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青睞SUV,而非中小型轎車,過去一度熱銷的很多細分市場在未來或將走向消亡。無論是在歐洲、北美還是中國,那些小型車正艱難地延續(xù)著自己的壽命,而其中部分車型,又在新四化轉型的節(jié)骨眼上面臨退役的風險。
就在最近,奧迪官宣其入門級轎車A1即將停產的消息,且首席執(zhí)行官杜斯曼也表態(tài)說,這款小型車在未來已不會出現“繼任者”,未來幾年,將按下生產的終止鍵。
更嚴格的排放標準,讓 奧迪A1這樣的小車很難兼顧環(huán)保和利潤,為小型車輛提供內燃機是件高成本的事情,且及時到了電氣化時代,小型車微薄的利潤回報也很難分攤高昂的轉型成本。離開,是整個行業(yè)的大勢所趨,也是他們的最終宿命。
奧迪是最新確認其入門級車型將停產的制造商,在此之前,因此,歐寶也放棄了旗下微型車Adam,Stellantis旗下的標致雪鐵龍也已經計劃停止生產標致108和雪鐵龍C1。
與此同時,戴姆勒已開始將Smart品牌的生產和開發(fā)轉移到中國,這些制造商其實在多年以前就已經意識到,小型車在新四化時代要么縮減產量、甚至終止生產,要么就是找到一起“接盤”或“分攤”高昂成本的合作伙伴,讓小車能以電動化的形式延續(xù)下去。
可以看出,面對新時期的市場和消費趨勢,奧迪們的選擇是一種方案,而戴姆勒們則是另一種。
戴姆勒掌門人康林松( Ola Kallenius )在今年6月接受《歐洲汽車新聞》采訪時直接表態(tài),稱戴姆勒不會完全退出小型車甚至緊湊型車市場,他指出,通過合理的產品矩陣和更高效的技術研發(fā),其緊湊型產品組合中有部分車型能滿足良性的利潤回報。
截止目前,奧迪方面尚未透露最終停產A1的詳細時間,但該車型的兩廂版在2018年曾換代改款,所以距離其最終退出市場可能還需要幾年時間。
除了透露奧迪A1最終將逐步淘汰,掌門人杜斯曼還指出,該公司正在控制插電式混合動力混合動力車型的產品數量,因為奧迪最終的電氣化路徑是純電動,所以針對混合動力車型,現階段不會大規(guī)模擴充其產品矩陣。
從最近幾個月的企業(yè)動向可以看出,奧迪已將盡快實現純電動轉型納入最緊急的戰(zhàn)略行動之列,就在上個月,該品牌還公開表示從2026年開始只推出純電動車型,到2033年將淘汰傳統(tǒng)燃油車型。當然,這樣的布局把中國市場排除在外,彼時還引發(fā)了國內媒體的廣泛熱議。
來源:汽車公社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news/qiye/152786
以上內容轉載自汽車公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medic-health.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