互動能力 。
在車輛的功能性方面,該車除具備電動汽車上常見的V2L對外放電露營模式外,還支持V2V車對車放電。值得一提的是,V2V車對車放電,將采用直流電放電方式,放電速度更快。
在智能輔助駕駛功能層面,賽力斯SF5自由遠征版值得肯定。
硬件層面上,該車搭載SERES Pilot智能駕駛輔助硬件系統(tǒng),具有3顆高精毫米波雷達、 1個高感知攝像頭 、4個環(huán)視攝像頭和8個超聲波雷達。
軟件層面上,賽力斯SF5自由遠征版支持TJA交通擁堵輔助、ICA高速巡航輔助、ACC全速域自適應巡航、FCW前碰撞預警、AEB自動緊急剎車、LKA車道居中保持、DOW側方開門預警等10余項功能。
3
固態(tài)電池純電車即將發(fā)布
在賽力斯線上技術大會上,該公司宣布將在今年發(fā)布搭載固態(tài)電池的純電動汽車,其續(xù)航里程可達1000公里。
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要想達到1000公里并不難,但純電動汽車達到1000公里續(xù)航里程并不容易,賽力斯輕易立下FLAG,如果沒有真正實力,容易在事后被打臉。
之所以立下FLAG,賽力斯還是有些底氣的。
賽力斯CEO余海坤
從賽力斯的歷史看,該公司于2016年1月在美國硅谷成立,2017年就在美國加州取得自動駕駛測試牌照,足以見得該公司具備一定的技術實力。2019年,賽力斯回到重慶,進行產品落地工作。
賽力斯對于自己立下的FLAG,其底氣所在或許是源自美國的技術出身,另外就是該公司對于電機和電控等核心技術的掌握。
增程式電動汽車曾被認為是汽車市場向純電動汽車市場轉變的必經階段,而在技術復雜度上,增程式電動汽車由于涉及到內燃機增程器的開發(fā),因此難度更高。
而賽力斯發(fā)展增程式電動汽車積累下的電機、電動核心技術,也正是發(fā)展1000公里純電動汽車所需。
除了電驅動系統(tǒng)上的自信,賽力斯在新技術布局方面,同樣所有建樹。
據該公司CEO余海坤在演講中所說,賽力斯在全球范圍進行新能源核心技術的投資布局,投資了美國新能源汽車領域三家頂尖公司,包括固態(tài)電池TeraWatt、激光雷達公司Innovusion、美國豪華電動車品牌Lucid。
在新能源汽車發(fā)展初期,產品發(fā)展方向并不明確之時,賽力斯的增程式混合動力路線看起來是最接近實用化,最可能的方向之一。
隨著純電動汽車大方向的明確,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發(fā)展速度有所減緩。但隨著理想、嵐圖等定位較為高端的品牌紛紛進入到增程式混合動力的賽道,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的老玩家賽力斯用一款SF5自由遠征版也吸引到了消費者的注意。
而在賽力斯技術大會上,其所立下的1000公里固態(tài)電池純電動汽車的FLAG,能否實現,我們需要拭目以待。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汽車觀察家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kol/13697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