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回過頭看,才能讀出一種歷史的深意。
去年,市面上浮現(xiàn)出一票車企,包括保時捷啊BBA啊,帶著自己的電動車規(guī)劃,要“干掉特斯拉”。有意思的是,干了一年多,這種激烈的“干掉體”已經(jīng)很少見了,更多變成了“對標特斯拉”“瞄準特斯拉”“挑戰(zhàn)特斯拉”等等謙遜的說法。
語匯的演變本身就在說明,在大廠紛紛初嘗電動禁果之后,大家意識到電動不是太好做,特斯拉也不是太好干,進一步夯實了特斯拉電動標桿的地位。
這為電動圈的后來者鋪了一個碰瓷特斯拉的新體位,可以曲線證明自己也能做出優(yōu)秀的電動車。即便不能踩上巨人的肩膀,蹭上巨人的流量也是很光榮的嘛。
推特云嘴炮
不推薦指數(shù):??????????
最新比如這次Cybertruck的約戰(zhàn)。
發(fā)布會上,老馬用一段“拔河”小視頻來說明,Cybertruck皮卡性能碾壓福特F-150。他還把小視頻掛到推特上,目前觀看量1400萬,轉發(fā)12萬,還有66萬喜歡。
結果被人扒出,找來拔河的F-150是后驅中配輕盈款,也就是不算一場勢均力敵的比試。但是Cybertruck拖著F-150跑的宣傳效果已經(jīng)出去了,讓福特人很火大。燥如福特X部門的VP桑迪普·馬德拉就公開@老馬,要求給送過來一輛Cybertruck來公平地比一比。
老馬立刻一副爾要戰(zhàn)便戰(zhàn)的樣子。
熟悉老馬套路的朋友總結道,這其實是特斯拉的一種策略。“先外掛犯規(guī)強行取得勝利,吸引大眾視線+等對方興師問罪,等所有人都看過來,立刻宣布1V1正面PK?!保ˊ42號車庫)
一方面,在沒有營銷費用的前提下掙足流量;另一方面,正面剛起來特斯拉也是沒在怕,大概率產(chǎn)品力的確足夠強,可能真輸不了。
反正福特先慫了。官宣說,只是VP在開玩笑,意在指出視頻不對的地方。但也可能并阻止不了老馬安排一場正經(jīng)的re-match來進行一輪真·吊打。
事實上,福特的各種人士都很容易受到誘惑或挑釁去@老馬。
比如之前老馬在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就說,覺得特斯拉工廠風氣好,大家很有激情;你去看看福特工廠,像太平間一樣。
那段時間特斯拉受困于Model 3的產(chǎn)能爬坡問題,以至于老馬經(jīng)常下到一線,在廠子里搭帳篷睡覺親自督導。福特全球公關的VP馬克·特魯比(Mark Truby)就愛特回懟諷刺,還強調福特Rouge工廠每 53秒就能產(chǎn)出一輛高質高科的F-150。什么是工廠,你來看看嘛。
磅礴的量產(chǎn)能力一直是福特的驕傲,畢竟這是從1908年開始的基因能力。所以后來福特歐洲的CEO也下場,轉推了老馬的推文,并指出福特生產(chǎn)你這點量,就用了42倍速。
然而,你以為你懟成功了,其實都是被下套在為人家攢流量呢。
對門發(fā)布會
帶種指數(shù):??????????
對象仍舊是福特。
今年3月,就在特斯拉剛剛在網(wǎng)絡直播里發(fā)布了Model Y沒幾分鐘,福特就發(fā)了下面這條推文:
大家都在猜,說的是不是2018年底特律車展上宣布的代號Mach 1???當時有一個匿名福特高管透露,具體計劃還沒有公開,但他們的確是掐準了特斯拉的發(fā)布時間發(fā)的推,暗示福特在接下去的幾個月時間內也要搞一發(fā)電動車的大事情。
這個大事情,也就是福特日前發(fā)布的新電動車,名字確定為Mustang Mach-E,起售4.5萬美元;應該是對標的特斯拉Model Y,起售低于4萬美元。
有意思的是,發(fā)布會現(xiàn)場就在老馬的地界上,背景里就是SpaceX的總部,還有旁邊的特斯拉設計中心。特斯拉所有的洛杉磯活動基本上都在這里舉行。當時Cybertruck還沒發(fā)布,不少媒體老師都在嘗試踮腳眺望能不能偷窺到隔壁的小秘密。
偌大一個洛杉磯,偏偏挑在人家后花園,很多人都會想這得是多巧。elektrek的記者就問了福特的人,人說,不不不,事實上還真不是巧合,還反問說有感受到背后的意圖嘛?
意圖是很明顯的。福特CEO吉姆·哈克特(Jim Hackett)就曾說過,“最大的挑戰(zhàn)是讓每個人都看見未來。贏在那里是我們的權利。我們不必讓位于任何人。包括特斯拉,任何人?!?/p>
Mach E發(fā)布后,老馬還恭喜了Mach E,表示很激動大如福特也下海了,期待有更多人參與到電動未來中去。福特還回復:“謝了老馬。不能同意更多。充電站見!”
看著非常塑料友誼。
但其實除了最早Model E的商標嫌隙,其實老馬還挺心水福特。比如他曾經(jīng)夸過,2008年金融危機時,福特是唯一一家沒有破產(chǎn)的美國車企。而且作為特斯拉的CEO,他的車庫里據(jù)說只有兩輛非特斯拉的車型,其中一輛就是福特——一輛Model T。
不只是福特,對于這些大廠,老馬心里都還是挺當一回事。他或許很清楚,無論宣稱自己多牛逼,未來多確定,電動車始終是行業(yè)的挑戰(zhàn)者。所以如果仔細看,大廠的碰瓷,幾乎都是一種誘導碰瓷。
至于那些沒名沒號的,老馬才是真不care。
隔空喊話
寂寞指數(shù):??????????
