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造車的華為卻在汽車行業(yè)里擁有了愈發(fā)可怕的存在感。一方面,華為與各大汽車制造商進行合作,為它們提供智能網(wǎng)聯(lián)等方面的技術,公布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品牌HI,將HiCar應用于眾多品牌車型中;另一方面,華為也在賣車,上海車展期間,華為與小康集團旗下新能源車賽力斯聯(lián)合推出華為智選版SF5,宣告賣車業(yè)務正式啟動。
近日,華為賣車又傳來新消息,華為計劃7月底前在200家體驗店賣車,年底拓展到1000家以上,擔任消費者BG CEO以及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CEO的余承東在公司內(nèi)部定下了明年銷售30萬臺的目標,華為與車企的分成為銷售額的10%左右。
值得關注的是,以目前的成績看,華為賣車的成就尚可,華為上線銷售的第一款汽車賽力斯華為智選SF5(下簡稱SF5),目前一個月預定量已超過6500臺,而后續(xù)將與華為合作賣車的車企還包括比亞迪、北汽、奔馳和長安等。
那么,在華為實現(xiàn)年銷量30萬臺目標的過程中,車企們尤其是如賽力斯、極狐這樣與華為深度綁定且處于弱勢的車企們,會不會因此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收獲頗豐呢?
看似雙贏的“華為賣車”
華為為汽車提供智能網(wǎng)聯(lián)方面的技術并不令人意外,畢竟這是一個把通信技術做到世界頂級水平的企業(yè)。但其下場賣車卻是讓很多人難以理解的事。
對于汽車業(yè)務,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此前的表態(tài)是,“中國每年3000萬臺車,未來會更多,即便只做中國市場,每年能從每臺車上平均獲得1萬元的收入也足夠了?!倍谛假u車計劃時,余承東的解釋說,“美國四輪制裁后,華為手機這種高頻、剛需、海量的產(chǎn)品業(yè)務遇到巨大的困難,智能電動汽車銷量雖然沒有手機那么大,但是單價高,能夠彌補手機的銷量缺失?!?/span>
顯然對于華為來說,賣車就是為了賺錢,為彌補手機業(yè)務暫時性萎靡。眾所周知,華為目前在國人心中的地位可謂“貴不可言”,吸引了一眾死忠粉。而從其首款上架的汽車一個月訂單就超過6500臺的成績來看,其賣車也是順風順水,達到賺錢的目的似乎并不是難事。
而對于車企來說,誰會不希望一個新的銷售渠道帶給自己銷量呢?更何況有了華為的標簽對于大多數(shù)車型來說都等同于多了一個IP加成。值得一提的是,極狐、賽力斯品牌與華為有著深度綁定,極狐品牌與華為攜手打造了全球首款搭載3激光雷達量產(chǎn)車——阿爾法S華為HI版,賽力斯則成為了華為賣車的首個品牌。而無論是極狐還是賽力斯品牌,它們的銷量都不高,乘聯(lián)會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3月賽力斯SF5銷量僅為54輛;中汽協(xié)數(shù)據(jù)顯示,極狐品牌3月銷量也僅為71輛。
不具名汽車工程師對《道哥說車》編輯表示,如果華為明年真的能完成30萬銷量目標,對賽力斯和極狐這種“置死地而后生”的品牌來說,是件好事!
劍是雙刃的
華為賣車對于華為和車企雙方都是好事,這個猜想建立在華為賣車順利的情況下。但華為賣車真的會順利嗎?
不具名汽車分析師對《道哥說車》編輯表示,華為賣車,不是簡單的用手機門店的數(shù)量和汽車品牌的4S店數(shù)量做對比。新能源汽車雖然沒有了傳統(tǒng)的發(fā)動機,但是并不意味著新能源汽車就不需要維修保養(yǎng)。退一步說,交付車輛也需要有個停車位,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手機門店在繁華路段,停車位罕見。華為賣車順利與否存在不確定性。
值得關注的是,從目前華為對賽力斯品牌車型的銷售情況來看,車型生產(chǎn)制造為賽力斯母公司東風小康汽車,售后這塊也是歸屬賽力斯,華為做的就是賣車。而如果華為要實現(xiàn)如傳統(tǒng)汽車銷售線下門店一般的交車、售后方面的服務,免不了進行大規(guī)模門店改造,屆時華為面臨的也將是一筆不小的投入。
而對于賽力斯、極狐等汽車品牌來說,華為賣車、軟硬件支撐的標簽越強,也就意味著本品牌的品牌力越難突顯。不具名汽車工程師表示,靠“華為Inside”品牌打天下行不通,國際品牌難以用它,一線新勢力自己干,一線傳統(tǒng)品牌防著它,只有三線品牌由其擺弄。顯然,對于賽力斯、極狐等偏弱勢品牌而言,與華為合作固然能夠帶來銷量的提升,但本身也將受制于華為。
宣稱不造車的華為,如今在汽車行業(yè)干的越來越起勁了,其到底會給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yè)帶來哪些影響呢?還是說,將“陷”身于此?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道哥說車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kol/14718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