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發(fā)生了兩件大事。超過6000萬人觀看了中國航天員的太空授課,另有20個人拿到了BMW ActiveE的鑰匙。相比加入航天員的隊伍,筆者更羨慕那20位ActiveE的車主。
據(jù)北京青年報6月26日報道,羨慕他們,因為他們是少數(shù)有機會駕駛、體驗BMW ActiveE的人,他們的長期使用將為電動車的商業(yè)化運行提供最真實的反饋。與兩年前進行中國路試的MINI E相比,同是電力驅動的ActiveE有四個座位、200升行李空間,更加符合日常使用的需求;ActiveE以后輪驅動,可以在9秒內提速到100公里/小時,完全符合BMW對產(chǎn)品的定義。
羨慕他們,因為這些普通人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雖然在全球市場進行大規(guī)模路試,但ActieE僅是一部概念車,且無量產(chǎn)的可能。此次中國路試結束后,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將被拆解,車載電池甚至會幫助寫字樓收集太陽能;少部分車輛有幸進入慕尼黑的博物館,定期擦拭保養(yǎng),等待參觀者拍照留念。當量產(chǎn)的BMW i3上市銷售,BMW ActiveE將和他們的試驗者一起,成為電動車發(fā)展史的里程碑。
與兩年前進行中國路試的MINI E相比,同是電力驅動的ActiveE有四個座位、200升行李空間,更加符合日常使用的需求;ActiveE以后輪驅動,可以在9秒內提速到100公里/小時,完全符合BMW對產(chǎn)品的定義。
與MINI E的中國路試不同,ActiveE的用戶是通過租賃方式獲得使用權,12個月的租金達到5.04萬元人民幣。如果以租賃電動車、租賃BMW車型的標準衡量,5萬元僅是象征性地收取”起步價”,租一輛即將進入博物館的概念車絕不是這個價錢。但若回到現(xiàn)實生活,5萬元人民幣足以支付一輛豪華SUV全年的保險、燃油和養(yǎng)護成本。盡管如此,仍有近千人報名申請,對電動車的熱情并未因付費而降低。
電動車的小型化已經(jīng)成為共識,而產(chǎn)品定位仍有分歧。從i 品牌誕生,BMW集團已做出選擇。i3車身使用的基礎纖維織物由美國摩西湖工廠制造;車身成型、切割則在德國蘭茨胡特工廠完成,車重較傳統(tǒng)車身減重350千克……同樣使用LifeDrive架構的i8 Spyder定位于雙座跑車,5秒內從靜止加速到100公里/小時,動態(tài)性能與BMW M3相當。產(chǎn)品定位、制造技術已經(jīng)決定,BMW i車型不會走廉價路線。
特斯拉切入豪華車市場獲得成功,為BMW i3的定位做了注腳————以新材料、新技術解決續(xù)航里程、行駛安全問題,同時提供安靜舒適的駕駛環(huán)境、人車合一的操控感受。當電動車具備了豪華車的特質,對價格并不敏感的車主就成為了首選客戶。當技術升級、成本降低、政策引導、設施完善之日,才是電動車大規(guī)模進入社會使用之時。
王亞平演示失重環(huán)境下的陀螺定向性是科普教育,激勵中小學生走近航天、熱愛航天。BMW ActiveE中國路試也是科普教育,讓普通人有機會體驗電動車,為電動車的推廣使用收集數(shù)據(jù)、建立口碑。不同的是,神舟十號遠在300公里之外,ActiveE曾在我身邊。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吳毓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news/pinglun/199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