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大眾中國發(fā)布2023年全年銷量,在中國內(nèi)地及香港市場交付車輛323.6萬臺,同比增長1.6%。
在自主品牌的全面圍攻下,大眾中國還能維持增長極為難得。要知道,日產(chǎn)、通用等外資品牌在華銷量都處于持續(xù)下滑態(tài)勢。根據(jù)中汽協(xié)數(shù)據(jù)顯示,在乘用車市場,合資品牌的市場份額已萎縮至四成左右。2024年,合資品牌如果不能在電動化領域取得突破,市場份額或?qū)⒗^續(xù)下滑。
不過,大眾或許是特例。目前,大眾在華電動化轉型已有所突破,未來也被看好。
圖片來源:大眾中國
受益高端和電動化拉動
有意思的是,大眾中國并未公布大眾品牌在華的銷量,而是著重提及了奧迪和純電動汽車的市場表現(xiàn)。從銷量和增速來看,大眾中國銷量依舊堅挺,也是靠奧迪和純電動汽車兩大板塊拉動。
其中,奧迪品牌銷量強勁增長,共交付72.86萬輛,占銷量總比的22.5%,同比上升13.5%。這主要與中國車市近幾年消費結構升級,以及馬太效應越發(fā)顯著有關。不僅是奧迪品牌,寶馬、奔馳兩大一線豪華品牌銷量也實現(xiàn)了增長。與之對比的是,二線豪華品牌要么增速有限,要么銷量持續(xù)下滑。
圖片來源:大眾中國
電動化方面,大眾中國2023年終于“揚眉吐氣”了一回。全年銷量達到19.2萬輛,同比增長23.2%。雖然與比亞迪、特斯拉甚至是埃安有不小的差距,但對于大眾中國自身而言,已有了很大的進步。而且和其他傳統(tǒng)外資品牌對比而言,大眾中國在電動化領域的成績斐然。
具體到兩大合資品牌,一汽-大眾是大眾中國能實現(xiàn)增長的主力軍。2023年,一汽-大眾累計完成終端銷售191.02萬輛(含奧迪進口車),同比微增4.8%。而上汽大眾全年銷量同比降幅達8%。
如果大眾中國今年想繼續(xù)保持銷量增長,必須順應市場趨勢,加快電動化轉型,擴大在新能源市場的銷量規(guī)模。
加速電動化本土化轉型
事實上,大眾2023年在華電動化轉型速度再度加快。較為典型的案例有:
一是押注合肥。去年4月底,大眾安徽宣布,將繼續(xù)投資安徽合肥,計劃總投資231億元人民幣,其中生產(chǎn)基地(一期)與研發(fā)中心固定資產(chǎn)投資總額141億元人民幣,車型上市前研總投入約90.5億元人民幣。
這是大眾中國加碼電動化的明顯信號。畢竟,大眾安徽是一家新能源企業(yè),而大眾中國持有大眾安徽75%股權。
與此同時,大眾中國還將在合肥投資約10億歐元設立新公司,項目名稱為“100%TechCo”。該公司不僅負責產(chǎn)品研發(fā)及定義,還包括采購及零部件的研發(fā)職能。并注重團隊本土化,據(jù)悉未來100%TechCo中國研發(fā)人員比重將超過80%。
大眾汽車(中國)科技有限公司布局圖,圖片來源:大眾中國
二是入股小鵬汽車,與上汽集團合作。其中,奧迪品牌與上汽集團合作,使用智己汽車生產(chǎn)平臺共同開發(fā)車型。大眾品牌方面,大眾汽車集團向小鵬增資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0億元),收購小鵬汽車約4.99%的股權。雙方達成技術框架協(xié)議,預計于2026年在中國市場推出兩款大眾品牌電動車型。
三是強化本土供應商構建。除了100%TechCo外,大眾通過投資國軒高科,與中科創(chuàng)達、地平線等企業(yè)成立合資公司,在電池、車載娛樂系統(tǒng)、智能駕駛等核心零部件領域?qū)崿F(xiàn)了本土化供應。
上述動作不僅是出于降低生產(chǎn)成本的考量,也是為加快大眾中國電動化轉型節(jié)奏。
一直以來,大眾集團的電動化轉型態(tài)度就極為堅決,響應速度也是一眾外資品牌中最快的。在智能駕駛領域,大眾集團更是組建了萬人研發(fā)團隊。然而,事與愿違,大眾集團在新能源領域的投入產(chǎn)出比例失衡。
在中國市場,大眾中國的電動化轉型速度明顯要慢于主流中國品牌。這使得其市場份額被擠壓,年銷量從2020年巔峰期的420余萬輛下滑至如今的320余萬輛,規(guī)模減少了近百萬輛。2023年其在新能源市場取得的成績,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降價。但所有人都知道,降價并不長久。
所以,針對中國市場,大眾集團采取“在中國,為中國”本土化策略。有分析師認為,大眾集團在中國市場與本土企業(yè)合作,是一種互贏。
今年,大眾中國在新能源市場將迎來另一重要幫手——大眾安徽。近日,大眾安徽已正式投產(chǎn),首款車型今年將投入市場?;蛟S,大眾中國在華的新能源反攻之路,要真正打響了。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news/qiye/215872
以上內(nèi)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nèi)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www.medic-health.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