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8德國(慕尼黑)歐洲新能源汽車博覽會(eMove 360 Europe 2018)在德國慕尼黑新國際展覽中心盛大開幕。今年展會與去年有所區(qū)別,充電槍的生產廠商比例有所減少,相對充電樁生產及運營商的比例有顯著增加。禁售燃油車議案、動力電池技術發(fā)展等因素,推動歐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和布局向高功率、技術標準統(tǒng)一、可移動及互聯(lián)化發(fā)展。
1、 高功率充電
在場的歐洲充電樁產品趨勢基本是向高功率充電發(fā)展,部分廠商產品充電功率可以達到300kw甚至是500kw,相應的他們的產品為適應高功率高電流,也有很多技術和產品升級。比如較明顯的一點體現(xiàn)在,其配套的直流充電槍基本都是水冷,而且重量相當輕。
也許是因為德國城市街道和公寓周邊公共設施建設涉及政府流程較多,推行較慢,德國用戶對在家中安裝的交流充電樁,也希望提高功率到10KW甚至20KW以上。
2、 移動性
在移動充電設備方面,來自瑞士溫特圖爾的DESIGNWERK帶來的產品,從耐用性、兼容性、運動性甚至是美觀性方面均較同類產品更為亮眼。此次他們帶來了22KW、44KW及88KW三種功率的不同充電設備,均可以方便移動。
在與電網連接的時候,它同時具備Menneks、CEE 16/32兩種標準插座,這是歐盟標準體系下最受信賴的兩種充電類型插座。在另一端,CCS TYPY 1/2、CHAdeMO、GB/T等幾種標準插座也一應俱全。有意思的是,所有借口是可以隨時更換的,這可以使他在某些非頻繁充電的路段可以快速部署,并且適應性強。
3、 設計感
與國內充電樁產品相比,歐洲在產品外形設計層面顯然有更高的需求;當然這也導致了歐洲充電樁生產從設計、建模流程開始的成本上升。另一方面,歐洲基礎設施的建設普遍進度較慢但質量高,且不必考慮充電站頻繁地整體升級迭代。
在這種趨勢下,我們中國廠商的優(yōu)勢在哪里呢?比較顯著一點,還是在生產成本上,我們有較大的競爭優(yōu)勢。
根據德國電動汽車國家平臺(National Electric Mobility Platform)調查計算,德國一根充電樁的投資費用在4700~9000歐元,而具有多根充電樁的充電站,加上運營等費用,成本將更高。在展會現(xiàn)場,保時捷(PORSCHE)展示了一套充電站解決方案,其成本建設成本已高達50萬歐元。
比如本次中國展商中的優(yōu)優(yōu)綠能,其30KW充電模塊功率密度高達45W/in3,轉換效率高達96%,并且體積小、做工優(yōu)良、成本相對較低,在追求高功率充電趨勢的歐洲市場,優(yōu)勢較為突出。
來源:第一電動網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news/zhanhui/78514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medic-health.cn)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