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騏驥千里,非一日之功。對于一個舞臺劇演員來說,為了臺上光鮮亮麗的一分鐘,在臺下需要付出十年的艱辛努力。造車同樣如此,一場新車發(fā)布會只需要半個小時,但是這款產品從無到有卻需要3-5年的設計研發(fā)過程。
通用汽車中國前瞻技術科研中心(ATC)就是通用汽車的“幕后英雄”。2017年,通用汽車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瑪麗?博拉(Mary Barra)女士提出了要打造“零碰撞、零排放、零擁堵”的愿景,而科技研發(fā)正是實現(xiàn)這一愿景的關鍵。
通用汽車于2009年成立中國科學研究院,著眼于未來5-15年的技術需求。隨后在2012年,通用汽車中國前瞻科研中心全面落成,形成了由通用汽車中國科學研究院、通用汽車中國工程中心、前瞻設計中心組成的完整布局,成為通用全球技術研發(fā)體系中的重要一環(huán)。
回顧前瞻技術科研中心過去10年的成果,通用汽車全球執(zhí)行副總裁兼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錢惠康(Matt Tsien)表示,很高興見證前瞻技術逐步轉化成為實際應用,“技術創(chuàng)新推動著汽車行業(yè)的變革,通用汽車將充分運用全球優(yōu)勢資源和本土研發(fā)體系,深化跨領域合作,與我們的合資企業(yè)一起為消費者量身定制出行方案?!?/p>
在錢惠康看來,目前汽車行業(yè)正身處轉型的十字路口,推動個人出行方式的變革充滿挑戰(zhàn),但也蘊藏著無限機遇。如今,中國已成為擁有全球影響力的創(chuàng)新中心,這里不但是汽車行業(yè)變革的前沿陣地,也是通用汽車能否實現(xiàn)美好愿景的核心市場。所以,通用汽車將會在本土化研發(fā)工作方面加大力度。
錢惠康強調,以消費者為中心是通用汽車的基本原則,前瞻技術科研中心將依托過去十年積累的技術實力,為中國市場量身定制出行解決方案,滿足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展望下一個十年,前瞻技術科研中心將面向未來個人出行,更深入地聚焦新能源、智能網聯(lián)汽車及先進材料三大領域,
電氣化路徑
作為全球首家為電氣化量身定制車型的制造商,通用于1996年便推出了純電動車EV1,隨后又打造了雪佛蘭Volt沃藍達增程式混合動力車和雪佛蘭Bolt純電動車。不過在新能源市場蓬勃發(fā)展的當下,通用汽車卻異常的低調,曝光度甚至還不如那些如雨后春筍版快速發(fā)展的造車新勢力。
俗話說得好,一口吃不成胖子,電氣化是未來發(fā)展的必經之路不假,但絕不可操之過急。在筆者看來,一些歐洲車企對于電氣化的態(tài)度有些過于激進。口號喊的倒是響亮,但實際操作起來卻完全不是一回事。比如某品牌宣布在2019年全面電氣化,但實際上今年最新推出的產品還是采用傳統(tǒng)動力,臉打的不要太響。
2018年6月份,通用汽車公布了針對中國市場制定的電氣化路徑,到2020年將會推出10款新能源車。
通用汽車中國首席技術專家杜江凌博士表示:“通用汽車的電池研究團隊,是和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一起成長的。”通用汽車中國電池實驗室于2012年啟動電芯樣本研制與測試,這里是通用汽車全球第二大電池實驗室,具有完整的電池研發(fā)、驗證及測試能力。通用汽車認為,單體電池在投放市場之前,必須要在實驗室進行3-5年的測試與驗證。
2019年,電池實驗室成功研發(fā)設計出一種高功率、長壽命、更具成本優(yōu)勢的電芯。這一新型高功率電池已被授權予兩家國際知名的電池制造企業(yè),并將應用于通用汽車未來的低壓電池系統(tǒng)中。
