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點喘息機會,谷歌都不打算給Uber。
不久之前,Waymo和Uber間的無人車大案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閃電完結。Uber以一點點股份的代價,換得雙方和解結果。對于在去年內憂外患、風波不斷的Uber而言,這可能是最好的消息了。
Uber的高管們似乎也輕松了不少。昨天,Uber的現任CEO Dara Khosrowshahi在于舊金山舉辦的高盛技術與互聯網大會上表示,盡管去年虧損了45億美元,他依然并不擔心公司的前景。他說,只要愿意,Uber完全有能力扭虧為盈,讓現在的生意變成一筆賺錢的買賣——但他們暫時不會,因為那會犧牲公司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
而對于與Waymo之間的爭端,這位話事人已不愿多談。他只是說:“對于我們的自動駕駛技術團隊而言,那是很大的分心。”現在,“十分高興能把這些拋諸腦后”。
然而Uber還是高興得太早。因為現在,“幽靈”又回來了。
這一次,他們可能要被攪得徹夜難眠——Waymo剛剛宣布:就在今年,他們將會推出自己的共享出行服務平臺。毫無疑問,Waymo會在該平臺上啟用一支全自動駕駛車隊。
這個決定來自Waymo母公司Alphabet的最新財報會議。
會上,Alphabet的CFO魯斯·波拉特表示,Waymo將會在今年晚些時候,上線自主品牌的共享出行App。整個2017年,Waymo都在鳳凰城對自己的自動駕駛出行項目進行測試。而現在,是時候推向市場了。
上個月,Waymo已經從菲亞特克萊斯勒購買了“數千輛”Pacifica廂型車。而隨著Waymo的CEO John Krafcik宣布“世界上第一支全自動駕駛車隊正在路上,我們的工作已經從研究和發(fā)展轉為部署和運營”,此舉也成為了一個關鍵信號。
如果將安全性考慮在內,Waymo的無人車技術水平堪稱世界第一。一月,加州交管局公布了上一個12個月報告周期的自動駕駛里程數據。結果顯示,Waymo以在加州境內行駛352000英里的成績遙遙領先,換句話說,Waymo的無人車行駛里程占據了加州無人車總行駛里程的70.3%。作為對比,排在第二名的通用Cruise只行駛了131000英里,占里程的26.16%。
Waymo在無人車技術上的巨大優(yōu)勢,不僅體現在量上:數據顯示,Waymo無人車的“脫離”(自動駕駛系統暫停,人類介入控制)率已經從2016年的0.20降到了現在的0.18。我們再做一個對比,通用號稱自己自2016年開始將自己無人車的“脫離“率降低了1400%——現在,他們的成績是0.8。
Waymo在自動駕駛上的領先優(yōu)勢,全球顯然沒有第二家可以與之匹敵——即便沒有在CES展會上發(fā)個PPT啥的。
不言自明,一旦Waymo的出行平臺上線,Uber將會遇到大麻煩。
單論無人車技術的話,別說Waymo,Uber是否身處第二梯隊都很難說。
之前Uber以挖空CMU自動駕駛團隊而驚動江湖,其后又天價買下Otto及前Waymo核心工程師萊萬多夫斯基,一波操作非同凡響,外界也開始議論,緊迫感更強的Uber,是否會比Waymo等玩家更快推出無人車服務?何況出行平臺已經現成有之。
然而,不僅遭遇性騷擾、被抵制、高管團隊去職等負面打擊,而且在無人駕駛研發(fā)上,先是一起事故讓其叫停了自動駕駛測試(后來證實是人類司機方全責),然后又因硅谷最重視的知識產權陷入與谷歌的官司中,而且證據都非常不利于Uber。
屋漏偏逢連夜雨,衰得內部是否還在正常推進自動駕駛研發(fā),都要打大問號。所以Waymo此舉,真是穩(wěn)準狠的一擊。
另外,退一步說,就算Uber某時真的搞出了自己的無人車出行服務,他們還要面臨平臺司機們的競爭,在政治正確下的美國。并且仍然要面對來自各個科技公司的擠壓和競爭,在這場腥風血雨之中,Uber要在短時間內實現“盈利”的目標恐怕也變得不那么現實。
Uber之前也有一些大動作。一是新CEO上臺后,決定一次購買2.4萬輛沃爾沃自動駕駛型XC90,用以組建一支SUV無人車隊。二是在上個月給出了一個“18個月”上路的自動駕駛商用時間表。
量子位也聽說,Uber可能會在簡單場景中先推出自動駕駛服務,比如機場到市區(qū)之類的,但流年不利的Uber現在技術究竟如何?我們也不知道。
由于Uber在2017年5月才真正獲得加州無人車測試許可,所以最近披露的加州交管局數據中并沒有Uber的數據。
當然,Waymo扔下的炸彈也將震動整個行業(yè)。
在加州交管局公布的數據中,特斯拉報告的實際行駛里程數為0——但它聲稱,公司“通過模擬、在實驗室里、在測試道路、在世界范圍內不同地點的公共道路上“都對“隱蔽測試”了自己的無人車;此外,其目前在路上行駛的非自動駕駛車輛也在同時收集數據。
去年六月,蘋果CEO蒂姆·庫克首次出面談及公司的無人車戰(zhàn)略,甚至將無人車提到了“所有AI項目之母”的地位;蘋果正在自己的秘密基地中對無人車進行測試的消息也不脛而走。然而八月底,17名蘋果工程師被自動駕駛初創(chuàng)公司Zoox挖走,蘋果“又丑又怪”的測試車也被曝光……
在各種自動駕駛技術排名榜單中,蘋果和特斯拉基本都是倒著數甚至墊底的。從種種詭秘的舉動看,不排除兩家公司想要悶聲發(fā)大財的可能性;但若是遲遲沒有成績公布,這些邊緣玩家能在Waymo、通用等公司的技術和資本旋風之下抗衡多久,依然令人擔憂。
難道Waymo橫掃六合、一統天下的時代就要來臨了?
來源:億歐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news/qiye/62807
以上內容轉載自億歐,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www.medic-health.cn)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