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的春天是否要來了?其實這個問題早幾年前存在了。各廠商逢車展必提新能源,各種概念層出不窮,大有”一夜入春”的氣勢。但最終新能源遲緩的推廣讓業(yè)界認識到了現(xiàn)實的冷酷,于是廠商也很識趣的不怎么炒了。新能源汽車還將繼續(xù)在寒冬中前行,但趨勢是不可阻擋的,近年來油價的高企和環(huán)境的迅速惡化讓人們再度將目光聚焦到新能源汽車上。而更重要的是,國家的新能源發(fā)展規(guī)劃也變得更加務實和清晰,可預期的鼓勵政策將成為推動新能源發(fā)展的強勁動力;此外車企在新能源技術上的積累也更加深厚,可規(guī)?;a的成熟車型越來越多。于是,我們似乎又聞到了新能源春天來臨的氣息。
國家政策的路線明確,混合動力將獲更多支持
在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轉變的道路上,憑借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純電動汽車實現(xiàn)”彎道超車”是最初的構想。但這一過于超前的構想因為純電動汽車短期內難以提升的實用性和過高的價格而顯得很不切實際。于是業(yè)界也出現(xiàn)了”繼續(xù)以純電動汽車主導”還是”從混合動力逐步過渡到純電動汽車”的路線之爭。
今年4月18日,備受矚目、歷時數(shù)載的《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12-2020年)》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獲通過。規(guī)劃指出,”以純電驅動為我國汽車工業(yè)轉型的主要戰(zhàn)略取向,加快培育和發(fā)展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重點推進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yè)化”。這意味著持續(xù)數(shù)載、沸沸揚揚的新能源汽車路線之爭終于塵埃落定。
《規(guī)劃》指出,要以純電驅動為汽車工業(yè)轉型的主要戰(zhàn)略取向,當前重點推進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yè)化,推廣普及非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節(jié)能內燃機汽車,提升我國汽車產業(yè)整體技術水平。規(guī)劃預計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超過50萬輛,節(jié)能型乘用車新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6.9L/百公里以下;到2020年累計產銷量則超過500萬輛,節(jié)能型乘用車新車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5.0L/百公里以下。
雖然純電動汽車依然是未來我國汽車工業(yè)發(fā)展的目標,但是至少在這一規(guī)劃中已經將純電動和插電混合動力放到了同樣的高度,特別是對混合動力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大。這將充分調動廠商開發(fā)混合動力車型的積極性,而混合動力更加出色的實用性也讓其大規(guī)模推廣變得可能。從另一方面來講,要完成嚴格的油耗目標,也將使得混合動力技術,將成為中短期提高汽車燃油經濟性的現(xiàn)實選擇。
日系廠商聞風而動,押寶混合動力
車企對政策是非常敏感的,早在去年年底,在新能源技術上占據(jù)優(yōu)勢的日系廠商似乎已經提前獲得了政策的方向,頻頻出招,特別是深耕混合動力領域的豐田更是高調發(fā)布了自己的新戰(zhàn)略,以”阿童木”為形象代言的”雙擎”廣告出現(xiàn)在各大交通工具上,更像是混合動力技術的科普計劃,有點類似于當年大眾通過推廣”TSI DSG黃金組合”獲得技術優(yōu)勢的做法。
去年十月,豐田汽車研發(fā)中心有限公司正式在江蘇省常熟市開建,這個研發(fā)中心的重要任務之一便是推動混動車型”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豐田章男親自出席了成立大會,宣布”豐田將在”十二五規(guī)劃”期間,開發(fā)搭載國產混合動力總成的車輛,并力爭在2015年左右實現(xiàn)在一汽豐田、廣汽豐田的生產和銷售。”而在今年3月1日,豐田正式宣布啟動豐田中國”云動計劃”,這一計劃闡述了豐田未來在中國市場的戰(zhàn)略構想,而其中新能源車型將成為其進軍中國市場的主導力量。
