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電動車一直被認為是汽車發(fā)展的最好方向,很多汽車廠家也有量產(chǎn)車型儲備,但目前來看,電動車真正走進家庭還有很多細節(jié)問題亟須解決。
上海首批購買電動車的普通市民的用車感受,暴露了目前電動車進入家庭的諸多實際問題。一個月前,上海8名普通市民購買的電動車正式上路。其中包括了奇瑞MI、比亞迪F3DM、中科力帆、眾泰SUV等多款不同類別的電動車。使用1個月以來,電動車在給車主帶來新鮮、節(jié)能的感受之外,也有不少的煩惱。
開中科力帆電動車的黃女士,不能使用家用電源充電,雖然有專門的工作團隊把她的車開到位于嘉定的車廠里充電,但用車的不自由還是讓她有后顧之憂;開奇瑞M1電動車的朱女士則認為電動車的價格太高了,M1電動車總價15萬元,除了國家補貼的6萬元之外,還要繳納購置稅1萬多元,而同等配置的M1燃油汽車才賣3.88萬元。
許多政策與鼓勵電動車同樣大相徑庭。國家規(guī)定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今年開始按10%的稅率征收,可電動車是零排放,依然按同樣的標準征收。另外,目前還沒有針對專門電動車的保險,電動車自燃是否可以獲得賠償?shù)榷汲闪讼M者的疑慮。
因此,電動車面向個人的推廣,不僅僅要加快相關基礎設施建設,電池回收、售后服務、稅收扶持、統(tǒng)一充電接口標準、保險理賠等都需要統(tǒng)籌考慮。地方政府不能盲目上馬,出現(xiàn)什么問題解決什么問題,而應該有一整套電動車推廣后的系統(tǒng)預案,解決消費者的后顧之憂。
( 編輯/邵陽 )
來源:北京晨報
作者:孫金鳳
本文地址:http://www.medic-health.cn/news/shichang/569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wǎng),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