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是一篇小鵬G6的車主故事,這是車主第二次開電車長途自駕游,詳細記錄了從北京到廣州往返的充電情況、天氣和路況,希望能給選擇電車出游的朋友一些參考。
01 提車過程
今年是我開小鵬G6第二次春節(jié)長途自駕,去年一次開了1200公里到上海。
今年打算挑戰(zhàn)下更遠距離,準備開2200公里到廣州。因為贛州有個朋友,所以就選擇中間在贛州住一晚。
北京——贛州 高速篇
從北京到贛州導航全程不到1800公里,我是在23號晚上9點出發(fā),因為聽說24號河北河南這邊要開始下雪了,想著一晚上應該能開出河南。
晚上8點50多去公司接上老婆,然后把后排鋪好睡墊,這樣老婆和孩子路上就可以睡覺了。9點準時從通州北苑地鐵站附近出發(fā),走6環(huán)上G45大廣高速。導航顯示1768公里,第二天下午3點到。全程顯示綠色,所以沒有特意規(guī)劃充電線路。
出發(fā)時候wltp582公里(充到590公里,接老婆路上掉了幾公里)室外溫度0度左右,開25度空調外循環(huán),車內除了后排坐人,副駕駛和后備箱都堆滿了。
上高速后就打開ngp限速128-130讓它自己跑了,第一站跑了300來公里,剩140公里到服務區(qū)充電,充到80%,用時20分鐘左右。
進了河南以后開始下雨,中間有一段下的很大,幾乎看不到路了,路面劃線也看不清,不敢走中間道路,ngp開始有點畫龍,只好把限速調到115,然后靠著最左側走,因為左側實線比較清楚,ngp可以通過保持與左側實現(xiàn)的距離開保證在道路內直線行駛。
這種天氣開著ngp就比大多數(shù)車跑的快多了,不過電耗也很厲害,開200來公里就要想著去充電了。不過后面發(fā)現(xiàn),其實下雨比較容易上廁所,多數(shù)時候去服務區(qū)不是沒電了,是憋不住要去廁所,順便充個電到24號晚上19點到達目的地,其實5點多就下高速了。
中間一共充了7次電,本來6次就可以了,到達應該還有60公里,但是不想去市區(qū)找充電樁,干脆就在下高速前去服務區(qū)充到80%。
7次充電沒有一次需要排隊,三次充到80%,兩次在蔚來充電樁充,充電速度比較快就充到90%了,有一次是因為太困睡著了所以到90%自動停了,浪費了些時間。有兩次是吃飯,在國網(wǎng)充的,一次充到99%,一次充到93%。不得不說,國網(wǎng)的樁是真的慢,最高到120kw,要是旁邊的樁也有人充,就掉到60kw。所以盡量別去小服務區(qū)充,只有國網(wǎng)的樁,數(shù)量還少,容易被分流。
導航時候可以顯示下2個服務區(qū)有多少樁,有多少空樁,只要不是車太多,基本不需要擔心排隊問題。
全程快1800公里,用時22小時整,包含兩頭市內的3-4小時,所以感覺和開油車用時沒什么差別。一路上都是ngp,所以我們也沒怎么換著開,除了早上8-10點我實在困的睜不開眼了,讓我老婆開了2小時,其他都是我在盯著ngp開。我感覺要是我自己開,一半的距離都開不下來。所以只要不是節(jié)假日堵車,電車開長途只要保證路上有充電點,優(yōu)勢還是非常大的。
佛山——北京 返程篇
這次返程是從佛山到北京,全程2200多公里,加上中間跑錯路,臨時改道等等一共2300公里,特意挑戰(zhàn)一下中間不下高速休息,用時28個多小時。
下面具體描述下過程。
出發(fā)前把后排墊鋪好,這個非常重要,中間快速補覺就靠這個了。
本來預計是晚上8點出發(fā),結果老婆突然要帶老媽和侄女再去逛下街,等逛完回來再用慢充充電到充滿,已經(jīng)是晚上8點半了,然后再和丈母娘一通告別,匆匆忙忙出來老婆又發(fā)現(xiàn)挎包和身份證沒拿,又開回去拿,真正出發(fā)要到9點了。
這是出發(fā)前導航圖片和開始充電的畫面
不得不說佛山的路是真亂,高速上居然四五個岔口,我徹底暈菜,有導航都不知道從哪個口走,然后走錯路又繞了十幾公里,最后沒辦法讓NGP自己走,果然比我走得好。
充了2個半小時到八點半充滿
正式上大廣高速,ngp定了128的速度,數(shù)字圖個吉利。
