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投資者譽為“新能源車元年”的2021年終于落幕了,新勢力車企先后公示去年全年的成績單。在這一年里,新勢力的頭部品牌,蔚來、小鵬、理想都收獲滿滿,交付量跑步前進,保持了極高的增速。
小鵬汽車自10月坐上新勢力交付榜首位置后不動如山,四季度累計交付量高達4.18萬臺,環(huán)比增長63%,最終以9.8萬的交付量問鼎年度冠軍,顛覆“蔚小理”格局。
而昔日位居三傻之首的蔚來汽車則受困于產(chǎn)能波動,后繼略顯無力,四季度交付了2.5萬臺,僅比三季度增長了不足600臺,但在一年12個月里,蔚來拿下了足足7個月度交付榜首,實力還是不容小覷,從年度來看,蔚來以9.1萬的交付量位列新勢力第二。
蔚來之后,第三名理想汽車并沒有被拉開太大的差距,年度交付量僅比蔚來少了不足1000臺。今年四季度,理想的“獨子”理想ONE共交付了3.5萬臺,環(huán)比增長40.2%,單12月的交付量都超1.4萬臺,再次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
除了頭部三強成功守擂以外,今年第二梯隊的表現(xiàn)也值得關注,哪吒汽車今年數(shù)次擠進前三強,甚至還一度名列月度第二的高位,單四季度交付量高達3.6萬臺,環(huán)比增長高達76.9%,12月銷量達10127臺,成功加入“萬輛俱樂部“。此外,零跑汽車、威馬汽車也表現(xiàn)優(yōu)異,年度交付量分別位列第5、第6名,與其他新勢力拉開較大差距。
傳統(tǒng)車企也不甘落后,廣汽旗下的埃安12月銷量高達16675輛,全年累計銷量達12.36萬輛。大眾ID.系列12月交付13787輛,與新勢力頭部車企相比也毫不遜色,3-12月累計交付超7萬臺,超第二梯隊領頭羊哪吒汽車全年交付量。
01
前路坎坷
新能源車企交付量不斷高攀的背后,一是車企受益于碳中和下國家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多重關照,二是消費者鐘意新能源車遠低于油車的使用成本。
但2022年,這兩個重要邏輯都有變數(shù)出現(xiàn)。
首先是新能源車補貼退坡,根據(jù)通知,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最后一年,補貼標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30%。城市公交、道路客運、出租(含網(wǎng)約車)、環(huán)衛(wèi)、城市物流配送、郵政快遞、民航機場以及黨政機關公務領域符合要求的車輛,補貼標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20%。
雖然對新能源車市場來說,更商業(yè)化的競爭有利于產(chǎn)業(yè)整體健康、長遠的發(fā)展,但是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補貼退坡落到自己頭上那就是買虧了,在一定程度上必然會挫傷消費者購買電車的意愿。
并且,在補貼退坡的同時,新能源車車險也漲價了。有報道稱,部分車型保費上漲甚至高達80%,更有車主戲稱,開電車剩下來的油費都拿來交保險了。
對車企來說,除了擔心新能源車性價比降低帶來的負面影響外,還要為產(chǎn)能憂慮。
缺芯二字,貫穿了汽車產(chǎn)業(yè)的2021年,據(jù)AutoForecast Solutions統(tǒng)計,2021年全球因缺芯問題減產(chǎn)了足足1023萬輛,其中,中國減產(chǎn)量占比19.4%達198.2萬輛。
盡管2020年末,這場在全世界肆虐的缺芯潮已有所減緩,但眾多分析認為,芯片短缺的陰霾可能要籠罩到2022年下半年才能散去,在這期間,新能源車的交付量和利潤勢必還會受到影響。
除此之外,限制車企利潤的還有昂貴的原材料。今年新能源車銷量的突飛猛進,加之疫情對產(chǎn)能的限制,眾多新能源車原材料出現(xiàn)供不應求的局面,價格飛漲,以主流動力電池原材料磷酸鐵鋰電池的主要原料磷酸鐵鋰為例,該大宗商品的售價從年初的3.7萬元/噸提升至年底9.9萬元/噸,漲幅近168%,創(chuàng)下近三年來的新高,大大的提高了車企的生產(chǎn)成本。
雖然眾多磷化工企業(yè)紛紛轉產(chǎn)、擴產(chǎn),但按目前需求旺盛的情況來看,磷酸鐵鋰價格明年或許會有所回落但難回低位。
(磷酸鐵鋰價格,來源:天風證券)
02 電車卷王
近年來,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和消費的疲軟,我國汽車銷量已明顯走上了下坡路,而新能源車在這個大背景下能保持逆勢增長,顯然是在吞噬傳統(tǒng)油車的市場,那么,未來新能源車還能保持2021年的高增速嗎?
