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4年于美國芝加哥舉行的IMTS(Internation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Show)國際制造技術(shù)展覽會上,號稱世界上第一輛3D打印電動汽車“Strati”(斯特拉蒂)就這么在與會者們的親眼見證下誕生了。更醉人的是,從打印Strati零部件到組裝成整車,僅用時44個小時。
需要說明的是,Strati并不是世界上第一輛3D打印汽車,也許有人知道,沒錯,那就是于去年就聲名全球的Urbee 2。這是一輛由設(shè)計公司KOR Ecologic、直接數(shù)字制造商RedEye On Demand以及3D打印制造商Stratsys合作打造的高燃油效率混合動力車。Urbee 2包含超過50個3D打印組件,制造用時2500個小時。
我們也給Urbee 2簡單做了一個圖賞,放到最后的附錄。今天的主角是Strati這輛電動車。
Strati由Local Motors汽車公司打造。Local Motors是一家專門制造新型前沿汽車的美國企業(yè),公司位于亞利桑那州,目前在美人氣相當旺。先拿團隊在IMTS2014上的慶功照鎮(zhèn)樓:
再來一張美女香車:
對比一下效果圖:
然后是基本構(gòu)架圖:
外媒用圖文記錄了Strati誕生44小時,接下來我們展開來看。
Strati整車一體成型,由3D打印機制造,共有212層碳纖維增強熱塑性塑料(CFRTP,亦稱碳纖維增強熱塑性樹脂,Carbon Fiber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Plastics)。
辛辛那提公司負責提供制造Strati使用的大幅面增材制造3D打印機,其能夠打印3英尺×5英尺×10英尺(約合90厘米×152厘米×305厘米)的零部件。公司CEO安德魯·賈米森表示:“大幅面增材制造3D打印機可用于實際生產(chǎn),碳纖維增強ABS塑料的熔融沉積速度可達到每小時40磅(約合18公斤)。”
是的,大幅面就意味著可以打印更大尺寸的零部件,例如汽車零部件。
其實,Strati全車只有40個零部件。除了動力傳動系統(tǒng)、懸架、電池、輪胎、車輪、線路、電動馬達和擋風玻璃外(大部分來自一輛雷諾Twizy或者采用傳統(tǒng)制造技術(shù)制造),包括底盤、儀表板、座椅和車身在內(nèi)的余下部件均由3D打印機打印,所用材料為碳纖維增強熱塑性塑料。
Local Motors公司工程師詹姆斯·厄爾勒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實際上,我們在5月份就完成了第一輛Strati的制作,6月進行了試駕,整個駕駛過程超出我的預(yù)計。讓我感到吃驚的是,車子在駕駛過程中非常安靜。由于采用碳纖維材料一體成型技術(shù),車身幾乎沒有發(fā)出任何聲響。”
[page]
隨著Strati的成功問世,Local Motors計劃將Autodesk的Spark Platform平臺與汽車打印過程整合到一起,讓生產(chǎn)過程進一步流線化,目的只有一個:量產(chǎn)!Local Motors希望零售價定在1.8萬到3萬美元之間。此外,消費者還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定制汽車的一些特征。
補來張現(xiàn)場照:
很難想像,從零部件打印到完成組裝,整個過程只用了44個小時,這恐怕又是一項工業(yè)奇跡。
Local Motors公司CEO約翰·羅杰斯表示:“這種全新的生產(chǎn)過程將顛覆汽車制造技術(shù)的現(xiàn)狀,改變消費者的體驗。我們向世人再次證明,汽車制造真的可以通過3D打印這種方式實現(xiàn)?!?
下圖為Local Motors的工程師正在安裝Strati的懸架:
調(diào)試動力傳動:
實際上,除了Local Motors汽車公司,這輛3D打印電動汽車的完成還有賴于合作伙伴橡樹嶺國家實驗室、機械制造技術(shù)協(xié)會以及前面提到的辛辛那提公司的共同努力。他們期待汽車制造技術(shù)能夠發(fā)生革命性變化,用以降低制造成本,減輕汽車重量和加快生產(chǎn)速度。
Strati的最大速度可達到每小時40英里(約合每小時64公里),一次充電可行駛120到150英里(約合190到240公里)。
Urbee 2圖賞
Urbee 2,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世界首輛3D打印汽車。
來源:PConline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news/jishu/3635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