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最卷,只有更卷。為了在新能源市場開疆拓土,無論是自主品牌,亦或是合資品牌,都開始采用降價或者高配低價的方式,迫切在大眾市場展開肉搏戰(zhàn)。
眾所周知,由于當初新能源汽車成本較貴,售價一直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新能源汽車的發(fā)展。不過后來隨著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加大,原材料降價等原因,車企開始下沉市場,新能源車也逐漸步入到了大眾化消費的時代。
尤其是最近兩年,隨著市場競爭的持續(xù)加劇,新能源車的價格大戰(zhàn)也有了愈演愈烈之勢。
今年年初,特斯拉率先開啟降價大戰(zhàn)后,國內不少新能源品牌都在持續(xù)跟進,除了直接降價外,有的車企還選擇“增配又降價”的方式發(fā)起反攻,例如比亞迪推出的多款冠軍版車型,就大受歡迎,4月的銷量數(shù)據(jù)顯示,在秦PLUS冠軍版的加持下,秦家族憑借42647輛的銷量,重新奪回了轎車市場的銷量冠軍。
比亞迪之外,越來越多新能源車企加入到了靠“低價搏銷量”的行列,長城汽車推出了哈弗梟龍系列、上汽通用推出純電別克E5、特斯拉曝出即將推出“設計和制造技術方面遠超所有產品”且價位更低的全新車型等。
不難看出,上述車企均是瞄準了大眾市場,并且入場速度極快,頗具影響力。
圖片來源:比亞迪
加量又降價,車企殺入大眾市場
進入第二季度,車企低價的戲碼還在持續(xù)上演,且愈演愈烈。
5月15日,哈弗梟龍系列正式上市,梟龍起售價13.98萬元,梟龍MAX起售價15.98萬元。哈弗梟龍系列主打“科技平權”“兩驅價格,四驅體驗”,同樣是增配不加價,而且相比于對標的比亞迪宋家族,其價格也更實惠。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就在5月25日,比亞迪推出了比亞迪宋Pro DM-i冠軍版,同樣延續(xù)了比亞迪加量不加價的風格,售價13.58萬元起,比梟龍的起步價低4千元。
5月18日,比亞迪漢DM-i冠軍版和漢DM-p戰(zhàn)神版正式上市。其中,冠軍版的價格區(qū)間為18.98萬元~24.98萬元,對比2022款漢DM-i的入門指導價21.78萬便宜了2.8萬元,戰(zhàn)神版的價格則為28.98萬元。不難看出,比亞迪一如既往的將“油電同價”進行到底,即增配又降價,憑借規(guī)?;⑷珬W匝械某杀緝?yōu)勢,“戰(zhàn)略挺進20萬內”,頗有在中型車市場決斗的氣勢。
合資車企也加入了高配低價的行列。今年4月中旬,上汽通用汽車別克品牌發(fā)布別克E5。該車定位中大型SUV,起步續(xù)航545公里,但是起步價不到21萬元,堪稱“價格屠夫”。要知道,在這個價位,只能買到小型、緊湊型純電SUV,想要買到中大型純電SUV,幾乎不可能。而在上市前夕,業(yè)內預測E5基本在26萬元起步。
“非常艱苦,非常糾結。” 對于E5的定價過程,上汽通用總經理莊菁雄這樣表示,“我們最早在做這個項目的時候,是根據(jù)當時相對應的電動車價格來測算成本的。但是隨著市場的發(fā)展,3年前的價格和現(xiàn)在的價格肯定不一樣,還是要契合整個市場的競爭,要投入到市場競爭當中去?!?/p>
5月17日,在2023年特斯拉股東大會上,據(jù)馬斯克介紹,特斯拉正在研發(fā)兩款全新車型,這兩款全新車型無論在設計和制造技術方面都將遠超行業(yè)中任何產品,這兩款產品也將成為特斯拉進入新階段的必備武器,預計兩款新車年產能將超過500萬輛。
從特斯拉公布的預告圖來看,新車更像是小號的Model Y,業(yè)內預測該車或許就是特斯拉此前宣傳的入門款車型Model Q,售價或許低至15萬元左右。
對于車企從直接降價,到高配低價的策略轉變,乘聯(lián)會就發(fā)文指出,車市價格戰(zhàn)不容小覷,當前價格戰(zhàn)已經演變到新車上,這相當于從“明戰(zhàn)變成了暗戰(zhàn)”,車展前后的新車在定價上更加理性務實,不少新車幾乎是壓著成本在打。
圖片來源:上汽通用別克
熱衷低價?車企各懷心思
無論是長城哈弗、比亞迪等自主品牌,亦或是上汽通用別克這樣的合資品牌,還是特斯拉這樣的國外品牌,都開始將產品指向大眾市場,這又是為何?要知道,比亞迪等自主車企,可是好不容易才擺脫了低價的標簽。
新能源市場的價格戰(zhàn),還是要從特斯拉說起。從去年開始,特斯拉就一直在追求以價換量。據(jù)統(tǒng)計,去年至今,特斯拉調價次數(shù)已多達數(shù)十次。這其中,雖然也有漲價,不過整體來看,特斯拉車型的價格還是呈現(xiàn)下降趨勢。