另外據杜江凌博士介紹,在全面進入電氣化、零排放的階段,電池實驗室將進一步加強固態(tài)電池的研發(fā)。固態(tài)電解質不易燃燒,可進一步提高電池的安全性,并且保障續(xù)航里程。
智能網聯(lián)
V2X車聯(lián)網是智能網聯(lián)汽車的關鍵技術,同時也是杜江凌博士專注的領域。在過去的十年里,通用汽車致力于在中國市場推進V2X技術的標準化與規(guī)?;瘧?,在這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經驗。
2015年,通用汽車中國公司攜手上海交通大學啟動車輛共享試點項目,EN-V 2.0電動網聯(lián)概念車投入運行。2016年11月,通用汽車首次在中國演示了包括交叉路口碰撞預警、緊急制動預警等8項最新V2X技術應用,成為最早在中國演示V2X應用的跨國車企。
2018年,通用汽車參與了蜂窩車聯(lián)網通信(C-V2X) 跨通信模組、跨終端提供商、跨整車廠商的“三跨”互聯(lián)互通應用展示。同年,前瞻技術科研中心將Super Cruise?駕駛輔助系統(tǒng)引入中國,并攜手本土合作伙伴對這一技術進行了本地化驗證。
在杜江凌博士看來,目前中國市場在V2X的應用方面處于國際領先水平,他表示:“未來,我們會進一步研究以V2X為基礎的智能駕駛系統(tǒng),為在中國實現(xiàn)基于先進車路協(xié)同的‘零擁堵’交通做出貢獻?!?/p>
通用汽車中國工程中心總監(jiān)霍凱威(William Hotchkiss)認為,智能網聯(lián)汽車是自動化和互聯(lián)化的融合體驗,也是通用汽車實現(xiàn)美好愿景的重要推動力,而前瞻技術科研中心的工程中心正在抓緊轉型成為通用汽車在中國的智能網聯(lián)汽車中心。他表示,未來通用汽車會在這一領域投入大量的工程資源。
先進材料
杜江凌博士指出,材料創(chuàng)新是應用型的基礎研究。過去十年,通用汽車在先進材料研究領域成績斐然。2015年,通用汽車將第三代先進高強鋼引入到國產車上。第三代高強度鋼的抗拉強度為1000兆帕,于2015年首次應用于全新雪佛蘭樂風RV車型,實現(xiàn)了相關車身零部件減重20%。目前,通用汽車旗下包括全新一代別克GL8也已應用這種材料。
2017年,由通用汽車中國先進材料與制造實驗室胡斌博士研發(fā)的新型高性能鑄造鋁合金——胡鉻合金(HuCrAlloy)正式問世。這一新材料擁有出色的強度和延展性,以及優(yōu)良的鑄造性能,還可應用于大型復雜的薄壁結構件,從而實現(xiàn)零件的集成化設計。
目前,胡鉻合金已應用于凱迪拉克CT6 V-Sport和全新一代科爾維特Stingray車型的發(fā)動機座支架,對比常規(guī)鑄造鋁合金材料減重40%。全鋁車身大家已經很熟悉了,鋁合金最大的劣勢就是成本高,那么胡鉻合金如何呢?筆者在與胡斌博士溝通時提到了這個問題,他表示胡鉻合金在成本上要比鋁合金具有優(yōu)勢。
另外據杜江凌博士介紹,這種新材料未來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比如高度一體化成型、具備能量吸收能力的零部件。通用汽車正在和多家供應商共同研究,推廣胡鉻合金的大規(guī)模商業(yè)化應用。
杜江凌博士認為,電動車和智能網聯(lián)汽車的發(fā)展為先進材料研究帶來了全新的機遇和無限可能。支持電氣化、網聯(lián)化的汽車零部件和整車架構,將是這個領域下一個十年的研究重點。
來源:網通社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news/qiye/96095
以上內容轉載自網通社,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medic-health.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