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的IEV6S自從北京車展上市后一直坎坎坷坷,3位車友在我的推薦下,最早的4月30號就已經(jīng)交完訂金了,但是各種原因的綜合作用下,直到6月13號才簽合同提車,而且聽說第一批到北京的6S總共才200臺,所以三個人也只有一個幸運的提走了車,剩下的兩個人只能等著或者選擇別的車。于是乎這200臺6S就成了“稀有動物”了。不過稀有也挺好的,如果這個車臭了街,別人都開的夠夠的了,我也就不想體驗了。尤其是前幾天店里銷售給我拍了上邊這張艷麗的6S。于是找了經(jīng)理,約好一定要趁著熱乎勁趕緊測試一下。
上周二的北京雖然是尾號3和8限行,但還是很擁堵的,一早9點半就出發(fā)了,等我到店里都11點了。這也預示著今天測試的路況估計也不會一馬平川的。
到了店門口下車就看見了正在充電的6S,因為特別跟經(jīng)理說好一定要100%的電量。雖然6S就露了個小屁股,但還是一眼就認出來了。先去看看車充電情況吧!
車子顯示剩余電量98%,擰開電源中控位置顯示電流為9.9A。對于快充滿電的時候來說,這個電流跟其他電動車無異,大部分廠商都會這么設計,是為了保護電池。所以電動車如果應急快充的話,只充到80%就可以了,因為在80%以下充電電流都會保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
長話短說展示一下今天的裝備——IEV6S
車況:車況良好,電池滿電
測試時間:工作日中午12時40分,限行尾號3和8
測試道路:從平房橋東行駛,環(huán)繞五環(huán)外環(huán)主路一圈后回到起點
測試條件:全程開啟空調
記錄數(shù)據(jù)軟件:咕咚。這個軟件其實是用來監(jiān)測你運動數(shù)據(jù)的,本來想用百度地圖和咕咚,結果百度竟然只要后臺運行就退出,所以只有咕咚記錄了數(shù)據(jù)。
小計歷程清零準備開跑。
轉眼間就上了五環(huán),駕駛6S覺得沒有什么不習慣,估計是因為開5比較多的原因。但是即使是老司機也會犯迷糊。
我把車輛的中控顯示屏定格在顯示能量輸出和回收的頁面,結果加速時候能顯示電池在輸出電流,但是松開踏板竟然沒有回收。一下就把我整懵了。還以為是什么高級設置我沒有開,因為之前駕駛帝豪EV本以為能量回收等級不能調整,后來才知道在帝豪EV中控的設置里可以調整回收強度,但是我也沒有在6S的設置里找到這功能。最后還給銷售打電話詢問,得到的答復是看看是否開啟S檔,實在不行就滅了車再重新啟動試試??墒沁@么做了還是沒有反應,于是就繼續(xù)開車了,心想著那就做一個沒有動能回收的全程測試吧。
繼續(xù)沿著五環(huán)跑,眼瞅著五環(huán)的路況還不錯也沒有車,就想試試S檔動力如何,低頭準備按S檔按鈕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中控顯示能量可以回收了。這時才想起來江淮滿電情況下不開啟動能回收的,隨著車輛消耗一定電量后才會開啟。當你松開踏板或者踩剎車時候車輛就會回收電量,回收時候車輛沒有明顯的突然降速的頓挫感,回收整體給我感覺比較輕盈順暢。
當然江淮也不光是在中控才會顯示能量回收,儀表盤會用文字顯示車輛處于驅動還是能量回收狀態(tài),文字下方有車輪和電池的標志,中間會出現(xiàn)一個箭頭,箭頭就是展示能量輸出還是回收狀態(tài)。
五環(huán)北段,西段,南段都比較通暢,就是大車太多了。車輛行駛到五方橋后開始堵車,一直堵到平房橋。
路測最后到達店里,儀表盤顯示全程一共行駛102.7公里,剩余電量45%,消耗電量55%。
打開咕咚顯示里程不一致,所以還是以儀表盤為準,但是平均速度和測試時長可以參考這個軟件。
整個路測完畢說說感受吧。[page]
首先是里程,IEV6S這點令我不是特別滿意。因為在充滿電的情況下中控會顯示剩余里程,我一上車就發(fā)現(xiàn)滿電的剩余里程竟然是220公里,說好的250公里呢?
