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的國產新能源車企的競爭市場可以用“兇殘”二字來形容;明里暗里都在飾演著各種“宮廷劇本”。這個時候你要來插一嘴國外的某些車企如何厲害,如何有高見......不好意思,您先一邊兒玩去。
但如果單從產品的角度以及測評的角度來看我們不能太過局限,因為某些車型確實也非常值得拉進“隊伍”里讓大伙圍觀審度;因為它們在面對這個“城墻”里的利益同樣齜牙咧嘴,有備而來。
早在 2023 年的 3 月份,起亞就在中國新能源戰(zhàn)略發(fā)布會上展示了它中長期的電動化藍圖,對其品牌、產品、渠道、服務等各業(yè)務板塊都進行了創(chuàng)新升級,加速向電動化品牌轉型。
除此之外,起亞還為他們的電動車專門打造了純電專用平臺—E-GMP。而今天帶來的這臺車型就是起亞繼全球車型 EV6 之后,第二款電動車型、也是首款國產電動車型一起亞 EV5。
EV5 早已經在 2023 年的成都車展開啟預售, 直到 2023 年 11 月份的廣州車展它才正式上市;其中新車售價區(qū)間 14.98-17.48 萬元 ,共推出 3 款車型配置。
至今,新車還享有至高 12000 元利息補貼、整車 5 年 10 萬公里質保、7000 元置換補貼等 8 項權益。
從官方的定位上來看,EV5 其實算是一款緊湊型 SUV,14.98-17.48 萬元的售價區(qū)間也囊括了國內一大部分純電 SUV 競爭車型;其中包括元 PLUS、深藍 S7、奇瑞舒想家、宋 PLUS EV 等等。
動力方面,國內生產銷售的 EV5 全系均搭載一款 160kW/310N·m 的前置單電機;而電池方面則是采用了比亞迪為供應商的磷酸鐵鋰電池,也是全系標配 64.2kWh, CLTC 純電續(xù)航里程在 530km。
對比國內同等定位的緊湊型 SUV,EV5 的參數算得上占優(yōu)的,加上簡單清晰 SKU 列表,無論哪個價位的配置對于動力方面依然一視同仁,對追求實用性的用戶來說性價比較高。
EV5 采用了旗下的 E-GMP 純電專用平臺,采用電機/逆變器/減速器一體化設計;同時,該平臺可以靈活調整車寬和軸距滿足不同定位車型的設計需求。懸掛方面則是采用了前麥弗遜后多連桿懸架。
這次的 EV5 動態(tài)試駕還是以城市道路為主,在此之前值得大家留意的是,EV5 的全系動力配置都是一樣的,包括動力電池,并沒有因為配置版本的不同而分成高低功率版本。
首先 EV5 開起來的整體操控感是屬于那種非常輕盈的類型;包括方向盤以及制動、電門踏板都非常輕松直接。城市道路的超車動作依然是一氣呵成。
并且在擁堵路況時的一些跟車場景下,電門以及制動踏板都非常線性,無論初段還是中段,讓我駕駛起來也非常有信心,很容易就能試探出它的“性格”了解他的能力界限。
唯一需要習慣的就是 EV5 的換擋模塊是采用了旋轉的機構,對于側方位停車以及一些反復挪車的情況下,新提車的小伙伴真的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
對于一款十幾萬的車型來說,我覺得 NVH 的表現也很大程度上體現這款車在某些標定情況下的用料成本;例如整車玻璃方面,EV5 采用的是前雙層夾膠玻璃,后單層玻璃,這種配置在同等價位中也算是競爭力的一種表現。
在低速時起亞 EV5 對于窗外的噪音隔絕還是挺明顯的,包括一些大貨車路過時的聲音,喇叭鳴笛之類的聲音都有很好的過濾、保留效果;但胎噪的聲音似乎無論在低速還是高速時都沒法處理得非常干凈,對比明顯。
同樣,在風噪方面,EV5 的低速表現也非常優(yōu)異;除了路面反饋的一些震動聲音之外,幾乎沒有“迎面吹哨”的情況發(fā)生。但是速度起來后(>100km/h)車子的 A 柱就能明顯感受得到“撞風”了。
EV5 的底盤真的給我一種一言難盡的感覺。首先在正常的鋪裝路面上,EV5 的底盤顯得非常得有質感,十幾萬的車型竟然營造了一種很厚重的品調;對于一些橋面縫接處四個輪子能時刻緊貼地面,剛剛上手那一刻挺震驚的。
但是當我去到一段坑洼較多的路面時,EV5 突然就有了一種“原形畢露”的表現。懸掛對于坑洼的處理非常松散,彈簧回饋很直接,缺失一些阻尼感,表現算不上好。
EV5 采用的是 160kW/310N·m 的前置單電機,后驅的動力布局;從參數上來看,EV5 對比同級車雖然沒有很大的優(yōu)勢,但后驅帶來的那一下“仰頭”還是挺有動感的。
不過 EV5 的整體動力輸出還是比較線性的,不能對它有較強的動態(tài)期望,調教絕對屬于“宜家”那種。
