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國家863”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監(jiān)理咨詢專家組組長,原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機械部汽車工業(yè)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王秉剛在接受人民網訪談時表示:一定程度上,一些地方存在熱衷于鋪攤子、重復投入、重復建設,而且處于跟蹤模仿外國技術階段、產學研脫節(jié)、科技資源分散的情況。作為電動車技術領域的專家,王秉剛強調:電池產業(yè)是電動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發(fā)展階段中比較突出的問題。
王秉剛認為,在整車產業(yè)受到國家準入制度的限制,自己建整車廠現在受到限制的當下,電池廠并沒有受到限制。很多地方認為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一個核心部件、核心技術,很多地方都想有這個機會就趕緊上這個產業(yè)。但是,在電池產業(yè)蓬勃發(fā)展的背后,一系列的隱患逐漸浮出水面:現在據了解,電池的投入項目有幾百個。有些人是缺乏對電池的了解,投一點錢,買點設備,就開始做。還有一些不成熟的技術在里面混水摸魚,有些地方急于求成,所以甚至有一些虛假的東西在里面,這些問題非常值得大家關注。
在諸多企業(yè)紛紛上馬電池項目的當下,王秉剛指出:除了電池項目的盛行進入電池產業(yè)門檻不高的原因以外,還有其他的因素,如利益的驅使。他一針見血地指出:就是對電動車發(fā)展形勢認識的盲目性。
王秉剛表示;電動車技術本身不像傳統汽車那么成熟,整車技術也不成熟,零部件的技術也不成熟。我們判斷電動車的發(fā)展得有一個過程,少說也得有十年,才會逐漸發(fā)展。一邊發(fā)展,一邊技術成熟。但是很多地方對這個形勢缺乏判斷,認為電動車很快要起來,大家趕緊搶機會,趕緊發(fā)展。它是朝陽產業(yè),但需要時間?,F在很盲目地投一些電池設備。我們在某些方面需要冷靜一些。
( 編輯/李艷嬌 )
來源:人民網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news/pinglun/709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