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動網訊 2012全球新能源汽車大會于1月10日在海南博鰲隆重召開,在當日下午舉行的”新能源乘用車技術與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論壇”上,第一電動研究院發(fā)布了《2012中國新能源乘用車消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為相關政策制定和企業(yè)決策提供了有益參考,獲得了與會代表和業(yè)內人士的廣泛關注。
《報告》為探明目前國內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產銷狀況,找到誰將是新能源乘用車潛在私人消費者,明晰他們的需求偏好,了解實際使用者的感受和反饋。分析表明,雖然消費者對新能源乘用車的認知度較低,但多數人對購買新能源乘用車持開放態(tài)度,并傾向于購買而非租賃電動汽車。
《報告》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在純電動汽車投放數量較多的企業(yè)主要是江淮和比亞迪,其次是奇瑞、眾泰、北汽、長安、中科力帆和上汽榮威等。
目前,國內純電動汽車銷量普遍在公務用車和出租車領域,對私人市場的銷量仍偏低,盡管截至2012年11月底合肥電動汽車銷量已近3000輛(主要車型是江淮愛意為電動汽車,模式為”定向購買”),但業(yè)內人士認為這類”定購”屬”內部消化”,而非真正意義上的私人消費者購買。
新能源乘用車潛在消費者的需求偏好和實際使用者的回饋是《報告》的重點研究內容。
《報告》稱,有意向購買或租賃新能源乘用車的受訪者占所有受訪者的86%,傾向于購買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汽車的人分別為35%和34%。數據表明,受訪者對于新能源乘用車的購買或租賃持開放態(tài)度。其中,中青年、已婚人士、中高等學歷和中高收入人群是新能源乘用車主要的潛在消費者。
同時,《報告》指出,受訪的潛在消費者中,54%的人認為,與傳統(tǒng)汽車相比,新能源乘用車性能低,但足夠用;只有22%的人認為新能源車性能不及傳統(tǒng)汽車,無法滿足使用。對于新能源乘用車的缺點,81%的人認為續(xù)航里程短,認為安全性差的人僅占比21%。
第一電動研究院進行的調研表明,在受訪的潛在消費者中,新能源乘用車品牌提及率前十位依次為,比亞迪、奇瑞、豐田、日產、榮威、江淮、本田、大眾、眾泰和長安。其中,108人提及到比亞迪,占所有潛在消費者的32%,位列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受訪者在新能源乘用車品牌中提及到了時風和陸地方舟等低速電動車品牌,而低速電動汽車并不屬于目前國家規(guī)定的新能源汽車。另有受訪者還提到宇通、金龍等新能源大巴品牌。
新能源乘用車性能和充電方面,《報告》稱,對車輛續(xù)駛里程100-200公里的人占比40%,200公里以上的人占比43%;最高時速要求80-150公里的人占比高達66%;充電時間需求5小時以下的人占比76%。
最后,第一電動研究院認為,數據表明,少部分受訪者對于新能源乘用車的品牌認知和分類較模糊,因此,企業(yè)需加大宣傳力度,在消費者教育方面進行投資,以增強消費者對新能源乘用車的了解,促進消費市場發(fā)展,并針對潛在消費者和消費偏好研發(fā)出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
( 編輯/李艷嬌 )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李媛媛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news/shichang/1744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