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特斯拉或者說“世界首富”馬老板在汽車市場上的胃口,前三季度交付90萬臺,只能達到開胃前菜的水準,這么說一點也不夸張。
根據近日馬老板的“瘋言瘋語”,特斯拉正在開發(fā)一款成本為Model 3一半的新車平臺,折算下來可以理解為售價在15萬浮動,預計銷量可以超過現(xiàn)有產品的總和。
不過,相反于馬老板的十分看好,這個價格在自主新勢力這邊并不吃香,起碼如何比肩百萬才是今年下半年諸多產品的重點,這種錯差,相當有意思……
做BBA,還是做大眾豐田?
形成這種錯差的首要原因,應該出于一家汽車公司的本質定位。
在自主新勢力這邊,其實早在N多年前蔚小理成立之初,“對BBA取而代之”這種關鍵詞基本就已經同步同頻出現(xiàn),高端豪華小眾市場是這些品牌重點關注對象。
當然,對于初創(chuàng)公司來說,高昂的生產成本和開發(fā)成本也只能有高售價的產品才能夠給予一定的覆蓋。
而馬斯克這邊,成為BBA壓根就不是其對特斯拉的期望,做大眾和豐田才是這個具有相當野心男人對特斯拉這個品牌的期望。
這也就意味著,10-20萬的主流市場才是特斯拉真正需要和大眾豐田展開角逐的主戰(zhàn)場,當然隨著“SEXY”系列的真正成型并站住腳跟,特斯拉現(xiàn)在也有時間和資源去針對性地做產品下沉。
特斯拉的廉價車型,其實并不會讓人太過吃驚。
資本,需要噱頭
如題,毫無疑問,特斯拉這家市值第一的汽車,并不需要操心如何活下去。
如何實現(xiàn)自家老板吹出去的牛,才是守住當今地位的關鍵,但“蔚小理”想要達到這種高度,還有那么點距離。
這種窘境其實并不難以想通,起碼位列“蔚小理”第一的蔚來,近兩年就必須著重考慮這個問題的必要性,全球多處多次上市融資,就是證明之一。
而想要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噱頭或許不是最重要的元素,但始終不可或缺,營造噱頭的最直接路線就是盡可能地提高產品的規(guī)格和檔次。
對于這點,新勢力的掌門人應該都不陌生,這也是形成差距的原因之一。
豪華市場,自主之殤
當然,如果只是從資本和賺錢角度出發(fā),多多少少有些“狹隘”,作為自主車圈業(yè)內人士之一的我們,有時候拔高一下視覺高度也是有必要的。
豪華汽車市場對于自主品牌來說,說其是“殤”,一點都不夸張,沖擊高端的玩家不算少,但真正意義上成功的,總是就只有國字號的紅旗一家。
所以,新能源的彎道超車,理解為對豪華市場的彎道超車契合度也相當高。
在當年豪華純電市場處于空白的時候,任何一家車企都毫無保留地表現(xiàn)出了對這個多年未能染指區(qū)域的垂涎,產品價格和逼格一次比一次高,也相當能理解,不是嗎?
結束語
特斯拉發(fā)展方向和自主品牌發(fā)展目標的差距,有定位差別,也有歷史原因,總體來說是一個比較復雜的話題,但論誰最終能達到自己定下的目標,仍然是一個沒有答案的話題。不過,有一點沒有疑問的是,傳統(tǒng)汽車已經走到盡頭,電驅動才是未來。
起跑線相同,誰能到終點,就看誰跑得快了。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二師兄玩車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kol/18752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