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國家新修訂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終于公示,說是姍姍來遲,退坡卻早已水到渠成。超過50%的補貼降幅,讓各大新能源車企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如何定價成了世紀難題,時下也有不少車企做出及時的應對舉措。蔚來在新政出臺后便推出“4小時保價計劃”,為3月27日0點前支付大定的消費者提供最高5萬元的現金優(yōu)惠;而小鵬汽車也漲價應對。
應對及時卻也飽受質疑,不少人認為無論是保價或是漲價,都只是權宜之策,難以擺脫新能源未來的苦痛發(fā)展,并直指補貼脫坡后,微型電動車難以存活。但筆者認為,存在即合理,補貼退坡后,微型電動車還是能夠穩(wěn)得住,究其緣由有以下幾點:
新能源車進入“淘汰期”,微型電動車有需求
首先,根據乘聯會發(fā)布的新能源汽車4月最新銷量數據不難發(fā)現,補貼退潮下,伴隨著消費升級我國新能源汽車被拉入“淘汰賽”,微型電動車受到的波及并不小,在強者愈強,適者生存的競爭市場下,以奇瑞eQ1、歐拉R1為代表的新式微型電動車,仍躋身進入4月新能源車銷量榜單,成為消費者出行的新選擇。
尤其是在三四線城市,如河北、山東以及河南,微型純電動車的銷量依舊保持居高不下,“城市代步車”的稱位甚至讓其成為C端消費市場剛需。而在一二線限牌城市中,微型電動車 “占牌神器”的稱號就足以吸引不少限牌城市用戶。
除此以外,分時租賃領域對微型電動車也是需求不斷。共享理念下,分時租賃業(yè)務的市場潛力不容小覷,微型電動車憑借其購置、保養(yǎng)成本低,不限行等諸多優(yōu)勢,在共享租賃市場發(fā)展的風生水起。以上足以說明在市場需求下,微型電動車還有存在的價值。
“雙積分”政策給予空間,車企積極布局
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有生產,因此即便是補貼腰折,各大車企仍積極布局微型電動車。除了市場需求驅動,去年出臺的“雙積分”政策也起到一定作用,為微型電動車帶來了發(fā)展升級。所謂“雙積分”即平均燃油消耗量積分+新能源汽車積分,政府也將從這兩個維度對乘用車企進行積分考核管理,“平均油耗”的負積分可以與新能源汽車積分進行交易,抵償,轉讓等。也就是說,如果企業(yè)沒有生產新能源汽車或產量不夠,要想不遭到停產高油耗車型的處罰,就需要向其他制造商購買新能源積分,來補償自己的負分。
微型電動車雖然車身小巧、續(xù)航里程較短,但對比其他電動車在技術要求、生產成本上要求較低,自然成為車企發(fā)展賺取積分的絕佳途徑,不僅能夠幫助車企開展早期新能源領域布局,還能為其后期占領市場份額鋪路。當前,以國內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為首的一大批車企,均開始了新能源汽車的全面布局,推出各自的微型電動車,不愿意放棄微型電動車這一市場。
天生短板、前途迷茫,微型電動車需要實現突破
擁有一定市場需求且受車企重視,微型電動車還是穩(wěn)得住,但這并不意味著微型電動車的前途就是一片明朗,至少就目前風評來看,唱衰微型電動車的言論已經開始涌動。微型電動車以實惠、小巧車身、“通勤神器”等被消費者熟知,但這巧也是其天生的軟肋,受車身尺寸限制,其續(xù)航能力、車內空間也“攔腰減半”,讓它的未來發(fā)展空間面臨考驗。
而比亞迪e1、歐拉R1、奇瑞eQ1等微型電動新車的上市,突破了續(xù)航300km難關,享有新政策補貼,4座的車內布局也打破了消費者的固有影響。但面對緊湊型轎車的施壓,以及尚未突破的短板來看是遠遠不夠的,微型電動車還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突破,提升技術降低成本,真正體現出價格優(yōu)勢與出行優(yōu)勢。
總結:面對未來仍有可能繼續(xù)退坡的補貼大勢,筆者相信保有市場需求與生產需求的微型電動車,還是能夠穩(wěn)的住。但身處“補貼時代”與“市場時代”的震蕩期,面對市場壓力和激烈的競爭,它的未來發(fā)展注定不會一帆風順,仍需要不斷突破。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智電汽車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kol/9141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