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毓肥
特斯拉剛剛發(fā)布了一次平淡的二季度財報。
從總營收上看,特斯拉依然保持著微弱的增長態(tài)勢,同比增長 2%,從而以 255 億美元(1855 億元)連續(xù)創(chuàng)下營收記錄,同時依然擁有傲視業(yè)界的 45.78 億美元單季毛利(333 億元)。
然而,特斯拉同樣走過了一個交付量同比下降高達 14% 的季度。這是繼一季度總交付量下降 2% 后,交付量同比再次下跌。
截止至我們發(fā)稿,特斯拉股價跌幅達到了 6%,市場反應相對消極。
馬斯克本人深知競爭的加劇,但他今天在財報會議上同樣堅信,特斯拉已經走在不一樣的賽道上。
兩個小時前,他展示了一系列清晰的時間表,特斯拉將在未來一年多,推出眾多人工智能相關的核心產品和技術:
FSD V12.5(或 12.6)將在年底正式登陸中國!
Robotaxi將在 10 月 10 日召開正式發(fā)布會;
第一代干法正極 4680 電池將在 Cybertruck 首發(fā);
預計到明年年底,將有數千臺 Optimus 機器人在工廠服役。
今天的自動駕駛信息量密集,我們馬上開始。
FSD 入華成真!
一句話總結:馬斯克表示,特斯拉 FSD 系統(tǒng)將在 V12.5 或者 12.6 這個版本,進入「中國、歐洲,以及其他國家」。
他進一步補充稱,等到這些版本早期推送之后,將提交給上述國家的監(jiān)管部門審核。
「如果監(jiān)管部門發(fā)現,在十億級別英里的實際行駛中,受監(jiān)管的自動駕駛表現得比人類司機安全得多,為什么要反對它呢?」馬斯克這樣反問。
最刺激的一句,是他表示,「我們有可能在年底看到這一進程」。
「FSD 入華」是個季節(jié)性話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加熱一次。終于在2024 年 7 月底,也就是 FSD 開放訂閱的第 6 年,我們見證了馬斯克官宣入華的歷史性時刻。
理論上,FSD V12.5 最低可以兼容 HW3.0+MCU2.0 的老款 Model 3——也不是理論上,美國現在有好幾位 FSD 測試博主就開著這個版本的車。
這意味著,144T 算力+8 攝像頭+英特爾中控這一套硬件,將成為特斯拉城區(qū)智能駕駛執(zhí)行+交互的硬件門檻,目前的天花板,則是 HW4.0+AMD 中控+升級之后的高像素攝像頭。
跟國內同行已經卷到 20 萬的激光雷達相比,FSD 在感知硬件參數上略有不如,但算力相對領先。
但可以確定的,是最快年底,我們就將見證新能源車圈歷史上最激烈的一次「賽博斗蛐蛐」——小鵬 XNGP、華為 ADS、蔚來 NOP、理想 NOA...等等,都將迎來殘酷的全方位無死角對比。
另外補充一點:12.5 的 token 參數是 12.4 的 4 倍,馬斯克稱「這是巨大的進展」。
而有關核心的數據隱私問題,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總監(jiān) Ashok 表示,技術層面上講,端到端「不會反饋任何定位結果」,只是用了來自美國的數據,而且在不同的國家理論上「表現得會一樣好」。
不過,我們還是做一下預期管理:最快年底,最晚不封頂。
Robotaxi 時代終于來了?
