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北京/上海、廣州車展,有一個有趣的發(fā)現(xiàn):媒體日與觀眾日大不相同。譬如,吹拉彈唱、沿街叫賣、舉牌游行、美色娛人等等,在媒體日大都看不到。換句話說,媒體人看到的都太正兒八經(jīng),缺了那喧鬧的人間香火氣。
11 月 18 日,貪戀這份人間香火氣,我們重返了廣州車展,并將觀察相對集中在了即將正式交付的小鵬汽車展臺.試圖看看:
那些買票進館、持幣待購的車主/準車主,誰會去逛這樣一家新造車公司?他們是什么人?關注什么?又對什么不放心?
一個在汽車產(chǎn)業(yè)變革十字路口,有趣味的觀察。
先說大勢。與今年北京車展將新能源館放在靜安莊老館類似,這次廣州車展也單獨開了兩個展館專門陳列新能源車。位置.....也算「偏僻」吧:B區(qū)3樓的最邊角。
新能源館
地方一「偏僻」,從游覽的角度來看,去的人就會少。所以廣州車展主辦方很「雞賊」地將豪車館放在邊上。
有點拍糊了
9.3 是豪車館,什么賓利、保時捷、羅倫士;10.3、11.3 是新能源,特斯拉、蔚來、威馬、前途、廣汽新能源、上汽榮威,對了,還有剛剛發(fā)車的「天際」都在這兩個館。
小鵬展臺
但即將宣布 G3 上市交付的小鵬汽車,卻并沒有將展臺安置在新能源館,反而是在主展區(qū)的 5.1 展臺,跟奔馳、福特、紅旗擠在一起。
這個做法,類似于蔚來第一次參展時也選擇上海車展主會館一樣。新廠牌,需要更多的人前亮相。畢竟,從人氣上來看,新能源館與主會館還是差距比較明顯。
當然,弊端也不是沒有。在將近四十位參觀者當中,有超過一半是第一次接觸純電動車和新造車公司。而新能源館的參觀者,相對就比較精準。
先說說這些第一次體驗的人是怎么看待純電動車和小鵬的。
嚴格定義下這「第一次體驗」的人群:
從 24、25 歲到 35 歲之間(確認過最大歲數(shù)的在 35 歲),大多兩兩相伴來看車,或者是朋友,或者小夫妻。對「小鵬汽車」有所耳聞比例還比較大,但大多隨機逛到進來看看。參觀時長在 15 分鐘左右。總?cè)藬?shù)在十五人之內(nèi)。
這批人,作為垂直專業(yè)的「智能電動汽車媒體」的我們,很多時候成為了回答者。被問的多了,大體上也就知道他們想問什么?
按照次數(shù)多少,排列如下:
1. 這么大一塊前風擋挺酷的,可是會不會很曬?維修成本貴不貴?
2. 這么大一塊中控屏好酷,但好不好用?
3. 中控臺儲物空間豐富,不過檔把在哪里?
4. 車頂?shù)哪莻€攝像頭也挺酷的,不過會對風阻有影響嗎?
5. 自動泊車功能到底有沒有工作人員說得那么神奇?
6. 續(xù)航 360 公里夠用嗎?
或許你已經(jīng)注意到,續(xù)航反而是我們相對被問得最少的一個問題。這并不是因為續(xù)航不重要。只是在展臺上,一輛新車的差異化會更容易被人注意到。
或者說,這就是所謂的「越級體驗」。
在汽車產(chǎn)業(yè)大變革的當下,由「智能化」驅(qū)動所帶來的「越級體驗」已經(jīng)不僅僅是「比同價位對手尺寸更大,空間更大,動力更強,用料更足」,更多還在是否更具科技感、更個性化、更趨近與智能手機同樣的體驗。
譬如,全玻璃前風擋,某種意義上很類似手機的全面屏,提升的是整車的「空間通透感」,同價位獨一份的全景「落地窗」。
又譬如中控臺。純電動汽車的一大優(yōu)勢就是,空間利用率會更好。沒有了傳統(tǒng)燃油車的變速箱、換擋部件后,電子檔把的置放空間就有了更多選擇余地。相對于比較 low 的「旋轉(zhuǎn)檔把」,G3 的懷檔無疑是更高級的。順帶說一句,G3 那一塊 15.6 英寸的中控大屏是真的流暢,同價位的佼佼者。
于是,提問多的就會是「全景落地窗」、「中控大屏」和「車頂攝像頭」這些「越級」或者「差異化」的東西。
當然,看不上電動車,怎么也不會選擇小鵬。
83 年的湖南人熊先生在廣州從事外貿(mào)行業(yè),車展前就定了奧迪的 Q5 L。這次在小鵬展臺就看了兩分鐘。他的感覺是,傳統(tǒng)汽車品牌,質(zhì)量是有保障的。他雖然也關心智能駕駛,卻覺得燃油車也能做到同樣的水準。
與他持同樣看法的,還有來自湖北、27 歲,從事電商的小章兩兄弟。他們專門來看寶馬 530 Le,持幣五十萬待購。就他看來,純電動車很難成為主流。
在跟熊先生、小章等等交談上,總能聽到這樣的一些「偏見」:
跑了五十公里就要充電
十萬塊錢車,換塊電池就要七八萬
電動汽車看起來像「玩具 」
……
將「偏見」打上問號,原因是人家這種認知是有基礎的。前兩年騙補的那些純電動車,基本涵蓋了傳統(tǒng)主流大廠,這鍋必須得背。
