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年伊始,各家新能源車企開始陸續(xù)公布自己2019年最后一張成績單。
不同于2018年的氣勢如虹,2019年,新能源市場迎來首次同比連續(xù)負增長,身處其中的各大車企也面臨著巨大的銷量和經營壓力。
作為曾經連續(xù)六年奪得中國純電動乘用車年度銷量冠軍的企業(yè),北汽新能源還能第七次穩(wěn)坐銷冠寶座嗎?
答案是肯定。1月9日,北汽藍谷公布其子公司北汽新能源2019年成績單——150,601輛,北汽新能源也第七次奪得國內純電動汽車年度銷量冠軍。
在不久之前的長白山媒體溝通會上,北汽新能源黨委副書記連慶鋒說“不以銷量論英雄”,其實他謙虛了。雖然2019年銷量同比微跌4.69%,但考慮到2019年整體大盤的不景氣,以及自身產品結構優(yōu)化升級的客觀影響,這個成績依然可圈可點。一方面,北汽新能源守住了15萬輛的量,第七次奪得國內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另一方面,在2019年堅持高質量發(fā)展思路下,其產品結構、品牌打造以及企業(yè)經營等方面都實現(xiàn)了全新突破。
補貼大幅退坡,個人市場需求疲弱,網約車市場趨于飽和……2019年,消極因素不少,可謂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關鍵一年。雖然整個行業(yè)都說眼下是寒冬,但人們并不灰心,因為歷經十年歷練,行業(yè)里的頭部玩家已非當年羸弱之態(tài)。
在逆境中拿下了第七個中國純電動汽車銷量冠軍,北汽新能源走過了自己的第十個年頭。這十年,北汽新能源的發(fā)展史,也是整個行業(yè)發(fā)展的微觀縮影。
對于北汽集團,北汽新能源的意義是重大的,掌門人徐和誼甚至用“北汽新能源之于北汽集團,就像深圳之于中國”來比擬。十年之際,北汽新能源再出發(fā)。只不過,這次是與北京汽車自主品牌一道,共同采用BEIJING品牌,向全球喊出了“從BEIJING到世界向未來”的口號。
在這樣的時刻,我們有必要回望它的來時路,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看清它的未來。
造車新勢力的鼻祖,一窮二白起步
2014年,隨著16項相關政策的推出,中國新能源汽車呈現(xiàn)爆發(fā)式增長,被業(yè)內定義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商業(yè)元年。
而早在元年到來的5年前,北汽就率先投入了純電動汽車領域,成為國內第一家獨立運營的新能源汽車企業(yè),可以說,北汽新能源才是造車新勢力的鼻祖。當時的市場、技術以及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程度都可以用“一窮二白”來形容。
“我從2011年開始接觸電動車,后來2013年北汽新能源和易卡先鋒租賃公司做了第一代電動汽車分時租賃,我負責推廣工作。那時的車型是北汽E150EV,只能跑八九十公里左右,消費者對它的認知還只是一個比老年代步車略高級的新車型。”一位新能源行業(yè)產業(yè)鏈從業(yè)者告訴第一電動。
作為降低開發(fā)風險、迅速占領市場戰(zhàn)略下的產物,主要依賴傳統(tǒng)車改裝平臺的EV系列迅速打開局面,以“衛(wèi)藍先鋒”、“十城千輛1元體驗”等活動作為平臺,E150EV等多款車型開始進入一些重點城市私人市場。這不僅對北汽新能源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更對行業(yè)產生了破局效應,極大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的普及。
(衛(wèi)藍先鋒行動首批200名車主交車儀式)
隨后,完成第一波經驗積累的北汽新能源在2017年帶來全新車型,一經推出,該車型就拿下當年和次年單車型銷量冠軍,甚至登上了全球新能源車型銷量冠軍的寶座,這就是被譽為“國民神車”的北汽EC系列。
第一代國民車誕生,市場培育功不可沒
其實,大多數消費者認識北汽新能源,是從EC系列的熱銷開始,而EC系列的熱銷則與當時的環(huán)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2017年,是新能源汽車迎來爆發(fā)的一年,以北京為例,那時因為搖號政策,燃油車的中簽率十分低,而沒有限購束縛的新能源車讓消費者看到了希望。北京市小客車指標管理信息系統(tǒng)顯示,2016年上半年個人申請數還能被完全滿足,但下半年供需平衡很快打破,到了2017年,前兩期便已將全年個人指標發(fā)放完畢(最后兩期分配數為前期過期指標再投放),而市場需求量卻幾乎成倍增長。
對于主銷市場就在北京的EC系列,在如此緊張的市場供需關系下,無論是占號還是剛需,補貼后5萬左右、有北汽品牌加持的EC系列未嘗不是首選。同時,與眾多出行公司的深度合作,讓更多消費者有了體驗EC系列的機會,市場也得以進一步拓寬。
然而,隨著新能源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政策紅利的消退以及新能源汽車消費趨于成熟,微型電動車逐漸被邊緣化。
“作為中國新能源起步階段重要的‘國民車’,EC系列承擔了市場培育、消費者教育、技術先驗的責任,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發(fā)展歷史上做出了重要貢獻,這點無可厚非。但新能源市場的進一步推廣以及與燃油車對價的重任,顯然不是它能承擔的。”一名汽車行業(yè)分析師告訴第一電動。
就像一些著名的演員因出演的角色太過經典反而被限制了戲路一樣,EC系列給北汽新能源帶來的固有印象成為其向上發(fā)展的阻礙,但好在北汽新能源再次踩對點,迎合市場形勢,推出了下一款明星車型。
