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源于網友的總結:“由阿道夫·希特勒保持的丹麥4小時‘速通’記錄被弗拉基米爾·普京在2022年2月24日以1小時22分刷新?!?/p>
盡管直至2月25日,沖突仍在持續(xù),但不可否認,活在當下的我們,又一次見證了歷史。近年來,在受到新冠疫情、供應鏈受阻和原材料價格暴漲等因素“暴擊”之后,全球經濟再一次因俄烏武裝沖突再次走上一條不可預測的道路,而我們需要關心的是,這又將對中國乃至全球汽車產業(yè)帶來怎樣的影響?
制裁與反制裁,一場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博弈
引援新華社駐外記者報道:繼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21日晚簽署命令承認烏克蘭東部的“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后,美國、歐盟、英國和日本相繼宣布對俄羅斯實施制裁。
其中,根據美方發(fā)布的行政令第1條,禁止美國人在“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進行“新的投資”;禁止“直接或間接從該地區(qū)向美國輸入任何商品、服務或技術”;禁止“出口、再出口、銷售或供應……來自該地區(qū)的任何商品、服務或技術”,以及禁止“美國人的任何批準、融資、便利或擔保行為”等。
22日,美國總統(tǒng)拜登還曾在白宮就烏克蘭局勢發(fā)表講話,宣布對俄羅斯實行經濟制裁。
就在北京時間2月24日凌晨,美國宣布對俄羅斯進一步制裁,其中包括制裁修建聯通俄羅斯與德國天然氣輸送的北溪2號管線公司、瑞士企業(yè)Nord Stream 2 AG,該司的母公司為俄羅斯天然氣巨頭Gazprom。彼時,拜登表示若俄羅斯的行動繼續(xù)升級,美國將采取進一步措施。
而在本周二,德國總理朔爾茨曾宣布,德國暫停審批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但就在這一禁令下達不足半天,歐洲天然氣價格劇烈暴漲,ICE英國天然氣期貨收漲逾9.68%,歐洲TTF基準荷蘭天然氣一度狂飆14%。
基于此,有觀點認為,美國的新一輪制裁將對歐洲能源結構帶來更深層次的打擊。
要知道,俄羅斯是天然氣產量居世界第二、原油產量居世界第三的資源大國,更是歐盟國家最大的能源供應國。
單以此次多國制裁重點提到的北溪2號為例,其管道總長約1,222千米,其超過了1,166千米的蘭格勒德管線,是目前世界最長的海底管道,連接了圣彼得堡附近的烏斯季-盧加地區(qū)和德國東北部的格賴夫斯瓦爾德,該設計輸氣能力為550億立方米/年。
但早在2019年1月,美國駐德國大使便曾以地緣政治為由強烈反對北溪2號的修建,在他們看來,這一管道的修建或提升歐盟對俄羅斯能源安全的依賴。隨后在多方的阻撓下,該管道終于在去年下半年正式完工并已開始傳輸天然氣,只待德國和歐洲委員會的批準。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截圖
很顯然,短期內這一管道或難正式投入使用。與此同時,俄羅斯經烏克蘭向歐洲輸送的天然氣占歐洲供應量的8%,基于現下可能還將持續(xù)數周的緊張局勢,該天然氣輸送路線亦存巨大風險。
可事實上,近年來伴隨全球就碳中和達成共識,歐洲本地火力和核電發(fā)電占比進一步收窄,風力和光伏發(fā)電等可再生能源普及率尚難覆蓋全歐洲需求,天然氣成為當下乃至未來一段時間內歐洲的主體能源之一,而俄羅斯天然氣出口量占歐盟國家的30%-40%。
此前,卡塔爾能源事務部長兼卡塔爾石油公司總裁薩阿德·謝里達·阿爾卡比在天然氣出口國論壇第六次峰會后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直言,在歐洲天然氣供給方面,沒人可替代俄羅斯。
基于此,不少專業(yè)人士認為,若美歐英日等國家加大制裁力度,俄羅斯或采取暫停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出口來實施反制裁。以此為號,2月24日當天,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盤中突破每桶100美元,為7年多來首次破百;天然氣期貨增幅再創(chuàng)新高。
且基于能源研究機構Rystad Energy一份報告指出,俄烏軍事沖突或推動原油價格飆升至130美元。
飆升的不只是原油、天然氣價格,還有一應汽車產業(yè)所需品
2020年3月,在新冠疫情的蔓延下,金融市場遭受暴擊,3月9日至22日短短兩周內,美股連續(xù)歷經4次熔斷,原油價格暴跌,跌破每桶20美元,創(chuàng)下18年以來的新低,由此國內成品汽油油價也回歸“5元時代”,并持續(xù)了數月。
直至今年,我國成品油價才逐漸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基于全球原油價格的持續(xù)走高,不排除我國在下一輪調價窗口期迎來新高。
油價飆升,或許會是中國百姓感受最為直接的地方,但事實上波及范圍遠不止于此。
