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保值前景更光明
保值這個話題,一直是新能源的痛處。
原因有很多,愿意買的人少、產品更新?lián)Q代快、新車價格波動大、電池不經用等等。
結果就一個:二手新能源賣不出好價錢。
行業(yè)里一度有“一年骨折,三年躺平,五年歸零”的說法。大意是,一年車齡的,價格打對折;三年車齡的,估價隨緣,多少給點意思一下;五年車齡的,基本可以白送。
新能源還是非主流的時候,這么慘的保值率,問題沒那么大。
考慮到消費主要集中在一頭和一尾,不差錢的“大戶人家”添置一臺新能源,不會太在意保值;買個便宜的小電動代步,還能免費拿張牌照,自然也不會奢望保值。
如今新能源快速普及,按9月銷量計算,滲透率已經達到20%,已然屬于市場中的主流選擇。尋常人家越來越多地考慮新能源,保值就成了一個繞不開的問題。
01
論保值,新能源沒那么不堪
客觀來講,這個時間點看新能源的保值率,結果比之前更有意義。
為什么這么說?2019年之前,活躍在新能源市場的,多半是各種油改電和初代混動產品,吃著政策紅利,產品一言難盡,保值自然指望不上。
從2019年開始,新能源真正開始轉型。
標志性的事件,一是特斯拉Model 3的進入(年初進口,年末國產),二是蔚來、威馬、小鵬等新勢力開始交付。
到今年,正好是三年時間。眾所周知,衡量保值率,使用最多、最靠譜的指標,就是三年車齡的二手車價格。
所以,這些更“純正”的新能源產品,它們的三年車齡二手車進入市場,顯然更能反映新能源保值率的真實面貌。
從結果來看,一個事實仍然明顯:新能源不如燃油車保值。
根據汽車流通協(xié)會9月份的《保值率研究報告》,插混車型三年保值率平均48.9%,純電車型39.1%。同一份報告中,大部分燃油車的三年保值率都在60%-70%之間。兩者差距,大約在15%-20%。
汽車之家的數據,大體支持這個結果。經過和燃油車對比,新能源的平均保值率,要低15%左右,不管一年車齡還是三年車齡。
15%的差距,很顯著,但沒那么不堪。而且,時間再往后,這個差距只會縮小。
原因有兩個。首先,近來行業(yè)受“缺芯”沖擊,新車供應不足,二手車價格水漲船高。BBA等豪華品牌,甚至搞出了開票價回收一年期二手車的做法。這種情況下,燃油車的保值率,本就位于高點,回落只是時間問題。
相比較來說,新能源受“缺芯”影響小,新車供應充足,二手車價格穩(wěn)定。后續(xù)行情回落,整體保值率也不會受太大影響。
其二,也是更重要的一點,新能源市場的結構,已經和以往大不同。純正的電動產品和新一代混動產品,正成為主角,“政策型產品”正在退出。相對應地,在新能源二手車里,隨著好產品的比重越來越大,整體保值率自然會上去。
02
基本邏輯沒有變
當然,新能源是個大門類,銷量份額雖然不高,產品卻是五花八門。
按照汽車之家的最新統(tǒng)計,目前在售的新能源產品,有超過250款。按照9月銷量計算,平攤到每款產品,大概1000多輛,足見市場之分散。這250多款產品里,有120款產品上市不足一年,意味著還沒有足夠的二手車流入市場。
即便如此,剩下130多款產品,也足夠龐雜。單看平均保值率,說明不了太多問題。
具體到品牌和產品,從大的邏輯看,決定保值率的,逃不脫供需關系。需求量大的,保值率高。需求量沒那么大的,如果供應量比較有限,保值率也不會差。
比如,目前插混的整體保值率高于純電,未必因為二手插混的需求更大,更大可能是因為車少。
畢竟,相比純電,插混的市場集中度高得多。二手市場里,挑來揀去,也就那么些品牌和產品。稀缺的,比如保時捷帕拉梅拉插混,三年保值率超過90%。寶馬5系和奧迪A6插混,三年保值率也分別高達70%和64%。
供需這個大邏輯下,特斯拉的保值率高,不令人意外。
根據汽車流通協(xié)會9月數據,特斯拉三年保值率平均62%,低于BBA和日系品牌,但比起大多數燃油車品牌,并不遜色。實際上,特斯拉原本可以更高,只是近來產品連續(xù)調價,多少影響了二手車價格。
蔚來三年保值率56%,放在豪華和自主兩個陣營里,都屬于中等偏下。考慮到蔚來初代產品中存在的問題,這個成績不算差。同時也說明,在這個高端細分市場里,供需總體穩(wěn)定且獨立。
比亞迪三年保值率57%,在自主陣營里暫時靠后,但眼下純電及DM-i產品熱銷的勢頭,后期保值率提升,沒太大疑問。
把范圍放寬到一年保值率,供需邏輯更加明顯。Mini EV、漢這樣的熱銷產品,保值率都在80%上下;蔚來ES6、ES8、特斯拉Model 3、小鵬P7等,也有75%。總體來說,已經和燃油車水準相近。
拖后腿的(一年保值率65%以下,三年保值率50%以下),不出意外,基本都是自主和合資品牌的油改電產品。這些“大路貨”,產品力一般,又沒什么獨特定位,在新車市場里多半已經有價無市,更別提二手車保值了。
03
怎樣才能更保值
所以,從供需邏輯看,隨著市場里新舊交替,新能源的保值率,前景很光明。
但有一點需要注意,目前新能源二手市場,體量極小,流通渠道、交易方式還比較單純。
從汽車之家的數據看,今年上半年,全國二手車交易843萬臺,其中新能源只有20萬臺左右,比重2%出頭。
從二手車商戶看,全國超過10萬家商戶里,涉足新能源的不超過15%。其中,專營新能源的,全國只有60家。
除此之外,就是官方二手車平臺。主機廠自己當中介,從用戶手里買車,再把車賣出去。甚至,早先新能源二手車交易困難時,包括特斯拉、威馬、歐拉、幾何在內,不少廠家搞官方保值回購,為二手車兜底,保值率大概在兩年6-7折,三年5折的水平。
不過,保值回購這種玩法,說到底,只是權益之計,沒法大面積、長時間去做。更長遠的辦法,是自建一套二手車交易體系,但跑通從收車到賣車的鏈條,也是費時費力。
最主要的,目前的行情,主機廠涉足新能源二手車,基本都是貼錢運行,促進新車銷售。二手車業(yè)務本身,商業(yè)上并不成立。既然貼錢,能貼多少、貼多久,都很難有譜。
這種情況下,即便流入二手市場的優(yōu)質產品越來越多,怎么消化,也會是個難題。
目前的渠道模式,更像零敲碎打,各搞各的,沒什么體系。應付眼下這點交易量,勉強可以。未來,二手新能源量越來越大,產品越來越多樣,沒有相對統(tǒng)一的評估和交易體系,怕是再好的產品,也很難完全兌現(xiàn)價值。
怎么讓新能源更保值,還得主機廠、行業(yè)機構和主管部門一起,好好做些功課。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巴客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kol/15935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