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來說這并不是一篇正規(guī)的試駕文章,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短暫接觸到了騰勢這款電動汽車,雖然時間短促還是有一些心得體會,于是寫下這篇報告與大家分享我的所見所聞。
另外,由于這并不是一次試駕活動,所以拍照的條件非常有限,文中圖片質量會比以往要差一些,請大家諒解。
騰勢這個品牌大家還不大熟悉,先做個簡單介紹。2010年比亞迪和戴姆勒正式簽署合同,在中國成立了“深圳比亞迪戴姆勒新技術有限公司”,2012年這家公司推出專注電動汽車的全新品牌“騰勢”,2014年北京車展騰勢的首款電動汽車正式上市,也就是我今天體驗到的這款產品:2014款 騰勢 尊貴版,下文將簡稱騰勢。
第一眼見到它,整體印象像是個類似奔馳B級那樣的大兩廂車,實際上它還是有“尾巴”的,只是很短而已。前臉用了大面積的鍍鉻裝飾,可能是中網有點密集,個人感覺需要花時間去適應。正下方的蜂窩狀格柵增添了幾分運動的味道,跟兩側的霧燈搭配起來挺耐看。
側面及尾部線條有看頭。騰勢的軸距達到2880mm,這是從第一眼印象中完全無法判斷出來的信息,因為前懸、后懸都很短,而且車頂線條胖嘟嘟的,看上去一點不顯長,要知道國產A4L的軸距也才2869mm。
車尾的線條太有個性了,既是三廂又是兩廂,可惜場地條件限制沒法把那種感覺拍出來。一個有趣的事實是,電動車要耗費大把電能來維持車廂內的適宜溫度(冬天制暖尤為耗電),為了防止打開后備廂時散逸出去的熱量太多,設計師把騰勢的車尾設計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表面上它似乎是個兩廂車,但打開后備廂蓋的瞬間,你又覺得它是個三廂車了……好吧,其實這不重要。
打開車門進入車內,上深下淺的內飾配色很給人好感,仔細觀察一下內飾的線條設計、做工用料等等都還不錯,副駕駛正前方以及中控地臺上仿木質的裝飾板頗具檔次感,給好評,不過方向盤的尺寸大了些,比例不大協(xié)調。
儀表盤科技感十足,其實類似的設計在比亞迪其他車型上見過,今天把它改良之后移植到一款純電動車上來,合適。它的主體由三個圓形儀表構成,從左至右分別是電量表、時速表,以及輸出功率表,其余位置顯示了大量信息,清晰易讀,而且畫面的可視角度很大,副駕駛也能輕松讀取信息。
中控臺操作面板很講究,除了音量控制旋鈕以及鑲嵌其中的開關鍵,其他所有功能鍵都是觸摸式的,我試了試反應都不錯?,F(xiàn)在這種高大上的設計很流行,不過我個人持保留意見,總覺得開車時讓我低頭去看、去瞄準,才能準確按到想按的位置,這事不大合理。
由于時間關系,沒能仔細體驗多媒體系統(tǒng),目前看它所包含的內容比較豐富,導航、音樂、藍牙電話等等該有的都有,空調也能在這塊屏幕上控制,車載電視這樣討人喜歡的配置也加上了,你猜的沒錯,這些東西都來自比亞迪。[page]
前面已經提到,騰勢的軸距有2880mm長,那么它的乘坐空間表現(xiàn)如何呢?圖中這位體驗者是身高1.65米的女性,她在前后排的頭部空間都超過一拳,而后排的腿部空間更是遠超兩拳,另外圖片沒能展現(xiàn)出的是騰勢后排的橫向空間也很不錯,地板有一個很矮的鼓包,坐三個人不成問題。
騰勢的座椅設計也是內飾當中的一大看點,走的是寬大、舒適的豪華路線,做工也很精良,拉開車門之后視線立刻就被它吸引住了??瓷先ズ妥先サ母惺芏己芎?,給點個贊。
儲物空間的表現(xiàn)不夠好,前后門板儲物能力較弱,因為那個儲物槽設計得太薄了;其余位置缺乏敞口式儲物槽,駕駛員隨身小物件不好放;中央扶手箱夠長但不夠深,放不了太多東西;手套箱和后排中央扶手的表現(xiàn)還算可以??偠灾@部分的提升空間還是挺大的。
