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以“智領低碳未來”為主題的“2021廣汽科技日”在廣汽研究院舉行,廣汽集團(601238)發(fā)布了圍繞電氣化的動力電池技術戰(zhàn)略“中子星戰(zhàn)略”,并正式對外公布了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和超級快充電池技術、ADiGO 4.0智駕互聯生態(tài)系統等黑科技,劍指智能化與低碳化發(fā)展。
在汽車產業(yè)“新四化”的浪潮之下,向科技公司轉型成為了多數車企的不二選擇。
4月9日,以“智領低碳未來”為主題的“2021廣汽科技日”在廣汽研究院舉行,廣汽集團(601238)發(fā)布了圍繞電氣化的動力電池技術戰(zhàn)略“中子星戰(zhàn)略”,并正式對外公布了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和超級快充電池技術、ADiGO 4.0智駕互聯生態(tài)系統等黑科技,劍指智能化與低碳化發(fā)展。
在活動現場,廣汽研究院設置了廣汽科技展區(qū),系統展現了廣汽集團在新能源、智能網聯、造型設計、動力系統、整車開發(fā)、地盤、數字化等方面的科技成果。
此外,本屆廣汽科技日,廣汽集團還聯合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yè)創(chuàng)新聯盟,共同舉辦了“2021科技創(chuàng)新前沿峰會”,與行業(yè)專家共同探討低碳未來的前景,解讀汽車技術發(fā)展的新趨勢。
發(fā)布中子星戰(zhàn)略 聚焦低碳動力總成
在此次發(fā)布會上,廣汽集團公布了其在動力電池技術領域的重大戰(zhàn)略——“中子星戰(zhàn)略”。在這一戰(zhàn)略的指導下,廣汽集團將深度開展動力電池及電芯的自主研發(fā)及產業(yè)化應用,擬開啟“低碳新動力總成”時代。
證券時報記 者了解到,之所以以中子星命名此次戰(zhàn)略,主要是取其“體積小、能量大”的含義,寓意著廣汽將用科技的手段打造電池技術領域的“中子星”。
據悉,廣汽集團的“中子星戰(zhàn)略”將從三方面進行技術推進,持續(xù)提升用戶體驗。其中,電芯方面,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和超級快充電池技術,將為解決用戶續(xù)航和充電的不同痛點而并行發(fā)力;BMS系統以域控制管理和大數據應用能力為電池保駕護航;電池包將具備“高安全、輕量化、高集成、低成本”四個維度的優(yōu)勢。
證券時報記 者了解到,早在十年前,廣汽集團就開始了在地坪鋰電池電芯領域的研發(fā),并自主建設了完善的動力電池電芯實驗室和試制生產線。目前,廣汽集團已經攻克了硅負極材料在大型動力電池上的應用性難題,形成了廣汽自主研發(fā)的“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這是一個從材料、粘結劑、極片到生產制造等領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近五十項專利的技術群。
該技術包括“納米復合硅技術”“自修復粘結劑技術”“梯度復合涂布技術”等,可讓電池內部的硅負極片像海綿一樣柔軟有彈性,使硅在充放電過程中的膨脹和收縮被限制和緩沖,不會碎裂。同時,也可像海綿吸水一樣,讓硅負極發(fā)揮大容量的優(yōu)勢,儲存更多的能量。通過該技術,可以實現鋰離子電池單體電芯體積減小20%,重量減輕14%;未來會進一步將體積和重量都減小和減輕一半以上。該技術還對延長電池使用壽命、提高鋰離子電池可靠性有明顯的作用。
據悉,搭載海綿硅負極片電池技術的廣汽埃安AION LX可實現續(xù)航里程超過1000km。目前,該車輛已經開展了夏季和冬季的高溫高寒測試。
而備受外界矚目的超級快充電池技術則使用了新型導電材料,搭建了高效的三維導電網絡,可提高電極材料導電能力。同時,該技術還采用了涂覆陶瓷隔膜和新型高功率電解液,可提高電池的倍率性能和熱穩(wěn)定性。
據悉,接下來廣汽集團將推出3C-500km、6C-500km兩個版本的快充電池滿足以不同用戶的快充需求。
其中,3C超級快充電池系統續(xù)航超過500km,可滿足用戶市區(qū)與長途續(xù)航要求。3C高倍率快速充電可實現0%-80%電量充電時間16分鐘;6C高倍率快速充電可以實現0%-80%電量充電時間8分鐘, 目前,6C超級快充電池正在開展量產搭載測試。
據悉,在今年9月,廣汽的超級快充電池技術將首次搭載在廣汽埃安AION V上。與此同時,廣汽集團還計劃在2021年內布局超過100個超級快充站。
發(fā)布ADiGO 4.0智駕互聯生態(tài)系統
在本屆廣汽科技日活動現場,廣汽集團還發(fā)布了ADiGO 4.0智駕互聯生態(tài)系統。據悉,這款系統是廣汽集團在ADiGO 3.0基礎上,通過對用戶使用習慣進行研究分析后的升級版本。
據悉,ADiGO 4.0囊括了廣汽全新一代的智能操作系統G-OS,該系統由廣汽集團與科大訊飛聯合成立的星河智聯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fā),可通過AI、大數據等實現個性化推送,達到“千車千面、千人千面”的效果。
在自動駕駛系統方面,全新升級的領航駕駛輔助系統,配置了31個智能感知傳感器,可支持高速公路和匝道內單車道巡航、自動換道、自動超車、自動上下匝道、記憶泊車系統等功能。
在此之前,廣汽集團提出了“e-TIME行動計劃”,并以“無科技,不廣汽”作為公司的價值主張,此次廣汽科技日所展示的各項黑科技,就是廣汽集團在科技創(chuàng)新領域厚積薄發(fā)的成果。據悉,截至2020年底,廣汽集團的自主研發(fā)已投入累計超300億元。
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資本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kol/14407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