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之前有就一些傳言,說快速充電損害電池,長期快充會讓電池使用的時間會縮短,那到底有沒有科學根據(jù)呢?那今天小編就簡單說下,到底什么充電方式才最合適汽車電池。
01鋰電池是怎么運作的?
要討論直流充電對電池的影響,首先要了解電動汽車電池。
目前市場上的大多數(shù)電動汽車都是鋰離子電池,它有兩個極:正極是鋰化合物,負極是石墨。
在充電過程中,鋰離子(Li+)在電池的正極產(chǎn)生,產(chǎn)生的鋰離子(Li+)通過電解液從正極移動到負極。負極上的石墨具有具有微孔的層狀結(jié)構(gòu)。到達負極的鋰離子(Li+)嵌入在碳層的微孔中。在放電過程中,嵌在負極碳層中的鋰離子會出來并移動回正極。返回正極的鋰離子越多,放電容量越大。我們通常所說的電池容量是指放電容量。因此,在理想狀態(tài)下,鋰電池的充放電過程實際上是鋰離子(Li+)從正極到負極再到正極的運動狀態(tài)。只要正極和負極材料的化學結(jié)構(gòu)基本不變,電池充放電的可逆性就非常好,就可以保證鋰離子(Li+)電池的長期循環(huán)。
快速充電主要是為了保證鋰離子(Li+)能夠快速地從正極嵌入到負極,而不會引起鋰離子(Li+)的沉積。但當電流增大時,負極(石墨)表面的半透膜(SEI膜)會發(fā)生一定程度的斷裂,使電極材料與電解液發(fā)生反應。此外,溫度的升高還會伴隨著一些副反應,如電解液的分解和沉積在電極上,導致可逆性降低,電池容量會慢慢下降。
02那充電樁快速充電到底對電池有沒影響呢?
電動汽車充電時,電動汽車上電池管理系統(tǒng)BMS會估測動力電池組的荷電狀態(tài) (State of Charge,即電池剩余電量),根據(jù)電池包的狀況自動調(diào)節(jié)充電電流的大小,保證SOC維持在合理的范圍內(nèi),防止由于過充電或過放電對電池的損傷,因此不需過度擔心快充對電池的損傷。
事實上,電池中的鋰離子就像一個搖擺的秋千,在沒有摩擦、重力等外部因素的情況下,由于能量的守恒,這個秋千會一直左右搖擺。但只要有一個外部因素,也許鋰離子的波動不會像以前那么高,它總是存在的,也許有一天波動會停止。
因此,電動車電池組是否會過度充電或過度釋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BMS系統(tǒng)的管理水平。因此,無論是消費者還是汽車企業(yè),不僅要加大電池容量,更要完善電池管理系統(tǒng)BMS的管理和升級。
03快慢充結(jié)合減少對電池損害!
如果對電池管理系統(tǒng)BMS沒有信心,有條件建立自充電樁,最好以交流慢充為主,直流快充為補充。因為輸入AC的慢充電是AC,然后汽車充電器轉(zhuǎn)換成直流電給電池組充電,輸入功率相對較小,過充電的幾率非常小。
目前在充電樁市場上,部分直流充電樁具有過充主動保護功能。主動檢測電池組的充電狀態(tài),智能優(yōu)化充電曲線。當充電樁檢測到電池組即將充滿時,充電樁會自動減小輸出電流,進入滴流緩慢充電階段。當充電樁檢測到電池組的電池電量已達到一定值(如97%),且滴充超過一定時間(如10分鐘)時,充電樁會主動斷開充電,防止電池組過充。在使用具有防過充功能的充電樁時,無需擔心這個問題。
雖然用戶使用充電樁充電時充電方式和支付方式不同,但不同充電樁之間的交替充電基本上不會對電池產(chǎn)生不利影響。如上所述,從理論上講,不同的充電樁對電動汽車的充電效果基本相同,充電質(zhì)量取決于各自電池管理系統(tǒng)的管理水平。
充電樁實際上相當于加油站的泵。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和推廣,充電樁逐漸走進人們的生活。根據(jù)人們的實際情況,新能源業(yè)主以快速充電、緩慢充電和飛線充電為主要充電方式。首先,飛線不推薦,最危險的充電方式,和慢速充電時間很長,特別是業(yè)主沒有私人充電樁,緩慢充電的時間,精力和金錢的壓力太大,和快速充電方式和損害電池的謠言,所以也產(chǎn)生到電荷快速和慢速充電方式的組合。
隨著電動汽車用戶的積累,基本的充電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充電設備與企業(yè)之間沒有溝通。車主不僅要知道充電樁的位置,還要知道充電樁的品牌和支付方式。所以行業(yè)要進步,行業(yè)要致富,就必須要進行交流進行合作,解決好消費者的問題,才能解決行業(yè)的發(fā)展!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充電樁沙龍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kol/14256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