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北京的學區(qū)房堪比上市公司一年利潤,這一次,“賣房保殼”的故事在汽車企業(yè)當中上演。
5月15日,已經掛“*ST”的海馬發(fā)布公告,“為優(yōu)化和盤活存量資產”準備出售401套房產,合計凈值達到1170.01萬元,對此網友調侃“不如改成房地產公司”。海馬表示,公司董事會正在積極主動采取措施,力爭盡快消除退市風險,將通過提升產銷量、優(yōu)化資源配置、處置閑置資產等計劃降低經營風險。同日,海馬汽車曾經的董事長景柱重新當選董事長一職,此舉則是為了重振海馬。
自2016年開始,海馬營收一直處于大幅滑坡狀態(tài),冷風吹來,日子不好過的也不僅海馬一家,長安汽車、江淮汽車,這兩家汽車企業(yè)也正在遭遇滑鐵盧。
凜冬來臨,盈利焦慮。
雖然海馬目前的生存狀態(tài)較為邊緣,但曾在2010年后連續(xù)保持盈利狀態(tài),2016年峰值時期創(chuàng)造了21.65萬輛的年銷量,此后則持續(xù)下滑,2017年的年銷僅為14.04萬輛,2018年更繼而腰斬——僅6.76萬輛。銷量驟減導致海馬汽車兩年來的虧損高達26.31億元,其中2018年的虧損的就高達16.37億元。2019年,情況更加不容樂觀,第一季度的銷量僅0.51萬輛。
面對銷量下滑等情況,景柱對海馬汽車虧損的原因做了深入分析,他認為,海馬受到了體制制約,對產品、投資、研發(fā)等戰(zhàn)略決策慢、效率低、效果差。景柱還直指產品投資失敗,產品項目經理多數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壓力、創(chuàng)新能力。其次,在庫存上,海馬也經歷了一些損失,產品在決策上過于隨意,營銷紙上談兵。同時,他也談到了海馬憑借主觀臆斷,盲目追求規(guī)模,擴建工廠,造成產能閑置,以及對內部體制僵化提出了批評。
億歐汽車通過對其近幾年財報整理發(fā)現,2014-2018年間,海馬汽車在營收方面大幅波動。尤其是自2016年開始,其營收一直處于下降狀態(tài),從2016年的138.9億元降至2018年的50.47億元,相比2017年下滑47.88%。
截至2018年底,海馬汽車的總資產為114.58億元,相較2017年157.92億元大幅降低;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48.84億元,相較于2017年的65.5億元也大幅下滑。
在歸母公司凈利潤方面,海馬在2016年還實現了2.30億元的盈利,2017年業(yè)務開始就走向虧損,凈虧損額達9.94億元,2018年凈虧損額接近翻倍擴大至16.37億元。
在近幾年發(fā)展中,海馬早已陷入無比尷尬的窘境。
對海馬來說,其迎來至暗時刻是在其發(fā)布2018年財報后,遭到了“退市風險警示”。而從現狀來看,其連續(xù)虧損的局面似乎也并不能迎來快速好轉。所以,海馬只能靠賣房產解“經營不善”燃眉之急,以此應對退市風險,進行保殼。
海馬的難兄難弟并不少,比如長安、江淮。
長安汽車一度勢頭很猛,要知道作為自主品牌的“大哥大”,長安是最早實現年銷突破百萬輛的企業(yè),在2016年更是突破了300萬輛的大關。但自2016年開始,長安汽車的銷量一直處于下滑態(tài)勢。
在營收方面更是,長安汽車凈利潤也在2016年開始不斷下跌,從兩位數直接跌到2018年的個位數。
如今,它已經跌出車企排行榜前十五名退居第二陣營。2019年4月,長安集團銷量不足5萬輛,較去年同期7.4萬輛同比下跌近4成。?