特斯拉不斷的降價,其目的就是為了刺激銷量的增長。今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42.2萬輛,同比增長36%。其中,特斯拉中國銷量同比增長了21%至22.93萬輛。
為何特斯拉舍棄長期打造的中高端的優(yōu)勢,轉而走向低價?特斯拉CEO馬斯克在今年一季度的財報大會上給出了答案,馬斯克表示,與較低產量和較高利潤率相比,推動更高的產量和更大的銷量,才是正確的選擇。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車輛預計將能夠通過自動駕駛產生可觀的利潤。因此我們相信,我們所做的是類似于為未來打下基礎的工作,從而以較低的利潤率交付大量汽車,最后在未來隨著我們對自動駕駛的完善而獲得利潤。馬斯克還特意強調,這樣的策略,是極端重要的。
面對特斯拉強勢的進攻勢頭,比亞迪同樣揮起了高配低價的大刀。去年年初,比亞迪砍掉燃油車業(yè)務,全力發(fā)展新能源,最終成功拿下國內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冠,而今年前4月排行榜中,比亞迪同樣排在首位,這其中離不開比亞迪秦、宋系列、海豚等中低價產品的貢獻。比亞迪秦和宋系列價位在15萬元左右,海豚則是比亞迪低價純電的代表。在1-4月轎車和SUV零售排行榜中,比亞迪秦和宋系列均位居首位。
高配低價是比亞迪縱橫車市的不二法寶,但是為何其他車企卻遲遲不跟進呢?一言以蔽之,其他車企沒有低價的實力。比亞迪之所以能夠采取高配低價的策略,其來源于自身對成本的強大控制。比亞迪是全球少數(shù)同時掌握電池、電機、電控及MCU芯片等新能源汽車全產業(yè)鏈核心技術的車企。業(yè)內對比亞迪的供應鏈曾這樣評價:“除了汽車輪胎和玻璃,比亞迪幾乎具備所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發(fā)生產能力?!庇忻襟w曾算過一筆賬,比亞迪在2019年采用的三元材料的電池成本約為0.85元/Wh,但換成刀片電池后可降至0.6元/Wh。一臺純電車型電池容量以60kWh計算,那么每輛車僅在電池一項就能省出1.5萬元。
正是憑借強大的供應鏈體系,在其他車企飽受缺芯貴電的困擾的時候,比亞迪的產能幾乎未受影響,價格上也更具競爭力。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今年,比亞迪將銷量目標定在了300萬輛,爭取360萬輛。為了實現(xiàn)目標,比亞迪選擇了“犧牲”掉部分利潤,推出了一系列更高性價比的冠軍版車型,初期來看,效果顯著。
圖片來源:哈弗
不同于比亞迪的瘋狂增長,長城因為在新能源領域屢次折戟,這次采取高配低價的策略,也實屬無奈。2022年,長城汽車的新能源銷量僅有11.99萬輛,同比下滑13.79%,僅占總銷量的11%。
正是在新能源上吃了虧,長城汽車才痛下決心,計劃在今年發(fā)布十余款新能源車型,同時在Hi4核心技術推廣、新品研發(fā)、銷售費用以及哈弗新能源網(wǎng)絡建設等方面費用增加。數(shù)據(jù)顯示,長城汽車今年一季度研發(fā)和銷售兩大費用合計為25億元,環(huán)比大增。
今年長城的重磅產品,哈弗梟龍和梟龍MAX,就是對標比亞迪宋系列,且同樣奉承高配低價的原則。未來,長城汽車能否憑借哈弗梟龍等新能源車扭轉頹勢,也值得我們期待。
上汽通用別克品牌與長城的“心病”類似,都是在新能源上吃了虧。以銷量為例,2020年,別克銷量為92萬輛,2021年下滑至82.8萬輛,2022年進一步腰斬至64.4萬輛,兩年掉了三分之一的銷量。今年一季度,別克銷量為10.6萬輛,仍呈現(xiàn)出下滑態(tài)勢。除了燃油車三缸戰(zhàn)略的失利外,新能源的長期缺位同樣是其癥結所在。
為了一掃陰霾,別克品牌推出了高配低價的別克E5,而且據(jù)別克官方透露,別克E5上市11天,其訂單就已突破8000輛。
總結:越來越多的車企加入高配低價的行列,一方面是成本降低,另一方面也是車企轉型的手段,不過無論如何,率先開啟“油電同價”、“高配低價”乃至直接降價等低價策略的車企,不僅收獲頗豐,而且占據(jù)了先發(fā)優(yōu)勢。
業(yè)內有這樣一句話:現(xiàn)在不低價,以后恐怕就沒有機會了。面對同行的攻城掠地,不知道那些還在猶豫的車企該如何應對?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馬振旗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news/shichang/203850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www.medic-health.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