當地時間2月24日,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鋁價盤中跳漲4.8%,至每噸3,449美元,超過此前2008年創(chuàng)下的紀錄;鎳價則飆升至2011年以來最高。由于俄羅斯軍事行動引發(fā)了金融市場風險資產的拋售,銅價小幅走低。
與此同時,作為全球最大的鈀金生產國,俄羅斯形勢影響下,推動鈀金期貨價格2月24日盤中觸及每盎司2721美元,為去年7月以來最高價。
俄羅斯是一些關鍵原材料的主要供應國;圖片來源:彭博社
而要知道的是,鋁是當前汽車產品主要用材中除鋼以外占比最大的材料之一,包括但不限于新能源汽車特有部件動力電池載體——鋁電池盒,以及車身及底盤結構件、車身覆蓋件、內外飾件等等;鎳則是動力電池主要元素之一;鈀金主要用于凈化汽車尾氣排氣凈化器。
此外,根據市場研究機構Techcet月初發(fā)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諸多半導體制造商較依賴于俄羅斯和烏克蘭的一些材料,如氖、鈀等。報告估計,美國90%以上的半導體級氖供應來自烏克蘭,35%的鈀來自俄羅斯。
近期一份由國際半導體產業(yè)協(xié)會(SEMI)發(fā)出的文本副本顯示,SEMI全球公共政策副總裁Joe Pasetti針對來自俄烏兩國生產的諸如六氟丁二烯、鈀、氦、氖和鈧等的半導體材料向成員作了提醒,“如果您的公司擔心其中任何一種材料有潛在的供應中斷風險,請告訴我?!?/p>
Techcet指出,氖對用于制造芯片的激光器至關重要,是俄羅斯鋼鐵制造業(yè)的副產品,而烏克蘭企業(yè)則負責了氖的純化環(huán)節(jié)。鈀則用于傳感器和存儲器以及其他應用。
盡管昨日以來,陸續(xù)有半導體供應商站出來表態(tài),早在2014年俄羅斯吞并克里米亞時便意識到這一危險,從那以后盡可能降低了俄烏沖突可能對供應鏈帶來的中斷風險,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一影響或非直接,更多可能會是被市場所波及。
這無疑是給疫情以來,飽受缺芯、少電、原材料漲價的全球汽車產業(yè)鏈一擊抱拳,且接下來走勢更將難以預期。
為盡可能降低由此不斷增大供應鏈風險,愈來愈多國家及相關企業(yè)做出相應措施,如日本新日鐵股份有限公司計劃從巴西和澳大利亞購買更多的鐵礦石,以防鐵礦石供應中斷并彌補鐵礦石供應的不足。該公司目前約有14%的鐵礦石顆粒原料來自俄羅斯和烏克蘭;內存芯片生產商已經將惰性氣體庫存從常規(guī)的4周提高到6到8周,但依然無法解決長期問題。
“盡管從一定層面來看,中俄關系較其他局勢相對緩和,但汽車產業(yè)鏈悠長,其全球供應的屬性注定中國產業(yè)鏈很難全身而退?!鄙w世汽車CEO周曉鶯如是認為,與此同時,她進一步表示,沖突一定會增大民眾的恐慌,大宗商品價格走高是必然趨勢,且將持續(xù)很長一段時間。
沖突持續(xù),那些在俄烏的中國車企怎么辦?
相較于資源出口所引發(fā)的產業(yè)鏈危機,中國車企整車產品的直接出口以及在當地布產受此影響或更為直接。
根據歐洲商業(yè)協(xié)會此前發(fā)布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品牌汽車在俄羅斯的總銷量達到11.57萬輛,較2020年翻了一番,在俄乘用車市場的份額增至近7%。中國品牌汽車日益受到俄消費者青睞。
具體來看,2021年,哈弗、奇瑞、吉利汽車在俄銷量分別以39126輛、37118輛、24587輛,同比增長125%、224%以及59%,位列俄羅斯汽車銷量排行榜第十二位、十三位以及第十七位。
2021年上市新車型哈弗JOLION;圖片來源:長城汽車
與此同時,中國汽車品牌在俄本地化的進程正持續(xù)提速。
去年4月,哈弗在圖拉州烏茲洛瓦亞工業(yè)園的汽車發(fā)動機工廠正式開工。圖拉州政府副主席拉夫魯欣表示,該工廠對推動圖拉州汽車產業(yè)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工廠預計2022年底完工,年產發(fā)動機約8萬臺。
除在俄完善汽車生產配套產業(yè)建設外,長城汽車在俄產品矩陣已達 6 款、經銷商網絡 100 余家,哈弗汽車工廠還將在2022年優(yōu)化生產和營銷模式,預計汽車產銷量將進一步增加。
長城汽車在俄羅斯經銷商門店;圖片來源:長城汽車
也正基于長城汽車在俄羅斯本地的深度布局,2月24日當天長城汽車(HK.2333)收跌5.24%,盤中觸及每股16.8港元,為去年6月以來新低。
圖片來源:富途牛牛截圖
隨后,長城汽車對外回應,俄烏沖突對該公司俄羅斯工廠的生產與銷售不會產生影響;烏克蘭出口業(yè)務短期內可能會受一些影響,但長期來看沒有問題。
但很顯然,沖突還在持續(xù),來自美歐英日甚至更多后續(xù)可能加入的國家的經濟制裁,或很大程度上造成俄羅斯經濟受挫,從而影響當地民眾的購買力與消費信心,對于致力于走出國門的中國車企而言或難說“沒有問題”。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鐘琳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news/shichang/168931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medic-health.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