后來銷售跟我說,因為是用的快充樁充電,所以沒法選充電模式,只能是普通模式充電,所以剩余里程顯示220公里。不過可以看到底下有一排小字:長程模式充電,參考里程255公里。這個感覺有點令人不爽。如果普通充電模式就是250公里的話我覺得還算正常,就跟IEV5一樣普通模式175公里,工信部備案也是顯示工況175公里。6S普通模式220公里,長程模式才255公里,所以也應該以普通模式為準吧。畢竟不是所有情況都可以使用長程模式充電的,而且也不建議長期使用長程模式給車充電。當然長程充電模式也不是過充,下面這張圖是IEV5的三種充電模式介紹,IEV6S也應該是一個道理。
接著我們算算車輛行駛里程。如果單從理論上說,車輛滿電顯示220公里,計算下來55%的電應該能跑121公里,那么每百分之一應該能跑2.2公里。再說說測試的情況,當天用了55%的電,實際跑了102.7公里,四舍五入就算103公里吧,核算下來每百分之一的電跑了1.87公里。那么我全程開啟空調的話,實際6S的總里程應該在187左右。這中間的差距還是挺大的。當然了因為在五環(huán)大部分路程比較通暢,所以車輛行駛速度還是很快的。四分之三的路程都保持在平均速度90公里每小時。電動車速度在60公里每小時以下勻速行駛會發(fā)揮最長歷程,速度高于60公里每小時后耗電量也會增加,這點上電動車區(qū)別于傳統(tǒng)燃油車,普通燃油車高速會比在市內行駛省不少油。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我全程開啟空調,就算IEV6S行駛百公里電耗再低,可是畢竟開空調沒法省電,開的越久越費電,而且6S的電量才30多度, 所以一開空調肯定還是吃虧的。
再來駕乘感,首先是今年特別流行的S檔。今年出的幾款車都增加了S檔,IEV6S也不例外。但是帶S檔的我就開過帝豪EV和6S兩款,所以比較起來難免有一些不全面。帝豪EV的S檔只要開啟后,在踏板不變化的情況下你也會覺得突然的加速。但是6S不同,我在行駛中按S檔后,踏板不變化的情況下完全感覺不出開了S檔,即使在開啟S檔的情況下, 我勻速踩踏板也不會覺得有急加速或者推背感。不過我覺得IEV6S的D檔已經(jīng)夠用了,D檔的提速已經(jīng)能讓你感覺到電車推背的爽快了。后來銷售跟我講解了S檔,在他認為, S檔除了瞬間提速之外,也可以提升車的最高時速。比如不開S檔能開到120公里每小時,開了S檔就可以提升到140公里每小時。當然這就是個比如,具體到多少我真沒開,因為我怕費電。
開6S測試全程一百多公里,沒覺得座椅不舒服,但是因為座椅沒有腰部支撐,所以久開還是會覺得腰酸的,不過去買個記憶棉靠墊也就解決了。還有就是6S還是沒有增加主副駕中間的扶手箱,這個也只能車主從網(wǎng)上買一個了。
車輛左右反光鏡大小合適,之前開別克某款車時候就覺得反光鏡太小,看著不舒服,IEV6S這一點還是做得很好的,反光鏡視野好,不用扭頭看車側方的其他車輛,安全感滿滿的。
必須要繼續(xù)吐槽IEV全系車持續(xù)的最大的缺點了——電池快充。這個問題在6S身上同樣沒有被改進,還是秉承江淮一貫的安全第一的風格,繼續(xù)限制快充電流。充電時6S還剩44%的電,前文說了大部分電動車在80%以下電量時候充電電流都會保持一個較大水平,江淮也是。但是這個充電電流還是依舊的弱爆了。不多說直接上圖。圖中充電樁為普天的。
之前測試帝豪EV充電電流在75左右,當時充電時候碰到北汽EU260,260的充電電流也跟帝豪差不多??蛇@6S跟人家一比真是弱爆了。
當然了,我覺得這也是廠家的理念和定位問題。畢竟現(xiàn)在買電動車的絕大部分人都是可以安裝充電樁的,所以也不會天天去外面快充。反正都在家充電,于是就限制了快充電流,保證電池的安全穩(wěn)定以及壽命。