接著來說說對小鵬汽車或者說新造車公司有所了解的人。他們是怎么看待G3 和新造車公司的。
溝通的比較深入的是 35 歲定居佛山的茂名人楊先生。將自己定位在「持續(xù)學習者」的他,18 日當天是帶著小女兒來看車的。
他說,他過來看小鵬 G3,是因為之前看過一個拆解視頻,發(fā)現(xiàn)這一臺十幾萬的新能源車,有這么高的質(zhì)量,用了很多好料。這次看過之后,依然覺得蠻驚艷。
「總體造型品質(zhì)不錯,全部用質(zhì)量靠譜供應商。純電動在市內(nèi)開。一家人短途完全足夠。我家在佛山,有充電基礎很方便?!?/span>
有意思的,是楊先生非常不看好傳統(tǒng)車企打造的純電動車,「傳統(tǒng)主機廠,譬如一汽北汽等國企做的都很不靠譜,就想拿排放指標?!?/span>相反,他非??春眯略燔嚬?,覺得這些新造車公司為了打市場,會良心造車。
楊先生說,自己父母就是修車的,而他自己是一名車迷,家里買了十臺車,五臺新車五臺二手車。
「從供應鏈和國外情況來看,只要良心造車,十幾萬就能造車一臺很好質(zhì)量的車,」
他還給小鵬 G3 提了些意見,譬如外形很有殺傷力,他自己喜歡,但老婆可能喜歡圓潤點,不能只為「年輕人造車」,家里管事的還是老婆。
在小鵬展臺的預訂洽談區(qū),還碰到一位樂先生。樂先生從事過汽車媒體行業(yè),年齡比較大,也看過很多車。
小鵬汽車洽談室
「你看這車的輪轂和造型,十幾萬的車這個用料很棒了?!箻废壬@次有意訂一臺車。在他看來,小鵬最大的優(yōu)勢就在于「個性化」。
在某傳統(tǒng)整車廠負責中控設計的唐先生則覺得小鵬的中控以及車機系統(tǒng)表現(xiàn)很不錯,「小鵬 G3 做得的確不錯?!?/span>
現(xiàn)場隨訪下來,一個很深的感觸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傳統(tǒng)車企「為了指標」、「騙補」的刻板印象非常有基礎。某種程度上,正是它們這種「不靠譜」印象,給了小鵬汽車等「新造車公司」空間與時間。
但是,在問及是否會買一輛 G3 時,很多「心動者」卻往往會說「要再看看」,原因主要在于「還沒試駕」,也想聽聽「開過的人」怎么說。
譬如上文提到過的楊先生就說,他就說自己買車一般不聽銷售怎么說,自己會去翻資料,看開過的人怎么說。
在小鵬 G3 內(nèi)看了很久的陳先生夫婦,來自湖南常德石門。
陳先生今年 30 歲。他說,他們已經(jīng)有一輛燃油車,這次專門來看小鵬 G3。整車內(nèi)飾,包括前擋風大玻璃、中控大屏等等都比較滿意。陳太太說「(后排空間)我個子,也還不錯 」,但「沒有試駕過,不知道到底怎樣。」
小鵬展臺
很多還會對比其他新造車公司的同類型車。
90 后,來自清遠、從事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的陶先生說,雖然威馬尺寸看起來更大,但是內(nèi)部空間有點失望,跟小鵬比沒有優(yōu)勢,中控設計感不足。傳統(tǒng)的換擋結(jié)構浪費空間,電動車的儲物優(yōu)勢沒有表現(xiàn)出來。
他說他愿意接受新造車公司的車,也喜歡 OTA 等智能汽車特質(zhì)。他覺得這是互聯(lián)網(wǎng)人的特性,也是年輕一代人的特點。身邊也有一個朋友訂了小鵬,拼命勸他買,這次就是來對比的。看完的感覺是「雖然蔚來更貴,但是在新勢力里面還是更喜歡小鵬,中控的一體感更強,車機系統(tǒng)可玩性也更強?!?/span>
只是,如果購車,他還會再等等,再看看。
對于個體而言,購車是一個綜合平衡的過程。而從「賣車角度」看,刷卡買單永遠是最容易的環(huán)節(jié)。難的,是前面「建立消費信心」的過程,是找到第一批用戶,讓第一批用戶感受品質(zhì)的過程。
對于小鵬汽車這樣的造車新公司來說,其品牌/口碑是隨著一臺臺車賣出、一個個點贊/吐槽慢慢積累出來的。對此,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心里很清楚,認為口碑/好評只會在交付后才出現(xiàn)。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電動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kol/8162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