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是一篇銀河L6 EM-i的車主故事,車主是新能源車新手,因為補貼高選擇去隔壁城市提車,本篇文章詳細記錄了他買車費用、車載用品以及對車機系統(tǒng)、舒適度的駕駛感受。
01 購車情況
我是成都人,因為重慶的置換補貼高一倍左右(政府補貼),所以再咨詢好一切以后就跑到隔壁兄弟城市提車了。
提車車型是140探索+版本,提車價格就是9.98萬,開票價減了四千的廠補,保險4544(人保平安都是5200),貸款手續(xù)費500,上牌費500,臨牌回成都上的牌照,再無其他費用。
關于贈品,可能因為我口才不好,沒有要到東西,有腳墊、尾箱墊、300油卡、泡腳桶,車膜也送了但是我嫌棄太差沒有要,自己花了八百多貼的康得新的膜,效果好不好有待驗證,也是在網(wǎng)上搜的推薦,因為異地提車所以保養(yǎng)我都沒有要了,畢竟這種贈送的保養(yǎng)都是店保不是聯(lián)保。
補貼情況:重慶市置換補貼1.5萬,廠家增換購置換補貼4000,舊車在成都本地賣的1.2萬。這里說一下異地提車的情況,首先要確定一下目標城市的政策,像重慶就不要求你在當?shù)亟灰锥周嚭蜕吓?,只需要重慶的汽車銷售發(fā)票就行了。
其次是要算一下賬,省下的錢值得冒險跑一趟提車,還有就是能不能趕上補貼的名額提交相關資料,有的地方經(jīng)費不多的時間還是挺緊湊。最后,需要通過官方渠道聯(lián)系購車地的4S店,了解一下是否可以不上牌然后回來打臨牌,再把所有的細節(jié)和贈送談好再交定金。
02 裝潢情況
新車嘛,肯定要整一下的,我相信這是每個車主提車以后的必做事項。由于這個也算是新款,很多相應的裝飾物品在某寶都買不到,所以只能將就了!
1.鋼化膜
其實原廠的貼得很好的,但是無奈車機屏有二維碼會影響自己操作,所以果斷撕掉更換,儀表屏可以就用原廠的。
2.高速優(yōu)盤
這個主要是停車守衛(wèi)模式使用的,買的時候注意不要只看讀速,還要看看寫速,好像這種停車守衛(wèi)需要寫速也快一點兒的,我買的是??低暤慕饘賰?yōu)盤。
3.記錄儀TF卡
原廠送的32G的,我覺得太小了,所以換了一張??涤涗泝x專用卡64G,專用卡的區(qū)別就在于更穩(wěn)定,而且在極端環(huán)境下不容易壞,比如夏天的暴曬!我舊車的三星卡使用了八年多都沒有任何問題的。
4.車載滅火器
雖然真的如果燃了,這點兒滅火器是杯水車薪,但是有總比沒有強,強烈建議大家買水基型的滅火器,干粉的是真的沒用啊,我看到過的。
5.氛圍燈
由于擔心質(zhì)保問題、安全問題,以及新車心理影響問題,所以放棄了那種需要拆門板和接電的方案,買了取電只裝中控臺位置的,走線從方向盤放進去的,基本能全隱藏,這個后期有時間出一篇教程。
6.其他:頭枕、腰靠、鑰匙套、吸塵器、收納箱、破窗錘、扶手墊和手機收納位墊子。
03 駕駛操作感受
1.剛開始的時候不太適應雙D型的方向盤,每次需要搓方向盤的時候都會把多功能按鍵給按上,慢慢的時間久了就習慣了。
2.以前沒有吃過細糠,雖然知道車機可以語音控制很多功能,但是還是習慣了自己手去操作,所以有的時候突然會忘記這個功能在哪個菜單。
3.純電的時候動力比較給力,只要稍微狠踩油門,就會有一種推背感出來,雖然也不是很強烈,但是明顯能夠感受到車子竄出去了。
4.方向比較輕盈,指向精準,配合360影像可以輕松通過一些限寬和狹窄路段。
5.過彎的時候速度只要不是特別快,不太能感受到明顯的側傾,整體過彎會非常平順,給人的信心比較足。底盤對于細碎路段的過濾比較好,即使遇到減速帶等相對比較高的地方,通過的時候也不會感覺到明顯的顛簸。
6.幾種模式官方應該在說明書或者模式后面有一些說明,雖然理解字面意思沒有問題,但是總是不知道我這樣或者那樣切換以后的功效,比如增程模式是油電共用還是電不用油發(fā)電呢?
