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Model 3首批交付30臺車帶來的影響真的很大,Model 3可以說是一臺小號的Model S,帶著性價比而來。
220英里和310英里兩個版本就像兩臺不同的車,給消費者帶來幾樣很重要的感受:
1)高品牌和科技感帶來的滿足感
2)通過里程和加速帶來的性價比的感受
3)顏值和使用空間
特斯拉交了這三十臺,在好多方面讓其他車企都有些壓力:
還有個比較有趣的事情,《Do Tesla Batteries Last Forever?》一文里面給出了一個Teslanomics根據所開的里程對應續(xù)航里程的衰減,獲得的衰減效果圖:
· 循環(huán)次數=駕駛里程/續(xù)航里程
· 里程衰減=可駕駛里程/原有里程
這個結果雖然存在很多疑問,不過也代表著高續(xù)航里程確確實實減輕了電池的循環(huán)壽命負荷,也逐步建立起消費者對電池壽命的信心。
所以問題核心在于Model 3到底是否在這個價位體系下(35000美金,等到用戶拿到車,7500美金退稅肯定沒有了;按照這個發(fā)車速度,基本44000美元的高配才能拿到手)。
如下圖所示,不管順利投產與否,這無疑是現在看得到、拿不到的期貨。特斯拉把所有的壓力壓到自己身上,也壓到了所有競爭對手身上。
能夠建立一個穩(wěn)固的車型,可以打入主流消費者購買候選名單里。其實有一個有趣的比較,一些國產車型從能耗和續(xù)航方面按照下圖來看,基本完爆進口車型,百公里耗電牛了,也代表能耗水平牛了。
我重新排了一排和上面這個圖做個比對:
確實都集中在了每百公里15kwh,甚至以下的電耗水平。
根據某位工程師朋友統(tǒng)計的表格來看,在高端車型上國產車的戰(zhàn)斗潛力:
續(xù)航里程和最高車速如下:
· 電動汽車如果失去了高速工況,就做不出小跑車的感覺
· 只有加速度沒有最高速度的支撐,整個動力總成拉到150km/h(30秒),持續(xù)性存在一些挑戰(zhàn)
我們把這個圖標進行整合可以分解成在300~450KM續(xù)航條件下,能量密度和能耗如下
在Model3的刺激下,這一波高性能和高續(xù)航的車輛(光看數字大家水平差不多),到底誰能跑出來呢?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朱玉龍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kol/54635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yōu)楸疚牡恼鎸嵭院椭辛⑿载撠煟^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和第一電動網(www.medic-health.cn)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lián)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fā)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