比如何小鵬。
明言對標特斯拉的小鵬,從不遮掩自己的企圖心,并且隨著產(chǎn)品量產(chǎn)和迭代,變得愈發(fā)膨脹。何小鵬就曾表示,國產(chǎn)Model 3在小鵬P7面前毫無優(yōu)勢。
在他看來,2014年,絕大部分人低估了特斯拉從智能電動汽車領域對傳統(tǒng)汽車的挑戰(zhàn),而現(xiàn)在,大家又高估了特斯拉在中國可能的競爭力。
主要從產(chǎn)品上來說,P7具備一定的競爭力。比如車身尺寸大一些,四驅高性能版的百公里加速4.3秒,長續(xù)航版的綜合續(xù)航超過650公里。
不知道老馬怎么看待這些評價。
獸樓處曾寫過,何小鵬以前給馬斯克寫過email,然而并沒有得到回復。不過這都是遠在他干汽車之前的事了。
現(xiàn)在,老馬對小鵬一定是有印象的。因為今年初,特斯拉還指控其Autopilot前工程師把超過30萬份文件和目錄以及源代碼副本上傳個人iCloud帳戶,然后突然離職加盟小鵬,涉嫌竊取特斯拉公司商業(yè)機密。
這讓小鵬很郁悶。還說,“用這種方式來降低人才流動,還不如思考如何提高企業(yè)的內部人才競爭力?!北M管如此,何小鵬說自己還是買了特斯拉的股票。因為“真心真意”認為這家公司很不錯。
如果說中國電動車有哪位的言論真正引起過老馬的關注,大概要追溯到2013年的比亞迪。王傳福在比亞迪股東大會上曾說過,家庭消費一旦啟動,比亞迪也可以分分鐘造出特斯拉。
主要也是因為巴菲特的投資,讓并沒有在美國銷售的比亞迪,仍舊具備一定的關注。老馬當時回應,并不認為比亞迪是競爭對手。并且在隨后接受彭博社采訪時,還說比亞迪產(chǎn)品很爛,技術沒有什么魅力,在中國也面臨很多問題,首先要做出好產(chǎn)品。
不過有報道稱,一年后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老馬變了:“我對比亞迪還沒有足夠的了解,所以沒法深入評價它。”雖然仍舊強調,“我看了比亞迪電動車的照片,看起來不怎么樣?!?/p>
想一想,畢竟那年開始,特斯拉開始往中國銷售了。
閾值重構
邏輯指數(shù):??????????
有且只有一個品牌,干了這么一樁悶棍子下去讓人無可辯駁的事。吉利幾何A,自稱是“東半球最好的電動車”。
毛病,沒有。一句話就把特斯拉從宇宙最好的電動車偷偷變成了西半球最好的電動車,并駕齊驅之。同時讓和吉利有莫大淵源、并且坦然說對標特斯拉的極星處境有些尷尬。
值得學習的是,這為其他人提供了一個“圈地為王”的范式?!鞍]區(qū)最好的電動車”“東三省最好的電動車”“大保定最好的電動車”,都指日可待,應運而生。
就是贏了
自嗨指數(shù):??????????
泛濫在廣大自主品牌中,例子不勝枚舉。
最早一定是起于名爵。
去年辦過一場名爵6插混和特斯拉Model 3的對比賽,主要項目是0-100km/h加速時間及100km/h-0剎車距離測試。
結果,根據(jù)愛卡汽車的記錄,是這樣的:
“特斯拉Model 3百公里加速時間為5.84s,領先名爵6插混車型還是非常明顯的。在G值方面,車輛起步階段相比名爵6插混車型更有優(yōu)勢,起步瞬間G值達到了0.5g左右?!?/p>
“Model 3最終的剎車測試成績顯示為42.4m,剎車過程中G值波動情況相對明顯。名爵6插電混動車型最終的剎車測試成績顯示為37.7m,剎車初段G值較大,整個剎車過程G值曲線非常平緩?!?/p>
大概是說,加速時間雖然沒得洗,但是貴在贏了剎車距離。
這種膽大不知用在哪的風格,逐漸被其他人家學了去。比如廣汽新能源。
廣汽新能源總經(jīng)理古惠南就曾說過,“說到底,就是對標特斯拉。”他們的Aion LX,明確的競品就是特斯拉Model X。
而根據(jù)雷鋒網(wǎng)的報道:古惠南看來,特斯拉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對手, Aion LX無論是三電系統(tǒng),智能化駕駛,整車設計等方方面面,已經(jīng)擁有了全面超越特斯拉的能力。這重能力中,價格是一種重要因素,Aion LX價格區(qū)間從24.96萬~34.96萬元。性能數(shù)據(jù)不及的部分,完全可以用性價比補上的。
拼了那么多年的彎道,最后我們的優(yōu)勢仍舊是在價格。
難道沒有正面剛的硬貨嘛?
有的。
比如保時捷。且不說Tycan和下一代Model S到底誰硬,Tycan還配備了350kW快充,就有些讓老馬無言以對了。
但是,難度指數(shù):??????????
來源:autocarweekly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news/qiye/104790
以上內容轉載自autocarweekly,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www.medic-health.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