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TESLA)”,美國電動車企業(yè)中走豪華路線的品牌,近日一枝獨秀地大獲成功。其主打車型Model S一季度銷售4750輛,給前景迷霧重重的全球電動車產業(yè),打了一劑強心針。
看好中國巨大的豪車市場,特斯拉第一家體驗店即將在北京三里屯開業(yè)。特斯拉被媒體稱為電動車產業(yè)中的”蘋果”。依我看,真是小瞧了這款豪車。蘋果再奇跡,也是屌絲們拼上一兩個月血汗錢買得起的物件。特斯拉應該是手機里的VERTU————一款鑲滿鉆石,價格動輒幾十萬元的手機豪華品牌。
特斯拉Model S在美國售價六七萬美元,有媒體折算,預計在中國售價50萬元。這真是小看了中國的高額稅收和經銷商的盈利胃口。給您一個參照:2001年,我去英國的本特利工廠采訪,被告知,當時最頂尖的訂制本特利豪車在英國價格折合人民幣300萬元;回國不久,在車展上亮相的一款本特利展車竟賣了800萬元。說實話,在美國市場7萬美元的豪車,在中國100萬元恐怕是打不住的。
然而我相信,正是因為價格昂貴,特斯拉會有不錯的市場前景。在中國,東西貴,不一定有市場;東西貴得離譜了,才一定熱賣。一個在布料上刷上油漆作的女包,在中國都能賣一兩萬元,且不說特斯拉這樣有技術含量的產品。
回到電動車的技術主題上。特斯拉Model S百公里提速不到5秒;機器人更換電池只需90秒,號稱比汽車加油還快;續(xù)航里程400多英里;性能著實了得。但是像特斯拉換電池每次收費160美元,絕非百姓可以承受。其實,我也試駕過的類似高性能電動車,比如奧迪的電動R8,奔馳的電動SLS,技術水平都超越特斯拉,只不過價格更高不可攀。更加不是百姓盤里的菜。
高端小眾產品,和面向百姓日常出行的量產電動車,走的是兩條完全不同的路。說到底,中國的比亞迪、眾泰生產的電動車追求的是價格實惠,充電方便,用大銷量攤薄成本,逐步擴大電動車與傳統(tǒng)汽車的比較優(yōu)勢。中國汽車業(yè)的新能源技術已經被證明,靠一哄而上的大躍進沒戲,還是要一個一個企業(yè),耐得住寂寞,靠掌握自主核心技術,靠百姓買單才是出路。
來源:鳳凰汽車
作者:李安定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news/pinglun/2075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