后備廂倒是有超出預期的表現(xiàn),這款車的電池組放置在車身底盤位置,不占后備廂空間,所以官方給出的后備廂容積達到460升,日常使用足夠,另外它內部的平整度也令人滿意,奇奇怪怪的凹凸面很少,實用性強。
車身的部分就先說這么多吧,接下來讓我們聊聊動態(tài)方面的事情。先來看一看騰勢的主要性能參數(shù),它使用容量47.5kWh的磷酸鋰鐵電池組為永磁同步電機提供電力,以前驅方式驅動車輛前進,最大功率117馬力(86千瓦),峰值扭矩290牛·米,廠家公布的續(xù)航里程數(shù)據達到300公里。
300公里續(xù)航里程,這是個關鍵指標,意味著騰勢是一款具備實際使用意義的純電動車,而不是廠家用來打廣告的試驗品。因為只駕駛了十幾分鐘,我對它的實際續(xù)航能力自然沒法下定論,但參照之前我們對比亞迪e6的實際測試來看,這個數(shù)字還是靠譜的。如果你的用車類型是在城市里的日常代步,那么按每天50公里計算,每周可能只需要充一到兩次電。
如何充電是所有人都關心的問題,這次活動上廠商提出了四種方法,分別是公共充電樁、家用插座、充電柜、超級充電器,這四種方法相應技術指標列在上面的表格當中。超級充電器還處在試驗階段,未來車主們接觸最多的將是安裝在私人車庫中的充電柜,包括輸出功率7千瓦和22千瓦這兩種規(guī)格,充滿電的時間分別為7小時和小于3小時。當然要使用充電柜得花時間讓工人到你家里來安裝,另外還有可能涉及到電路改造的問題,相比于較慢的一般家用插座充電來說還是會麻煩一些。
除了續(xù)航里程較長,騰勢在購買成本方面也具備優(yōu)勢。以在北京購買低配的時尚版為例,官方售價36.9萬元,消費者可以享受到中央及地方補貼共11.4萬元,這樣裸車價僅為25.5萬元;另外購置稅不用交,又省一筆錢;北京有搖號政策,而國產電動車單獨在一個池子里搖號,中標概率極高,上牌幾乎無阻力。
駕駛感受方面簡單聊兩句。這是一輛很好上手的車,轉向偏模糊,“油門”響應很好掌控,剎車踏板較軟,需要提前一點踩。在普通模式下制動能量回收系統(tǒng)介入感明顯,一收油就減速,像有人在踩剎車,多開開你會喜歡這感覺,走的時候給油,要減速就收油,練習一下便能掌握僅靠油門踏板控制車身提速、降速的本領,很有意思。SPORT模式下能量回收就不那么賣力了,而提速時的加速感也會比普通模式下強一些。以上是我在短短十幾分鐘內最主要的一些體驗,總結一句:好開,不別扭。
總結:
騰勢的幾個優(yōu)勢:
1. 300公里續(xù)航里程,完全可以勝任日常使用
2. 具備中型車的乘坐空間水平及內飾質感
3. 享受補貼,36.9萬減到25.5萬,還免購置稅
4. 如果你在北京,可以輕松上牌
騰勢的幾個劣勢:
1. 新品牌,認知度不高
2. 純電動車,大家對充電還是有顧慮
3. 就車本身而言,實用的儲物空間太少
300公里續(xù)航里程無疑是騰勢的最大亮點,這把它跟那些試驗品完全區(qū)分開來,成為一款真正具備實際使用意義的純電動車型。未來我們也會拿到騰勢的試駕車,到時候免不了對它的續(xù)航能力實際測試一番。它的車內乘坐空間也著實讓人眼前一亮,真是相當大。今天條件所限沒能找到身材較高的體驗者來試試,不過至少女性朋友們可以看到了,1.65米的你們坐在里面不會有任何壓力。
如果你的家庭已經有類似中型車、SUV這樣的“全能”車型,那么第二臺車確實可以考慮騰勢這種純電動產品,空間大,好開,用它在城市里代步足夠妥帖,當然事先你得考慮好充電的事情,這也是未來我們測試騰勢時需要搞清楚的信息點。
對了,等到9月份會有正式的媒體試駕活動,到時我們也將為大家送上更加詳細的試駕文章,今天這篇就當是開胃菜吧,謝謝觀看。
來源:汽車之家
作者:胡正暘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carnews/pingce/33904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