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表示,為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消費,經市政府同意,現將《深圳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若干措施》(深府辦規(guī)〔2020〕7號)的有效期延長至2021年6月30日。
深圳對新購新能源小汽車的個人消費者給予綜合使用財政補貼,其中新購純電動高級型或經濟型乘用車補貼2萬元/車,新購插電式混合動力混合動力高級型乘用車補貼1萬元/車。
深圳對將原有深圳市牌照燃油小汽車(或新能源小汽車)舊車置換更新為新能源小汽車的個人消費者給予財政補貼,其中置換更新為純電動高級型或插電式混合動力高級型乘用車補貼2萬元/車,置換更新為純電動經濟型乘用車補貼1萬元/車。
來源:第一電動網
2、天津:進一步促進汽車消費 放寬個人增量指標申請資格
日前,天津市發(fā)展改革委發(fā)布公告,對進一步促進汽車消費的補充措施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提出,新增小客車個人增量指標。2021年新增小客車個人增量指標配置額度35000個。放寬個人增量指標申請資格。放寬京、冀戶籍以外的非天津市戶籍人員參與小客車個人增量指標競價條件,持有效天津市居住證,在2025年5月31日前參與競價的,將其在天津市連續(xù)繳納社會保險的期限調整為近12個月。
來源:新浪汽車
3、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預計2021年新能源車產銷再增300萬輛 有望翻倍
1月7日,在舉辦的第十六屆“智引未來,向新而生”超級汽車論壇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表示,2020年中國汽車產業(yè)發(fā)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產銷量達到25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達到130萬輛。按照現在發(fā)展趨勢來預測,2021年預計整體行業(yè)產銷應該會在2800萬輛上下,也就是說一年之內會有300萬輛的增量。這也就意味著,2021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可能會比2020年翻倍。
來源:新浪汽車
4、德國2020年電動汽車銷量飆升兩倍
德國道路交通監(jiān)管機構KBA周三表示,2020年德國電動汽車銷量增長兩倍,達到19.4萬輛以上,更多樣化的產品和更可靠的技術增加了電動車對消費者的吸引力。KBA總裁理查德-達姆(Richard Damm)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去年四季度純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的市場份額達到了22%,德國有望實現到2030年讓700萬至1000萬輛電動汽車上路行駛的目標。
來源:新浪汽車
5、華為Hicar與北汽藍谷合作智能駕駛新車型將于2021年上半年推出
華為智能汽車研發(fā)又有新動態(tài),華為Hicar與北汽藍谷始于去年1月28日的合作,將于2021年上半年落地有新車型推出。我們獲悉,華為將在此款車型中承擔軟件系統、ICT技術和云計算等方面的研發(fā)落地工作。
來源:新浪汽車
6、李斌回應“蔚來推出磷酸鐵鋰車型”:在做各種討論,短期不會量產
1月7日,蔚來汽車創(chuàng)始人李斌就磷酸鐵鋰電池事件發(fā)表回應稱,我們在做各種可能性的討論,短期內不會量產使用,而且磷酸鐵鋰其實也占不了那么多(比例)?!?a class='link' href='http://www.medic-health.cn/tag/寧德時代' target='_blank'>寧德時代方面確認了此事的真實性。
來源:財經
7、比亞迪漢的12月銷量為12089臺
2020年12月,漢銷量再創(chuàng)新高!單月銷量為12089輛,較11月環(huán)比增長19.6%,連續(xù)2個月銷量破萬。自2020年7月上市以來,漢銷量連續(xù)5個月環(huán)比正增長,累計銷售40556輛,突破4萬輛大關。分車型來看,截至12月底,漢EV 12月銷量為9007輛,環(huán)比增長20.4%,累計銷量達28773輛;漢DM 12月銷量為3082輛,環(huán)比增長17.5%,累計銷量達11783輛。
來源:金融界
8、松下CEO:特斯拉自主生產4680電池,并非意味著雙方成為對手
近日,松下首席執(zhí)行官津賀一宏(Kazuhiro Tsuga)分享了對于特斯拉自主生產4680新型電池的見解。他稱,特斯拉自主生產電池并非意味著其將成為松下的直接競爭對手。并指出,特斯拉4680電池的開發(fā)已經在進行中,但他表示,由于電池容量高,在電池本身的產量提升方面仍然存在諸多挑戰(zhàn)。
來源:騰訊科技
9、地平線宣布完成C2輪4億美元融資 由云鋒基金、寧德時代等領投
1月7日,地平線官方宣布完成C2輪融資,本輪融資規(guī)模為4億美元,領投方包括Baillie Gifford、云鋒基金、中信產業(yè)基金、寧德時代,至此,地平線計劃中的7億美元C輪融資已經完成5.5億美元。地平線表示,計劃將資金主要用于加速新一代L4/L5 級汽車智能芯片的研發(fā)和商業(yè)化進程,以及建設開放共贏的合作伙伴生態(tài)。
來源:藍鯨財經
10、smart明年發(fā)布全新國產電動緊湊SUV,基于吉利SEA平臺打造
近日,smart已經確認,計劃使用中國汽車巨頭吉利開發(fā)的新電動平臺在2022年推出首款SUV。這款smart全新電動緊湊SUV將于2022年在中國工廠下線,成為戴姆勒與吉利合作產生的第一款smart新車,同時也是2020年初梅賽德斯母公司戴姆勒與沃爾沃所有者吉利為smart品牌建立新的全球合資企業(yè)以來首度發(fā)布重大新產品公告。
來源:新浪汽車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李艷嬌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news/qiye/135617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www.medic-health.cn)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