要說對車型的美感營造以及質感方面的表達功力,有一說一,韓系的大部分車型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無論是造型還是車身線條方面,EV5 的操刀設計師依然非常在線。
除此之外,起亞 EV5 的車身配色竟然達到了 8 種,加上內飾的 4 種內飾配色,用戶的搭配多種多樣;相信這款車型要在路上碰到一模一樣的概率那可真的是非常小了。
造型方面 EV5 前臉采用“數字虎顏”的設計,致敬了起亞經典的虎嘯式格柵設計。前大燈組極具辨識度,三顆 LED 燈源集成了遠 / 近光燈以及轉向燈。橫貫式日行燈也符合現階段的主流設計語言。
細節(jié)方面,這次試駕的 EV5 是頂配版本,因此下保險杠內置了 6 個超聲波雷達以及毫米波雷達和 360 度全景前置攝像頭,而攝像頭的位置被設置在牌照框正上方。
另外還有一個用于行車記錄儀的攝像頭被布置在前擋的正上方內側。
用于三電系統散熱的進氣格柵被布置在正下方;并且進氣格柵也做了銀與黑雙拼的配色,讓前臉不會顯得過渡單調,非常有層次感,區(qū)域感。
來到側面,EV5 造型顯得很硬朗, D 柱黑色設計也營造出一種懸浮感。 EV5 長 / 寬 / 高分別為4615mm/1875mm/1715mm ,軸距為 2750mm 。與同級別車型大眾 ID.4 相比,高度略高一些。
輪轂方面,EV5 采用了低風阻的半封閉式輪轂設計,輪胎尺寸為 225/60 R18。
EV5 側面的門板做了一種非常具有肌肉感的“隆起”,搭配門檻處銀色飾板的設計;整體過渡得科幻自然。
但比較遺憾的是 EV5 的充電口設置在右側翼子板上,對于國內用戶來說,這個位置不是很方便。充電口蓋采用電動開啟的方式,并且設置了電動關閉按鈕。
另外有一點值得留意的是,EV5 的最低配車型是不具備對外放電功能的,作為一款純電車型,缺失這個功能,必要時少了一些純電車型的戶外樂趣。
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到 EV5 出廠是帶有車頂行李架的,城市家庭定位的用途更加清晰明了,外出游玩的拓展性更高。
配置方面,EV5 的側面后視鏡上同樣集成了轉向燈以及用于 360 環(huán)視的側方攝像頭。
來到車尾,EV5 的尾部燈組和前臉相呼應,辨識度一樣很高。而且采用了隱藏式后雨刮的設計。
配置方面,EV5 的尾部保險杠處同樣配備了后超聲波雷達,車標的正上方也配備了用于 360 環(huán)視的攝像頭。
對比外觀的優(yōu)雅,其實 EV5 在內飾方面的表現更讓我感到不一樣的驚喜,并且這種感覺和日系車那種一些小心思上的處理非常相似,但又有別樣的“韓式”思維。
首先內飾方面,EV5 共有四種顏色搭配;個人覺得實車上看咖色和青藍兩種顏色搭配 EV5 內飾的一些環(huán)??萍加昧蠒@得更加潮流與眾不同。
這里順帶一提,EV5 內飾采用了十多種環(huán)保材料,確保車內空氣質量清新健康;在這次動態(tài)體驗中,我進到車里也確實沒有聞到別樣的異味。
布局上,EV5 采用了儀表盤與中控屏一體化的設計,搭配觸控、實體等按鍵,操作上非常便利;但由于非常多觸摸按鍵采用了純英文標識,沒有簡約圖標;對于剛接觸的小伙伴來說也需要一些學習的時間成本。
值得留意的是,國外韓版的 EV5 是有 HUD 抬頭顯示的,但國產的 EV5 并沒有這個配置;另外這塊一體屏其實是分為儀表屏(12.3 英寸)、空調觸控屏(5 英寸)、中控屏(12.3 英寸)三個部分組成。
車機搭載的是起亞最新一代 ccNC 車載信息娛樂系統,這套車機系統中國團隊發(fā)揮了很大作用,內置了包括騰訊愛趣聽、芒果 TV 等本地應用。同時采用了百度地圖以及小度語音。
另外,由于體驗的車型為頂配的 Land 版,因此具備了車道保持、前方碰撞警告、高速公路駕駛輔助等駕駛員輔助功能。
但實際體驗下來我發(fā)現一個對于操作上不太人性化的地方:由于中控屏幕下方的觸控按鍵與屏幕的某些返回按鍵太靠近了,在點擊屏幕的時候手掌很容易誤觸到下方的一些觸摸按鍵,問題是頻率還挺高。
如前面所說,EV5 車內還是保留了部分實體按鍵,包括空調功能、座椅加熱等等。在方向盤的左側是輔助駕駛控制區(qū)域,右側是多媒體控制區(qū)域,而車門扶手處同樣也保留了用于控制后視鏡的實體按鍵。
另外 EV5 的換擋機構采用的是類似懷擋的形式,位于方向盤右后方。但是卻是和大眾 ID. 系列類似,用的是旋轉的形式;并且 EV5 保留了啟動按鍵,集成在換擋撥桿上。
