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外媒報道,韓國電池制造商SK Innovation宣布,將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鋰離子電池之父John B. Goodenough教授合作,研發(fā)下一代電池技術。Goodenough教授與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的Hadi Khani博士正致力于為鋰金屬電池研發(fā)獨特的凝膠聚合物電解質,以具有競爭力的成本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
(圖片來源:SK Innovation)
目前,對電動汽車而言,鋰離子電池系統(tǒng)是最有效的系統(tǒng)。但是,鋰離子電池在提高能量密度方面存在局限性,而對于延長電動汽車續(xù)航里程以及生產更小、更輕的電池來說,提高能量密度至關重要。事實上,在目前的鋰離子電池中,不太可能讓其能量密度達到800 Wh/L。為了實現(xiàn)能量密度達1,000 Wh/L的電池,其中一種有發(fā)展前景的解決方案是使用鋰金屬陽極和固態(tài)電解質。
雖然全固態(tài)鋰金屬電池具有上述優(yōu)點(能量密度高),但是仍需要克服一些技術障礙。其中一個關鍵障礙是生長的樹突,此類微小的針狀樹突可能會給電池帶來問題,生長在鋰金屬表面會導致電池能量損失以及電池故障,讓電池產生災難性的故障甚至是安全隱患。
(圖片來源:SK Innovation,人物: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John B. Goodenough)
為了克服上述障礙,將下一代電池推出市場,SK Innovation決定與Goodenough教授和Khani博士合作研發(fā)新型凝膠聚合物電解質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可均勻地輸送鋰離子,同時過濾掉不需要的離子,最終抑制樹突生長。此次合作的目標是研發(fā)一種具有弱配位陰離子系統(tǒng)的微孔聚合物基質,以應用于更大、更強大的電池中。
來源: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news/qiye/121643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medic-health.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