這里會發(fā)現(xiàn)我的導航距離變成了700多公里。是因為發(fā)現(xiàn)原來定的路線是走武漢河南,其中湖北段報有雨雪天氣,路面濕滑太危險。就改成了走贛州-南昌然后走安徽山東線路,所以導航南昌,需要700多公里。
第一次充電,跑了305公里,剩180公里。找了個蔚來樁。
中間不多說,我一直開到早上7點下高速充電,順便吃早飯,吃完早飯8點,電也充到差不多95%,換老婆開。她吃完飯才精神,能保持2小時精神頭,所以開到10點又換我,我在后排睡了2小時,緩過來了。繼續(xù)開到晚上6點吃完晚飯,我老婆接手又開了2小時換我。
也就是說全程28小時,我老婆接手兩次,分別開了2小時,我利用這兩小時后排補覺。
這是在安徽段路上大霧,這時候已經(jīng)10點了,霧散了不少,我們是8點進的安徽,早上霧很大,我老婆開的,速度不快,幾乎維持88公里速度,有一小段開到110。她不會用ngp,就默認限速提高10%開的,不會手調。
雖然避開了湖北段的雨雪。但是江西段的中雨和安徽段的大霧是沒辦法避開了。這里要特別說的是,一路上大多數(shù)時候我都是開著ngp走的,沒有ngp我是不敢這么不下高速休息開車的。
但是過了贛州在江西一段100多公里ngp沒有覆蓋,當時又是下著雨,我開著LCC跑,只敢跑最左側道,跑中間道下雨虛線看不清,LCC老畫龍,非常危險。
然后在江西滬昆高速有一段幾十公里修路,基本LCC都沒法開,一到弧線路或者連續(xù)減速帶就要求接管,關鍵這段路基本都是弧線和連續(xù)減速,我基本都是手動開的,大半夜的真的嚇人。
在廣東段有個服務區(qū)顯示52個充電樁,也沒有空樁數(shù)顯示,不得不說這種服務區(qū)就是坑過了,奉勸電車不要去這種服務區(qū)補電,尤其是晚上。原來這是兩條道合用一個服務區(qū),進服務區(qū)匝道就給我繞的懷疑要進城了。然后里面幾十個樁功率低不說,還人滿為患。出來時候因為是合用的服務區(qū),大晚上看不清路,我還走反了,到前面收費站才繞回來,平白多走60公里,電也白充了。
到河北段開始堵車了,各種事故,重新選了路線走了個路遠但事故最少的,然后下高速充電吃晚飯,反正前面紅著,我們就慢慢吃,從6點吃到快8點,電也充到93%了才走,外面也進不堵了。還我老婆開,我睡覺。
結果我老婆明顯沒有充電經(jīng)驗,導航上明明有下一個服務區(qū)和下下個服務區(qū)的充電樁數(shù)量和空樁數(shù)量,她就不看,老想著下個服務區(qū)會更好,結果跑到35%的電了,臨時找個服務區(qū),里面就4個樁,全滿,然后有車走了她還不趕緊去接,非說她就等她看好的那個槍。
這是我這次春節(jié)出游第一次充電排隊在這里白白浪費了1個多小時,我只好和兒子看視頻打發(fā)時間。
這是吃晚飯時候充電的,因為不著急,隨便找了個慢的樁就充著。
到家晚上1點多,剩67公里的電,也算極限了。雖然電刷刷掉,但是我也沒減速,進北京以后也都是125猛跑。
半夜進京,檢查站沒啥車,不用排隊,這個還是比較欣慰的。
算下時間,從初四21點出發(fā),到初六凌晨1點一刻到家,全程2300公里,用時28個多小時。刨去堵車,跑錯路,老婆充電浪費的時間,感覺電車跑長途也是有自己的優(yōu)勢的,用時并不比油車慢,尤其適合全家出行。
總結一下,電車跑長途一個是要規(guī)劃好充電,避免排隊,避免國網(wǎng)樁,避免太多人同時充電(功率是真的低)。
另外要利用好電車智駕優(yōu)勢,半夜開車效率明顯比白天高,精神消耗低可以一直開,而且車少樁多,可以全速前進。
最后要夸夸我的后排墊子,補覺神器啊,躺在上面睡2小時,起來又能繼續(xù)開七八個小時。
希望這次長途經(jīng)驗可以對各位選擇電車出游有幫助。
(本文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電動汽車用戶聯(lián)盟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kol/26489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