在方向盤的左側則是方向燈以及大燈的控制模組,右側則是前后雨刮的調節(jié)撥桿。
在配置上,EV5 前排提供 2 個 Typ-C 插口。這兩個 Type-C 口有個設計上小細節(jié)特別實用,可以通過按擊不同的區(qū)域實現 Type-C 不同的功能,也盡顯韓國人細節(jié)上的考量。
EV5 的車機配備了蘋果 CarPlay 和百度 CarLife 功能,可以通過藍牙或 USB 線進行連接。通常情況下,只要連接了一次,第二次上車只要把充電線插上,系統就自動會開啟 CarPlay 。但有時我們并不想要連接 CarPlay ,一旦在手機斷開之后,下一次上車就又得重新設置一次,會很麻煩。
而在 EV5 上,你就不用這么麻煩,工程師直接給你設置了一個開關按鍵。你可以選擇只充電,也可以選擇啟用 CarPlay ,這樣就無需在手機上去進行復雜的設計,可以說考慮得非常到位了。
除此之外,像水杯架、駐車影像、陡坡緩降等功能也是被集成在了中央扶手上面便于啟用。
比較有意思的是副駕座椅,副駕駛位的坐墊可和主駕坐墊連接,在中央扶手向上打開的狀態(tài)下,可以和主駕駛位座椅形成貫穿的一體式座椅。
這個座椅官方稱之為“浪漫座椅”,通過與主駕座椅的連接,拉近了主駕和副駕的距離。這個座椅或許還有更多的應用場景,或許后續(xù)車主可以基于此開發(fā)出更多的應用場景。
來到后排,EV5 同樣也配置了兩個Typ-C 插口,分別被布置在前排主副駕的正靠背;并且 EV5 在后排傳統汽車后排出風口的位置設計了一個“大抽屜”,而空調出風口被放在了 B 柱上。
除此之外,EV5 也設計了一些用于掛衣服,以及帽子、掛“螺螄粉”等湯水的小掛鉤,細節(jié)處的小心思非常多。
從 EV5 的造型大致可以看到,車內的乘坐空間會相對比較充裕,但讓我沒想到的是,在后備箱的空間細節(jié)設計上,起亞的工程師也開始玩起了“空間魔法”。
乘坐空間方面,這次的乘客為身高 168cm 的成年男性,在前排座椅調至最低坐姿調至舒適后,頭部空間剛剛好剩余 兩拳。在前排位置不變的情況下,后排的腿部空間兩拳有余,頭部空間一拳三指。
另外,EV5 的后排地板也是處于純平狀態(tài),中間坐滿三人的情況下舒適性也很高。
重點來了,我覺得要著重聊聊的就是 EV5 的儲物空間,除了常規(guī)的手套箱、中央扶手底部儲物格、門板儲物格以及上面說的二排“抽屜”之外,EV5 還有一個儲物方面利用率極高的地方,這就是它的后備箱。
在后備箱的儲物空間上,EV5 簡直利用得出神入化;甚至把縱向空間也能巧妙利用了起來,通過支桿把底部的護板向上提,可以瞬間變成一個小桌子,結合后備箱額外提供的 220V 插口,可以演變非常多功能場景。
除此之外,提起的護板下面還擁有一層面積非常大儲物格,并且通過移動另一塊地板,我發(fā)現這種儲物格竟然布滿整個后備箱底層。
另外還有讓我意外的細節(jié)是后排座椅放倒之后,工程師在座椅靠背設置了一個連接護板,護板放下來之后,就可以形成一個非常平整的空間,放個床墊在車內露營、過夜,非常實用。
而在細節(jié)方面,為了處理二排躺平之后與后備箱之間的縫隙,EV5 也是在座椅背部設計了一些磁吸板讓其展開鏈接以便更加平整。
對了,因為EV5是一款后驅車型,得益于 E-GMP 純電平臺,所以 EV5 的前蓋下也是設計了一個 67L 的前備廂空間,目測等放下一個 20 寸登機箱。
綜合靜態(tài)以及動態(tài)的表現來說,EV5 的競爭力完全不輸當下某些同級競品車型;甚至 EV5 還帶有更多的“個人色彩”。起亞對于新能源化道路的使命從 EV5 這款車上就能體現出了非常大的決心;結合 EV5 的售價也可以看出起亞對于這個“宮墻”內的斗爭也是有備而來的。但我覺得當下國人對于起亞品牌的理解以及接受程度還需要時間去修復,需要銷量的認證,我也是同樣期待起亞后續(xù)的表現。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新出行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carnews/pingce/217840
以上內容轉載自新出行,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medic-health.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