馬斯克第一次提起這個單詞,是在 2019 年 Model Y 發(fā)布會上,這是五年來,我們第二次聽到這款劃時代量產產品的發(fā)布會日期。
第一次,是馬斯克在 4 月 5 號發(fā)布X帖子,稱其將在 8 月 8 號正式發(fā)布。
然后在股東大會的預熱視頻中,有網友指出疑似劇透了 Robotaxi 的內飾設計細節(jié),比如無方向盤的雙座布局,甚至是新版軟件 UI 等。
到了 6 月,Robotaxi 的測試諜照開始被曝光,基于 Model 3 爆改,取消后視鏡,并且疑似增加了額外的一組攝像頭,用以增強整車感知能力。
但緊隨其后的,是馬斯克 7 月份又發(fā)了個延期公告。
同樣在X上,他表示「延期到 10 月份的主要原因,是要對車身前部進行重要的設計更改」;而彭博社的報道則表示,馬斯克要求 Robotaxi 的設計團隊「重新設計」車輛的某些元素。
然后直到今天,馬斯克又給了我們一個準確日期。
而除了車身設計,Robotaxi,以及特斯拉 FSD 能力的真正落地,還依賴強大的后臺算力,比如英偉達 H100,比如 DOJO。
馬斯克今天放出了兩張清晰的 DOJO POD 照片,并表示初代 DOJO 訓練中心,到年底將建成約等于 8000 塊 H100 的總算力——約等于 32E 的 INT8 算力,相當驚人。
但 DOJO 已經是 2021 年發(fā)布的 7 納米芯片,而同樣到年底,特斯拉將到貨等效 8.5 萬塊 H100 的訓練集群,全球車企第一。
這意味著特斯拉自己的完全垂直整合計劃,被黃仁勛卷飛了。
「你不能忽視英偉達的努力,他們一直致力于讓 GPU 更便宜、更容易部署」,馬斯克對老朋友一通夸,并且表示「GPU 競爭非常激烈,你很難拿到足夠多的 GPU」。
然后他無奈地總結:「我們會讓 DOJO 發(fā)揮應有作用的,我們也必須這樣做」。
然而,給了發(fā)布時間表,馬斯克卻并沒有正面回答「Robotaxi 什么時候可以用」。
他表示,這個問題等于問他「什么時候可以實現無人監(jiān)督的完全自動駕駛」,但他同時表示「如果我們明年內都無法實現這一目標的話,我會非常震驚的」。
最后,馬斯克還不忘點一下剛宣布取消無人駕駛 Robotaxi 項目的通用:
「Waymo 就做得挺好,自動駕駛離我們根本不遠,只是通用汽車沒法讓它跑起來」。
特斯拉的新車困局
特斯拉有好多新車,美國以外的消費者都還沒開過。
比如 2017 年和 SEMI 卡車同期發(fā)布的性能猛獸二代 Radster,還有 2019 年廣州車展同一天發(fā)布的 Cybertruck,等等。
特斯拉官方稱,Cybertruck 已經在二季度成為全美最暢銷的電動皮卡。
馬斯克則表示,每周都有 1400 臺Cybertruck 帶著 4680 電池離開工廠,而第一代采用干法正極工藝的 4680 電池,也同樣會在四季度的 Cybertruck 上首發(fā)。
2020 年 9 月電池發(fā)布會上,馬斯克展示的一系列 4680 電池「終極版」數據,其實直到接近 4 年后的現在,依然未完全實現。
甚至可以說,目前特斯拉的 4680 電池,進步還集中在車身安全性、結構的優(yōu)化上,成本、良率等核心指標的提升不算明顯。
而 4680 電池,某種程度上定義了下一個時代,特斯拉的成本效率,能否繼續(xù)獨步行業(yè)。
比如即將進入競爭沸水區(qū)的 2.5 萬美元入門車型。
馬斯克剛剛給出了新的時間表:2025 年上半年正式推出,但他并未透露任何更多的細節(jié)。只是表示「我們會在 Robotaxi 發(fā)布會上,展示更多的東西」。
而在此之前,2024 年特斯拉不會有全新車型量產,即使是美國大本營,也要到明年,才「有可能」看到新一代 Roadster 的上市。
特斯拉的長期主義
馬斯克少見地提到了價格戰(zhàn)。
他說他知道很多汽車廠商提供了足夠有誘惑力的價格優(yōu)惠,「現在的競爭更加激烈了」,但長遠來看,他認為價格戰(zhàn)對特斯拉來說「不算問題」。
判斷的理由是賽道不同。
預計到年底,Optimus 機器人正式版就將試產,到明年年底,會有數千臺 Optimus 在特斯拉工廠承擔具體的量產任務。
另一方面,特斯拉能源部門,剛剛在二季度獲得了創(chuàng)紀錄的 9.4GWh 裝機量記錄,「Giga 2 和 Giga 上海的儲能產能還可以翻一番」,馬斯克總結稱。
短期承壓,長期開花,這是馬斯克口中特斯拉的狀態(tài)。
如果從財報數字上,特斯拉并沒有什么值得擔憂的,它的盈利、營收、利潤率、現金儲備,都是業(yè)內領先水平。
但在全球車企集體轉型、中國新能源奮起直追甚至部分反超的情況下,馬斯克能否依靠 FSD 和 Robotaxi 翻盤?
這需要用戶來投票。
(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電動星球News蟹老板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kol/23877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