(全國汽車銷量及增速,來源:上海證券)
不可否認的是,在碳中和的背景下,新能源車遲早會全面替代油車,只不過是替代速度快慢的問題,會拖累這個進度的除了上文分析的補貼退坡和用車成本增加外對消費意愿的挫傷外,新能源車的基建進度也是個很重要的影響因素。
現(xiàn)在消費者購置新能源車最大的憂慮在于續(xù)航,而續(xù)航焦慮和城市充電設施建設關系密切,在充電設施建設完備的新一線城市,新能源車滲透率普遍超20%,八成以上新一線城市完成了我國2025年新能源車滲透率目標,在限購、限行的城市,新能源車滲透率更是超30%,在全球范圍內(nèi)都處于較高水平,后續(xù)增速大有可能放緩。
而從二三線城市消費者角度來看,購置新能源車不論是從消費觀念還是從續(xù)航便利性來看,都和油車有很大的差距。
并且我國國土遼闊,存在多樣的氣候及地貌條件,在北方冬季,新能源車電池的受極寒影響較大,續(xù)航里程會隨氣溫下降而降低,在山區(qū),崎嶇的道路和大量的爬坡路段,對新能源車的動力和續(xù)航都有著極大的挑戰(zhàn),更遑論在地廣人稀的西北部,路程漫長,普通新能源車的續(xù)航里程甚至不夠在跑個來回。
在充電與換電兩種續(xù)航模式中,充電耗時長,特高壓超充站雖然快了很多,但顯然比起加油來說還是慢。如今可以媲美油車續(xù)航體驗的或許只有換電模式,可是目前只有蔚來一家可以換電,并且蔚來2021年投入巨資,也不過在全球范圍內(nèi)建設了不足900座換電站,與我國油車享有的11.9萬座加油站相比,可謂是飲鴆止渴,拍馬難追。
但是,當我們有決心時,以上的問題都不是問題。目前我國充電樁的基礎建設都在加速進行中,石油巨頭中國石化也入局換電業(yè)務,2021年12月更是通過工商變更,將機動車充電、電池、新能源汽車換電設施加入公司的經(jīng)營范圍內(nèi),若我國統(tǒng)一動力電池樣式,加油站向換電站轉型,屆時,新能源車的續(xù)航焦慮將真正的離我們而去。
03 尾聲
在剛過去的2021年,新能源汽車可以說是資本市場中的頂流明星,不管是A股、港股還是美股市場,翻倍的標的比比皆是,大有復制當年蘋果神話的跡象。
如果說去年重倉新能源汽車,是贏家,但如果今年還重倉新能源汽車,那可能就是另外一番風景了。
原因很簡單,正是由于2021年過于瘋狂,不少人對于2022年多了幾分保留,因為股市不同于實業(yè),資金炒作很容易上頭,估值前置的情況屢見不鮮。就拿創(chuàng)新藥炒作來說,幾年前也是熱得一塌糊涂,股價蒙眼狂奔到了極點,但是2021年卻大面積熄火,有人覺得突然,但實際上合情合理,導致這樣的結果除了沒完沒了的醫(yī)??硟r、集采陰云,更重要的,還是之前漲得太高了,過于瘋狂的事情,遲早都會均值回歸。
從這個角度看新能源車,其實也有那么點上頭的味道。實事求是地講,新能源汽車的雪足夠厚,但坡也足夠長。從資本炒作的角度上看,長長的坡、厚厚的雪,并不一定意味的機會,股價過熱后萬一來個大回調,被套可是無比痛苦的體驗。大多數(shù)投資者既沒有巴老爺子的那份氣定神閑,也沒有他老人家的資金實力,很難長期持有的某個優(yōu)質票,股價一個回落,就足以震傷不少人。
即使不考慮估值的藝術,單就交付增速也大概可以看出點門道。
畢竟2022年不同往年,除了上文闡述的制約外,2021年的高基數(shù)也讓新能源車很難重現(xiàn)奇跡般的交付增速,目前,雖然我國各大新能源車企還在埋頭沖刺卷油車,但放眼未來,該產(chǎn)業(yè)已有內(nèi)卷苗頭出現(xiàn),新能源車行業(yè)最終真正的決賽相信在未來一兩年就會到來。
格隆匯聲明:文中觀點均來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匯觀點及立場。特別提醒,投資決策需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本文內(nèi)容僅供參考,不作為實際操作建議,交易風險自擔。
來源:格隆匯
作者:格隆匯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news/qiye/165247
以上內(nèi)容轉載自格隆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nèi)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www.medic-health.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