新爆款超出預期,初步完成品質向上
如果要評價北汽新能源2019年的表現(xiàn),EU5這款車型一定繞不過,而這款車型取得的成績則是北汽新能源實現(xiàn)產品與品牌向上的最好證明。
早在2018年6月,北汽新能源營銷公司總經理李一秀就向第一電動透露,EU5一二線私人市場的訂單超過了預期,同時還收到大量網約車訂單。李一秀還預測,EU5的銷量很有可能在預估目標基礎上翻倍,成為新的爆款。
此時,距離EU5在2018北京車展上亮相上市僅僅過了兩個月。
隨后EU5的表現(xiàn)讓李一秀的預測一語中的。
對公市場的搶眼表現(xiàn),讓EU5的銷量一路走高,EU系列也從2019年開始正式接替EC系列成為北汽新能源的銷售主力,最終以累計11.1萬輛的銷量成為2019年度車型銷量冠軍。
EU系列的成功,產品力是關鍵。
第一電動曾對EU5R500車型進行續(xù)航級能耗測試,高速工況下,其表顯續(xù)航里程與實際續(xù)航里程相差比例大概在1:1.22左右(即表顯續(xù)航里程消耗1.22km,實際行駛1km);而在城市路況,這一比值約為1:0.8(即表顯續(xù)航里程消耗0.8km,實際行駛1km)。續(xù)航能力的表現(xiàn),EU5可圈可點。
而在電動車最容易變成“電動爹”的冬季,EU5的表現(xiàn)依然能做到秒殺當時的同級別車型。
第一電動曾在北京冬季白天0℃,夜間-10℃氣溫條件下,以D擋模式,1擋能量回收(最弱),空調制熱的情況下對EU5進行測試,結果顯示,北汽EU5續(xù)航效率能夠達到60%以上。也就是說,標稱460km的續(xù)航,在相對比較費電的駕駛方式下,實際至少可以到280km左右。同時,其快充技術能讓電池從30%電量充至80%只需要30min,極大提升了用戶的使用感。
在續(xù)航與充電兩大痛點處有扎實表現(xiàn),再加上作為緊湊型純電動轎車,空間上的表現(xiàn)也超出預期,得到消費者認可并不意外,在網約車市場火爆更是情理之中。憑借EU5,北汽新能源如計劃實現(xiàn)了品牌向上,產品結構升級。
但這僅僅是開局,要實現(xiàn)更高質量的發(fā)展,依靠EU5一款車型遠遠不夠。
下一個十年的使命
今年1月6日,北汽集團在長白山腳下公布了2019年業(yè)績和2020年戰(zhàn)略規(guī)劃以及“大北京”品牌戰(zhàn)略。
“大北京”包括“BEIJING”和“北京”兩大事業(yè)板塊,其中BEIJING定位為“世界級綠色智慧出行和科技創(chuàng)新品牌”,仍將專注于純電動。
據了解,2020-2025年這5年時間,北汽對BEIJING品牌200億的研發(fā)投入中,新能源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目標是要在2025年,助力BEIJING品牌實現(xiàn)40萬輛年銷量,其中70%為純電車型。
這樣的體量一款爆款顯然無法滿足,一定是依托于一個爆款產品的矩陣。
“我們已經形成了BE11、BE21、BE22三大平臺,來覆蓋了未來5年的30多款的產品。通過平臺化的工作,能夠實現(xiàn)有效的一個開發(fā)周期的檢驗,特別是實現(xiàn)成本大規(guī)模下降。”在媒體溝通會上,連慶鋒介紹道。很明顯,北汽新能源也希望通過構建產品矩陣,在“量”和“質”上實現(xiàn)更大突破。
但這并非易事。
事實上,北汽新能源對此已經有了清晰認識?!拔覀兊年P鍵‘卡脖子’技術短板仍然突出、核心資源掌控力度依然不足、產品競爭力亟待提升、整體體系能力仍需增強,政策切換、市場變化帶來的生產經營壓力正與日俱增。但是,面對困難不退讓、面對高峰敢攀登,正是北汽新能源能夠取得十年輝煌成就的決定性因素,也將成為我們破局而上、再創(chuàng)輝煌的最重要利器!”在北汽新能源成立10周年內部大會上,北汽集團、北汽新能源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如此表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唯有守住商業(yè)底層邏輯、把握社會進步的頂層邏輯,認清行業(yè)形勢,才能從紛亂的戰(zhàn)局中脫穎而出。
“再窮也不能窮研發(fā),我們面臨的是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對各類投資項目進行嚴格控制,但一定要保證研發(fā)投入的增長”。在談到未來規(guī)劃時,連慶鋒說道,“此外,我們還將聚合高端資源,讓供應鏈的管理能力加速升級。比如,與寧德時代的進一步深化合作。去年我們聯(lián)合開發(fā)的CTP無模組電池包,電池成本將大幅下降,這將是2020年的一大亮點,”
顯然,以“一個衛(wèi)藍夢 兩個世界級”為企業(yè)愿景的北京新能源想好了接下來的路。
除此之外,BEIJING品牌的營銷等方面的整合呈現(xiàn)效益,北汽新能源大量壓縮了成本?!拔覀兺ㄟ^規(guī)模降本、技術降本以及管理降本預計全年降本超過30億,有效地應對補貼退坡后給我們帶來的成本壓力,以此提前或者說加快實現(xiàn)新能源汽車成本與燃油車成本的平衡性?!?連慶鋒說道。
不斷自我要求、不斷自我革新,北汽新能源背負著國企擔當,繼續(xù)在完成自主品牌使命的道路上行走。目前看來,從“探路者”向“領航者”,北汽新能源的下一個十年,依然值得期待。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鄧婭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news/qiye/107946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medic-health.cn)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