性能測試完就看看6S的內飾吧。其實這也是我第一次見到實車,之前都是幾位朋友給我拍的照片,正所謂眼見為實, 還是要自己去看看才知道好不好。[page]
打開車門, 車內顏色采用黑白雙色為主色調。白色的裝飾板從兩側門板開始,貫穿整個操作臺。
方向盤采用三幅多功能方向盤,集成了電話,語音操作,左右切換,調臺和控制音量的功能,純皮包裹做工還可以,手感也不錯,給車主省下了買把套的錢。方向盤后側的大燈和雨刷依舊沒有自動識別開啟功能。
方向盤左下側集成反光鏡控制,大燈調節(jié),亮度調節(jié),里程和充電按鈕。不同于IEV5,這次的6S把ECO按鈕去掉了。默認開啟ECO模式,不可關閉。
這里再吐槽一下6S這個門上的儲物格。
前排的還好,能放下三個飲料瓶,后排的這個設計我都不知道是哪個高人設計出來的,一個飲料瓶都放不下,那還能放點什么?。?
最后說一下一些車友跟我集中反映的問題,他們試駕后覺得6S小,身材高大的人坐著不舒服,關鍵是我沒長到一米八幾,所以只能從一米七幾的人的角度感受這個問題。正面看兩款車整體高度差不多。
從這個角度看,離地距離6S顯得比5要高一些。
當我把車門打開就會比較明顯,6S的車門比5高一些。之后我反復的來回乘坐5和6S,并沒有感覺6S視野不好,或者坐在車里憋得慌。因為我開車從來不會坐那么直,我基本是只要能保持視野能開車的情況下,怎么癱怎么開。附圖一張,新京城四癱的鼻祖葛大爺。
這次試駕讓我對IEV6S有了重新的認識。一開始不是特別了解,把它跟比亞迪E5,帝豪EV作比較,但是經(jīng)過試駕我覺得這款車可能跟北汽EV200和EX200比較起來更合適也更有競爭力。EV200屬于兩箱沒屁股的車,而EX200則完全跟IEV6S一樣是緊湊型的SUV,但是無論在十萬九千八的價格上還是普通充電模式220公里的里程上,IEV6S相對其他兩輛車還是很有競爭力的。唯一的不足就是始終如一的快充速度慢的問題。這的確也成為友商的話柄,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江淮的銷量。不過現(xiàn)有的電動車買家基本都是家里有安裝充電樁條件的或者單位能充電,也有一部分采取“飛線”充電,而且部分車主對于新能源還是抱有試探的心理,都期望先買個性價比高的用幾年等著技術成熟了再換,更有一部分純?yōu)榱苏继?,所以針對這種車主江淮的電動車絕對算得上量身定做。當然我那天的測試也是個例,不能完全測試車輛各種情況下的里程,如果我有時間爭取自己再找輛6S測試一下市內早高峰和平峰的里程,這樣的測試會更接近我們車主的實際使用環(huán)境。
來源:第一電動網(wǎng)
作者:小錘哥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kol/44309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wǎng)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yōu)楸疚牡恼鎸嵭院椭辛⑿载撠煟^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ǎng)。本文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ǎng)(www.medic-health.cn)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wǎng)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lián)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fā)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