04 智能化系統(tǒng)
1.車機操作流暢,而且沒有出現(xiàn)不跟手的情況,整體上手速度比較快,就和一個大號的平板或者手機有點類似。應用豐富,無界空間提供了更多的軟件安裝選擇,如果你剛好是一個魅族用戶的話體驗感會更好的。
不過這里也有一個BUG,就是用無界空間的網(wǎng)易云聽歌,有時候會出現(xiàn)卡頓的情況,這個不應該呀。
2.APP操作簡單,但是信息不夠豐富,其實可以把油耗電耗數(shù)據(jù)集成進APP里面,這樣的話會更加方便。比如總耗油量,總耗電量等數(shù)據(jù),這個APP看著有點像外包的感覺。
3.L2級別的輔助駕駛對于老司機來說還是夠用了,智能巡航系統(tǒng)在高速路段或者快速路段能夠一定程度的緩解到駕駛疲勞,一些預警信息也能夠即時的反饋和提供。
但是這里也有一個問題,就是由于巡航基于單目攝像頭的視覺方案,導致在智能巡航的時候如果有車輛從側面快速貼近插入車道,巡航不能及時判斷并采取措施,所以此處還需要人工接管,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人工永遠是第一優(yōu)先級別的,智能只是輔助。
4.儀表屏幕的顯示感覺比較單一,都是一些固定區(qū)域的顯示,感覺有一點兒浪費了這塊全液晶的屏幕了,儀表和車機兩個互聯(lián)我相信也不是難事,比如路口放大信息就可以鏈接過來這樣不用側頭看放大地圖了。
05 能耗情況
從提車到現(xiàn)在半個月的時間,跑了1440公里,總共花費電費70元,油費500元(還剩差不多200的油)。
WLTC模式充滿是115公里,基本上還是能達標的,至于CLTC那就是歡樂隨緣了,不過這里要說明這個好像沒有強制EV模式,一般跑到剩15公里20%電量的時候系統(tǒng)會自動跳到智能模式,然后發(fā)動機就會開始啟動了。
充電時間這個要根據(jù)各充電樁的設置情況看,我從20%到100%,最長充電一小時,最短充電40分鐘。
實測的不充電只用油的情況下油耗差不多4L/100公里,純電模式下電耗差不多在12到14度,這個地方必須要吐槽一下,一用油的時候續(xù)航里程框框的掉,這樣的話就相當于表顯的油量續(xù)航不準確,不懂就問,這玩意兒要做得相對準確很難嗎?
今天家里的充電樁已經(jīng)加電表了,坐等廠家排期安裝了,后續(xù)估計用電的時候就多了,上下班的話約等于不花錢。
這里要吐槽一下官方的能量中心,數(shù)據(jù)看板太少了,而且為了數(shù)據(jù)好看有個取巧的行為,就是平均油耗是計算的總里程的耗油量,電量也是同樣的道理,所以感覺沒有多大的參考意義,只要你經(jīng)常充電,平均油耗量很低很低,這點兒數(shù)據(jù)就不能分開嗎?
06 噪音舒適度感受
1.座椅軟和,內(nèi)飾軟包較多,很顯檔次,有個在日產(chǎn)上班的鄰居看了以后說這個內(nèi)飾確實高級,比某迪的好的多了.
2.車窗關閉的情況下我個人沒有聽出來特別明顯的噪聲,更多的感受是覺得風噪有點兒大。即使是饋電的時候發(fā)動機介入,也不會聽到特別明顯的發(fā)動機轟鳴聲,不過偶爾高轉(zhuǎn)速的時候還是能聽到,不知道是不是我耳朵的問題,高轉(zhuǎn)速的時候發(fā)動機的聲音認真聽感覺不太好聽。
3.胎噪問題,群里有好多車友都是配的佳通F22輪胎,普遍反映胎噪比較大。不知道我的是因為賽輪輪胎的原因,還是我自己對此不過敏,所以不太能感受出特別明顯的胎噪問題。
不過這款輪胎我目前沒有找到除4S的渠道可以購買,連某寶的官旗都沒有這個型號,一旦爆胎就很尷尬了。
4.其他噪音異響,目前沒有發(fā)現(xiàn)有其他的噪音和異響存在。
總體來說,這款車還是挺滿意的,特別是遇到兩個稍微懂車的朋友看了以后對這個車的評價,讓我更加堅定自己沒有選擇錯誤。
在寫這篇用車感受的時候,吉利已經(jīng)發(fā)布了全新的智駕方案自己銀河獨立品牌,四處看了一看,個人感覺今年內(nèi)應該不會出同級別的智駕車型,年底可能會出一個2026款的搭載智駕的,所以這樣一看應該也不會被背刺。
(本文完)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電動汽車用戶聯(lián)盟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kol/26633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