豐田不僅有計劃,還有實際行動,繼去年十月雷克薩斯CT200h低價入市后,今年2月上市的第三代普銳斯同樣體現(xiàn)了豐田在推廣混合動力上的雄心。新普銳斯價格比上一代下降了3萬元,雖然受制于核心部件的進口,這款被豐田基于厚望的混合動力車型依然無法降至消費者可以接受的價格,但在”關鍵零部件”實現(xiàn)國產后,普銳斯的售價還有很大的下調空間,同時肯定也會有更多的混合動力新品推出。
不只是豐田,本田和日產也加快了在新能源車型上的布局,早在去年9月,本田就迫不及待地拋出了其中國新能源計劃,包括Insight、CR-Z、飛度混合動力款、思域全新混合動力款以及謳歌的混合動力款在內的5款車型有望今年全部登陸中國。如此大規(guī)模的引進計劃似乎并不符合本田此前一貫有些遲鈍的反應,這也體現(xiàn)本田希望在混合動力領域占得先機的意愿。不過這些車型都是以進口的方式引入,與豐田的國產化戰(zhàn)略相比,本田要走的路還很長。
與日系廠商相比,自主品牌雖然在混合動力技術上起步較晚,但也有不少的亮點,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比亞迪高調發(fā)布了搭載第二代DM雙模電動車”秦”,F(xiàn)3DM用”16度電才能跑60公里,秦10度電即可達到50公里”,同時電池重量較F3DM減輕一半。秦的0-100km/h的加速時間為6.9秒,相當于國產大眾GTI加速水平。秦百公里綜合使用成本16元,僅相當于2升油的價。并且更讓人感興趣的是,比亞迪”秦”預計售價僅在20萬元左右,如果能獲得政府補貼,將會很接近消費者的心理價位。
政府對混合動力車型支持的加大將激勵更多廠商投入到混合動力車型的研發(fā)中,更多豐富并且有競爭力的混合動力產品將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引導消費潮流,培育市場。而規(guī)模的擴大將有效降低開發(fā)和制造的成本,降低混合動力車型的售價,促進新能源春天的到來。
可預期:對新能源車型,特別是混合動力車型的補貼加大
據(jù)本田汽車的調查,一款混合動力汽車相比汽油版,消費者能夠接受的購買成本增長,必須控制在1.5萬至2萬元,日本的價差是1.7萬元,和中國情況差不多。顯然在早期,因為沒有形成規(guī)模效應,單憑車企很難將價格控制在這一水平,這就需要政府通過補貼的方式降低價格門檻。
在新的產業(yè)規(guī)劃出臺后,能否讓新能源車型達到消費者的購買預期?目前這一問題還很難回答,因為新能源汽車的具體補貼規(guī)劃政策還并未出臺。
按照之前曝光的新能源汽車規(guī)劃補貼細則內容,2011-2015年,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和以混合動力汽車為重點的節(jié)能汽車推廣,其中對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財政補貼比例,不得低于中央財政資金的50%。
在稅收方面,2011-2020年,購買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將免征車輛購置稅。2011-2015年,中重度混合動力汽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消費稅和車船稅。2011-2020年,企業(yè)銷售新能源汽車及其關鍵零部件的增值稅稅率調整為13%。新能源及其關鍵零部件企業(y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可以按照研究開發(fā)費用的100%加計扣除。這一補貼政策將遠遠高于之前對新能源車型的補貼,而且不僅體現(xiàn)在購買環(huán)節(jié),也體現(xiàn)在生產環(huán)節(jié),將進一步降低混合動力車型的成本。
目前,有關這一部分的財政政策是否被改動還未可知,但如果按照之前國家財政單車補貼6萬元,地方財政單車補貼5-6萬元,再加上10%購置稅、5%增值稅以及消費和車船稅相加,如果以售價為30萬元的純電動轎車為例,消費者能夠獲得的整個補貼將會達到大約14萬元左右,售價就已經降到16萬元了,這已經基本與傳統(tǒng)能源汽車的售價接軌。當然前提是廠商能提供售價30萬元的而且品質穩(wěn)定可靠的純電動車型,要知道目前比亞迪E6的售價也高達37萬元,即便是補貼后的售價也超過了20萬元,還是有些偏高。
在新能源規(guī)劃中,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被放到了與純電動車型同等重要的地位,即使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只獲得純電動車型一半的補貼額,像比亞迪秦的售價可以也會控制在15萬元以下,具有了很強的實用性。而如果混合動力車型也能獲得純電動車型三分之一的補貼額,其價格上將很有吸引力(目前普通混合動力汽車,仍被歸類為節(jié)能汽車,只能享有每輛車5000元的政策補貼),這就好比將現(xiàn)款普銳斯的價格門檻降至20萬元,這一價格已經能夠被很多消費者所能接受。
