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飛凡R7首批PPV預制量產車正式下線。同日,小米京津分公司總經理羅寶君接受媒體訪問時透露,小米的工程樣車或將于今年第三季度亮相。
“什么是PPV車型?。俊薄肮こ誊囀鞘裁措A段?”第一電動飛凡R7交流群、小米汽車討論群里,大家總會問這些問題。
今天,咱們就試著通俗的把這個復雜的問題說一說,大家也了解下。
整車開發(fā)流程是界定一輛汽車從概念設計經過產品設計、工程設計到制造,最后轉化為商品的整個過程中各業(yè)務部門責任和活動的描述。
咱們直接從樣車試制階段說起哈。
1、騾子車(Mule Car)
在項目開始早期利用現(xiàn)有生產車輛,通過改裝等方式安裝新的發(fā)動機支撐,功能性的發(fā)動機冷卻、進氣系統(tǒng)和整個發(fā)動機總成。
目的:在項目早期(G7方案批準前)支持動力總成初始驗證和標定工作(開發(fā)Mule車標定)。
例如:整車載重分析、底盤操縱和控制系統(tǒng)開發(fā)、空調和發(fā)動機冷卻系統(tǒng)開發(fā)、噪聲與振動分析、動力總成集成系統(tǒng)開發(fā)、電氣系統(tǒng)開發(fā)等等。
2、模擬樣車(Simu Car)
利用代表設計的結構件通過拼裝和改裝而成的樣車(軟模、簡易工裝、手工工藝等)。
目的:為支持整車、系統(tǒng)進一步的設計和驗證,完成架構件的設計和發(fā)布。
3、工程樣車(EP Car)
根據(jù)工程設計發(fā)布的信息,采用相應工程樣件制造工藝制造出的滿足設計要求的零件在技術中心試制車間裝配的車。
目的:整車集成的開發(fā)、驗證與整車相關的SSTS(子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要求、零件調試、開發(fā)動力總成標定、公告法規(guī)的早期驗證和驗證總裝順序等。
這就是小米今年三季度能交付的所謂工程樣車的定義和解釋。
接下來就到了生產制造環(huán)節(jié)了。
1、制造驗證造車(MCB)
制造驗證造車( Manufacturing confirmation Build )是在生產線正式造車(PPV )前的準備工作,檢驗車輛的工藝可行性,在工廠里完成制造,以識別工廠的問題并為正式造車做好員工培訓。造車會通過所有的工藝系統(tǒng),為工廠員工展示產品和工藝過程的學習機會。造車所用的零部件可以采用EP 車的零部件,運送到工廠。在PPV 前1 個月完成首輛車的制造。
2、生產驗證車(PPV Car)
用正式生產工裝模具和制造工藝制造的樣件并按照生產線工藝裝配而成的樣車。
目的:100% 動力總成標定、底盤操控性驗證、動力加速性驗證和VTS 認證,同時對制造工藝進行驗證和生產工人培訓。
3、預試生產造車(PP Car)
Pre-Pilot 造車主要考核工藝裝備、檢驗流程和檢驗裝置的過程能力。在批量生產工裝模具的條件下要求制造確定尺寸和形狀的單一零件,以及試驗所有單一工藝裝備和組合工裝的功能。PP車輛要求所有的零件都完成MB2匹配。
4、試生產造車(P Car)
Pilot 造車主要對批量生產工裝設備和制造系統(tǒng)最終認可,保證正常生產條件下制造出的單一零件和總成的尺寸和匹配的穩(wěn)定性,并對爬坡質量進行考核。Pilot 車輛要求所有的零件獲得PPAP認可,最終生產出的 P Car 視為可銷售車。
飛凡R7的首批PPV預制量產車下線標志著R7產線工藝設備成熟度、三電系統(tǒng)的可靠性、耐久性,以及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的軟硬件匹配程度已接近量產狀態(tài)。
5、小批量生產造車(SOP Car)
各項驗證完成,已經開始進入投放市場的標準化小批量生產了。這個時候的車子已經可以售賣了,至此,汽車的所有開發(fā)流程都完成了。
接下來您定的車什么時候能交付,就要看車企產能的問題了。
解決各種電動汽車疑難雜癥,有問必答,歡迎評論留言吐糟!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汽車知識官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ask/17071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duoma@d1ev.com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