從長安自主品牌旗下的具體車型來看,4月,兩款主銷車型長安CS35和長安CS75均出現嚴重下滑。長安CS35僅交付7772輛,環(huán)比下跌47%;而另一款熱門車型長安CS75跌幅更甚,4月份僅售3447輛,和3月份的1.38萬輛相比下跌75%。
在原本是“利潤奶?!钡暮腺Y板塊上,“長安系”車企的銷量下滑也尤為嚴重,銷量同比下滑六成。長安馬自達的銷量同樣不容樂觀,同比下滑幅度達到47.05%。
江淮汽車日子更不好過,不只頂著凈利下跌近七成的壓力,還被曝涉嫌排放造假。
4月30日,江淮汽車在披露的2018年年報及2019年第一季度報告中指出,公司出現營收增長而凈利潤下跌的態(tài)勢。其中,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近6500萬元,下跌7成。而若因此次排放造假造成大額罰單,江淮汽車或將再次受到重創(chuàng)。
從近幾年江淮汽車業(yè)務發(fā)展狀況來看,雖然營收波動幅度較小,但其凈利潤自2016年開始呈現出急速下滑態(tài)勢,從119.7%下降至2018年的-281.9%。
最新數據顯示,江淮汽車4月銷量為3.49萬輛,同比下滑24.72%。2019年第一季度營業(yè)收入達到146.5億元,同比增長13.7%。但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同比下降69.1%,僅僅為6463.6萬元。
所以陷入焦慮的不只*ST海馬一家,多家車企在車市寒冬面前都憂心忡忡,只是大家都不愿意承認。
事實上,從行業(yè)整體來講,整個中國車市正在經歷一場生死大考已經成為行業(yè)共識。
據中汽協(xié)數據統(tǒng)計,2019年4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58.47萬輛,同比下降27.88%,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37.13%;今年1-4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277萬輛,市場份額同比下跌4個百分點。
而在已公布第一季度的車企中,除比亞迪、福田汽車實現營收、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雙增長外,其余車企的一季度表現均不理想。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官方發(fā)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汽車保有量達2.4億輛。日益增長的汽車保有量也造成了大城市地面交通擁堵嚴重,一二線城市面臨著巨大的地面交通壓力。這也證明了一二線城市汽車保有量已經趨于飽和,汽車行業(yè)正在探索新的渠道下沉機會。但目前來說,效果較不明顯。
除大環(huán)境影響因素外,車企銷量的變化當然也離不開企業(yè)的產品力表現,若企業(yè)在市場沒有推出亮眼的產品,或者背離當前市場需求,勢必也會造成銷量的下滑,這也為企業(yè)改善自身產品敲響了警鐘。
以長安汽車集團為例,外界人士分析,長安福特的銷量下滑在一定程度上也與公司應對市場機制的滯后相關,2015年后,長安福特旗下多款車型已經處于產品末期,與此同時,車型更新緩慢、產品線老化,三缸機技術推廣受阻等一系列因素進一步加劇了長安福特的困境。
而江淮汽車銷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市場定位和生產技術等方面的問題,若此次排放造假事件屬實,江淮汽車將面臨重罰,這對本來就孱弱的江淮來講,無疑雪上加霜。
綜合車市發(fā)展的不同階段,億歐汽車認為,在車市環(huán)境日益惡劣的狀態(tài)下,整車市場接下來將迎來新常態(tài)發(fā)展:
1、在一段時間內,車市將持續(xù)保持負增長和緩慢增長狀態(tài);
2、優(yōu)勢資源將被聚集到頭部企業(yè),缺乏競爭力的企業(yè)將會被逐步被淘汰;
3、車企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探索將會成為重要方向,未來或將有更多布局;
4、渠道下沉將成為車企布局重點,但在一段時間內很難發(fā)生明顯變化。
與此同時,車企也將面臨著嚴重庫存問題,而出行或成為車企進一步延伸的市場,積極布局。
所以,雖然在當下環(huán)境下,大家都不愿承認自己過得不好,但事實已經很明顯,車企集體陷入焦慮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
而在接下來的發(fā)展過程中,車企應該意識到自身所處的環(huán)境,了解自身優(yōu)勢,通過布局富有競爭力的產品提升企業(yè)經營能力,以富有差異的產品搶占自己的一席之地,度過難關。
來源:億歐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news/qiye/91480
以上內容轉載自億歐,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medic-health.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