當油價的上行已經無法阻止,10元時代已經不遠
5月10日,油價出現(xiàn)了7個月來的首次下調,油價重歸7元時代,但這并沒有放松車主們繃緊的神經,因為近兩年來,油價一直是漲多跌少,短暫的下跌后往往會迎來更大的漲幅。不僅如此,各地油荒頻頻涌現(xiàn),傳統(tǒng)石化能源供不應求,或者說石化能源枯竭的危機似乎已經悄然降臨。飛速增長的汽車保有量對石油的需求已經超出目前國內不完善的石油儲備及供應體系的承受能力。
另一方面,盡管我國已經是全球第四大原油生產國,但是巨大的市場供需失衡,導致目前我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已達到了55%,依照目前狀況發(fā)展,到2030年的時候,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將達到80%,一旦出現(xiàn)油價暴漲或者是油源短缺,對經濟和社會穩(wěn)定都會造成很大的沖擊。而在石油消耗中,汽車消費占到了近一半,并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的迅猛增長還將上升,所以如何降低汽車的油耗將成為保障國家石油安全的關鍵。
所以從國家安全層面來說,政府一方面鼓勵發(fā)展新能源汽車,穩(wěn)定汽車工業(yè)的根基;同時也希望將油價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既能抑制汽油的消耗,也能引導更多消費者選擇低油耗的新能源汽車。
油價上漲已經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也是新能源時代來臨的基礎,當不遠的9元時代、10元時代來臨時,新能源汽車的春天也就不遠了。
買純電動車不用搖號
2010年底,北京正式實施搖號政策,實施搖號16個月,搖號人數(shù)已經累計達到了872577人,而指標不過2萬個,搖號一年不中也是很常見的事情,這也使得北京號牌成為了稀缺資源,不過去年年底的一則消息為久搖不中的消費者帶來了福音。
據(jù)悉,北京已經出臺新政鼓勵純電動汽車銷售,私人購買純電動汽車擬無須搖號,可直接上牌。在北京汽車行業(yè)”十二五”規(guī)劃中,規(guī)定在京購買和行駛的純電動汽車不被納入限購范圍,購車后仍需遵守尾號限行規(guī)定。
而與深圳相似,北京對購買純電動車型的消費者也能提供最高6萬元的補貼,加上國家補貼6萬元,最高補貼將能達到12萬元。如果再加上不搖號,對北京消費者吸引力將大大增加,不過目前市場上可購買的電動車型并不多,且均為自主品牌車型,而且多數(shù)都是在現(xiàn)有車型基礎上改進而來,沒有太大的競爭力,不過相信這一政策會吸引更多合資廠商的加入,如啟辰的純電動車型以及一批合資自主的電動車型。
不只是北京,相信隨著對新能源車型鼓勵的加大,未來還會有很多城市推出類似的政策,如不限行或者免除更多稅費等等。
如果再來一個”汽車排放稅”
此前還有媒體報道,為了搭載低碳城市,有專家建議深圳率先試點”汽車排放稅”,汽車排放稅的開征,勢必會增加汽車使用的成本,減少私人汽車的使用。而如果此項稅費開征,對新能源車型也肯定是利好,純電動車型完全可以做到零排放,當然在現(xiàn)有汽車類稅費相對較重的環(huán)境下,排放稅的征稅會有較大的阻力,但并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
編后語:
在油價不斷上漲的今天,消費者對新能源車型的需求是肯定存在的,而時下廠商開發(fā)的產品并不十分符合消費者的普遍需求,或價格過高,或產品不具有實用性,并且使用配套設施也不夠完善。而新能源汽車春天來臨的標志應該是消費者需求和新能源車型以及使用環(huán)境的逐步對接。無論是國家政策鼓勵、地方的政策支持或者是車企不斷改進的技術,抑或是不斷高企的油價,都是刺激對接完成的催化劑。一旦消費者的需求得到滿足,新能源的春天也會很快到來。
從目前來看,無論從產品的售價、技術的成熟度、車型的實用性來看,混合動力車型都更加具備大規(guī)模推廣的條件,再加上國家政策的東風,混合動力車型將率先迎來發(fā)展的春天,當然,這個春天也不會想我們想象的那么近,畢竟還需要給廠商留出更多的準備時間。
( 編輯/董海榮 )
來源:愛卡汽車
作者:劉斌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news/shichang/1253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